為什麼古代有守大城必野戰的說法?

MiSS文

放在古代戰爭,特別是冷兵器戰爭年代,“守大城必野戰”是個重要的軍事常識:

比起可以據城死守的小城市來,防守大型城市的難度,其實要大得多。只靠據城死守?基本不可能守住。

首先一個原因,就是守城戰鬥時的機動性問題。

在城市攻防戰裡,“攻城難”是個共識,但放在大城市防禦上,“守城難”才更嚴峻。

古代的大城市,特別是中國古代,類似漢唐長安,宋代汴京臨安,明代南京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城池的規模都極其龐大。比如“靖康之恥”前的北宋都城汴京,其外城的周長就超過八十里,四面有“通津門”“水東門”“西水門”“通天門”“景陽門”“順天門”等各個要地。哪怕城裡兵力雄厚,分佈在這漫長的戰線上,每個要地都要重兵拒守,兵力捉襟見肘,就是常見現象。

而且一旦戰鬥打響,哪怕城池裡有足夠的機動兵力,隨著戰局的持續,城池各個要地遭到攻擊,調兵增援的速度,也很容易就跟不上。稍微晚一步,就是城門洞開的慘狀。

放在明朝“土木堡慘案”後的北京保衛戰上,這機動力問題,顯然更抓狂:明代都城北京的外城,有“德勝門”“安定門”“朝陽門”“西直門”“阜成門”“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九門,今天這都是景點標識,當年都是城防要地,處處都要有重兵,哪怕手裡有二十萬大軍,分攤一下,每個城門也不過兩萬來人

,面對十萬人規模的瓦剌騎兵衝鋒,只要有一處要地出問題,就是全線的土崩瓦解。

倘若遇到用兵高手,攻城時虛虛實實,先故意以疑兵佯攻,然後再集中優勢兵力,向城池的薄弱環節發動迅烈打擊。搶在城內機動部隊到來前擊破防線,這城高池深的“大城”,兵力再雄厚也沒得救。類似的用兵妙筆,在中國曆代戰爭史上,都是非常多。

但比這個戰術機動問題更嚴重的,就是城市的管理問題。

首先是後勤保障問題,類似長安汴京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即使不算駐軍,百姓人口也多達近百萬甚至上百萬。一旦遭遇敵軍重圍,每天的糧食消耗,就是天文數字。倘若戰事曠日持久,再多的糧倉,都要被吃得底朝天。只要吃到糧草斷絕,再大的城市,也要不攻自破。

而且比起小城市來,大城市的管理,同樣也是麻煩事。外有強敵圍困的情況下,城市的人心極易浮動。上百萬的人口,成員更是魚龍混雜,各種奸細破壞等麻煩事,幾乎全在蠢蠢欲動。只此一樣,就要花費大量兵力彈壓。而倘若守城者毫無管理經驗,重兵壓力下的城池,也很有可能動亂頻發,窩裡反絕非玩笑話。

最典型的,就是“靖康之恥”前,汴京軍民的守城戰鬥。在金軍的持續打擊下,汴京城內竟也謠言四起。戰功卓著的辛永宗將軍,更被謠傳為“金軍奸細”。以至於辛將軍正在城頭浴血殺敵時,譁變的汴京軍民就衝上來把辛將軍亂刀殺死。危急形勢下,汴京官民更是病急亂投醫,迷信起騙子郭京的神兵。聽任郭京坑蒙拐騙一大筆錢後,大模大樣帶著神兵出戰,卻是一出城就開溜。把門戶洞開的汴京城扔給了金人。靖康之恥,就此上演。

以這個意義說,北宋的滅亡,不止是來自皇帝的昏庸。更來自大難臨頭時,北宋汴京城的官民們,那近乎荒唐的混亂應對。

瞭解了這個嚴重性,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幾百年後的北京保衛戰打響前,以于謙為首的明朝文武團隊,首先以強力的手段處置城中奸細,嚴打各種謠言。然後硬是在瓦剌遊騎的侵擾壓力下,堅持命各路軍隊,把北京城外的糧食搶運入京。堅決的手段,就因“守大城”的殘酷難度。

最重要的是,正是明白“守大城”的最嚴峻困難,哪怕迎著滿朝文武的反對聲,當時的大英雄于謙,依然堅持將二十萬守城部隊部署在城外,
寧可放棄“城高池深”的優勢,也要以硬碰硬的方式,在北京城外的野戰裡,重創瓦剌的精銳力量。並最終殺得號稱要光復元朝的瓦剌,在遭受巨大損失後慘敗而逃。這場生動詮釋“守大城必野戰”道理的勝利,見證了慷慨擔當的于謙,乃至當時大明王朝,面對災難時的大智大勇。

如此大智大勇,之前汴京城裡抹眼淚的宋欽宗以及滿朝文武們,哪怕稍微多一點。北宋王朝,都還有救。


我們愛歷史

讀過《孫子兵法》的人都知道:攻城為下,攻戰次之,攻心為上。

這是對於進攻一方而言的,在古代歷史上,從城下向城上進攻,是需要仰視的。就算能攻得下來,傷亡的代價會非常慘重。

因此對於攻城而言,最好的辦法是把敵人的主力從城裡吸引出來,在城下來一場野戰,把對方消滅。

當然,最高級的方法,就是攻心戰。利用離間計讓敵人內部出問題,自相殘殺,從而為我方利用。利用高壓態勢,讓對方內部人心惶惶,喪失戰鬥力。

更高級的一種攻心戰,是讓敵人覺得生無可戀,產生恐懼心理,只想逃跑。我方在圍城時圍三缺一,放開一個口子,讓對方逃跑。然後我軍趁亂掩殺,打一場漂亮的殲滅戰。

下面我們換一個角度,對於守城一方來說應該怎麼打?

踢足球的人都明白一個道理:單純擺大巴去防守,是很難守得住的。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對於守城的一方來說,進攻只是防守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敵人敢來進攻,說明他們在兵力和戰鬥力方面是有優勢的,和敵人硬拼,就是找死。

最合理的辦法是,依託有利地形,在城外派出兩支精兵進行駐紮,和城內的軍隊形成品字形結構。保證進可攻,退可守,不管是攻防都不會太被動。

上邊一部分講到戰略之後,下邊我們來談論一下戰術。

為什麼要在城下和對方野戰?

第一就是拖住時間。把內線作戰轉為外線作戰,以空間換時間。適當的在城外和敵人進行野戰,就可以防止敵人來攻城。和敵人打了幾天後,在把城外的士兵撤回城內,再讓敵軍開始攻城。這就讓敵人攻城的時間推遲了一段時間,敵人就有可能因為糧草不濟被迫撤退。

第二敢於和敵人在城下決戰,可以提升我方的士氣,大大震懾敵軍進攻的囂張氣焰。曹劌論戰中說:一鼓作氣,再而竭,三而衰。就是說士氣非常重要,一開始進攻不順就會讓進攻的勢頭大大減弱。把我方的精兵派到城下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很容易提升我方的士氣和守城的決心,讓敵人感到有幾分氣餒。

最後一點,戰場上的形勢瞬息萬變。只要能夠拖住敵人進攻的步伐,敵我雙方內部的形勢都會發生一些變化。要麼是我方發生內亂,要麼是敵方發生內亂,都是大概率事件。看誰能堅持到不發生內亂的前一天,對方先亂了就是勝利。所以我們經常說,堅持到最後就是勝利,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新知傳習閣

守大城必野戰是由大城本身的地位和功能決定的。

大城不同於小要塞,是一個地方的政治和經濟中心,這就要求其必須建立在交通便利、自然條件良好的地區,逼仄之地是形不成大城的。而交通、水源、農業條件等有利於大城市形成和發展的要素,在戰時就會成為城市難以防守的原因。交通方便意味著大城很難依託天險進行防守,一旦困守城內,外面的便利交通就成為敵人往來調兵和保障後勤的有利因素了,而本方卻只能依託城內的屯糧,屬於純消耗。水源和農業的作用是一樣的,守軍退回城市,這些條件就為敵軍所有。地理要素對城市的作用在戰時和平時是不一樣的,對於戰時的攻守雙方,起作用的方式也是不一樣的。

其二,大城市雖然有城牆高大的優勢,但城垣綿長也是必然伴隨出現的現象。北京城二環路大概就是以前明清北京城牆的範圍,幾十公里長,如果單純依靠城牆防守,一米一個人,都需要幾萬人,而且還沒有後備隊。這樣的防禦,對手如果集中幾千人從一個點集中突破,防守者調兵都來不及。要是對手是騎兵,那就更危險了。

這就是為什麼于謙防守北京時要在九門外都列對和也先野戰的原因。也先騎兵機動快,一旦有一處城牆被突破,比如廣渠門被突破,防守安定門和德勝門的部隊根本來不及救援。而把部隊分別拉出城,和敵軍野戰,至少能保證有時間向關鍵地段投入預備隊。

當然,大城市的野戰並不是純粹的野戰,守軍依託城垣上的遠射兵器和敵人野戰,優勢會明顯些。 如果是守衛要塞,比如敦煌附近的瓜州城,或者興城的寧遠,城垣不大,兵力不多,再出去和敵人野戰,必要性就不大了。


葉海林

據說唐長安城外郭全長約70餘里,如果題主帶領一萬人來防守,全部人員兩班倒守城。每次5000人上城牆,另5000人休息的話,那麼就意味著城牆上的每個人必須看守7米長的防禦距離。

而事實上要想長期守城,二班倒是不行的,最好必須三班以上,而且也不能光把人放在城牆上,城門必須留人,還必須有大量後備人員在城內運輸糧食和物質,搶救傷員搬運屍體。像這麼大的城市,還必須留出多支預備隊隨時支援,甚至還需要在城中四處巡邏防止城內有人鬧事等等。

所以很明顯,一萬人守大城明顯不夠,與其到處都人手不夠,不如把軍隊拉出去在野戰時打一仗,哪怕輸了也可以逃走,不至於全軍都留在城裡等死。

另外一個原因是:像長安這樣人口眾多的大城,由於有大量居民存在,非常依賴附近農村為其提供糧食,燃料,清潔用水,城內的垃圾也需要每天送出來。這種大城市一旦被封鎖,甚至根本用不著攻城,只需要等待這種大城內部就會出現大量的騷動甚至內鬥。所以歷史上著名的易守難攻之地,多是像釣魚城,襄樊,或者山海關這樣的純軍事要塞,而非北京,西安這樣看起來非常宏大壯闊的大城。


紅楓歷史觀

在熱兵器時代,武器的先進與否決定了勝負的關鍵,然而在冷兵器時代,同等人數的戰役,更講究戰法和謀略,因此,還常常創造了諸如鉅鹿之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淝水之戰等以少勝多的戰役。

除了這些戰例外,還有《孫子兵法》《三十六計》等代表中國古代先進軍事思想的著作。雖然史論縱橫讀的只是一部分,也不是深度的軍事愛好迷,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這種思想都是在過往客觀發生的事情進行總結得出的規律。

但是,我更認為在一般規律上,更應該注重相機抉擇的思想,同一個地區發生的不同時期的戰役,結果都是不同的,有個哲學家說,人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說的意思就是,河流每時每秒都在發生變化。

所以,古代守大城必野戰的說法,應該是對古代戰役長時間的戰役總結出來的一般規律,但是並不是每一次戰役都要這樣做,而是有一定的條件。

通常來說,古代的大城,就是大都市,因為人口眾多,商業發達,因此城市在防禦上可能存在差錯,而且因為城市人口眾多,一旦被包圍,糧草很難供應,城市的物資都是通過外來補給完成的。

一旦城市被包圍,城市很可能斷水斷糧從而發生兵變。

這樣,城市裡面大量的士兵想要出城,反而是反包圍的行動,幾個城門本來就狹義,大量士兵根本出不去,城門這個東西,對城裡面的人來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對外面的人來說同樣是這樣的。

另外一方面,將攻防戰放在大城上,會造成平民的傷亡和城市建設的毀壞,這些也是得不償失的。

如果守城部隊多於攻城部隊,這樣其實是可以在其攻城之前,雙方進行野戰是可以的,而且史論縱橫認為,雙方來一次大的搏殺,對攻城和守城一方都能夠減輕不少兵員,這樣打敗後再回城堅守,反而供養的壓力比較少了。

當然,為什麼史論縱橫說必須相機抉擇,也就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呢?你守城的連一萬人都不夠,人家來了三五萬,那還野戰個毛啊!在城裡一蹲就完了。


史論縱橫

感覺這種說法有些絕對了。

在某些條件下,在某些時期,其實完全可以依託城牆本身以及合理的戰法,進行有效防禦,挫敗敵人的進攻。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天啟六年正月的寧遠保衛戰。

努爾哈赤親自率領五六萬大軍,帶著馬步車牌勾梯進攻寧遠。袁崇煥、滿桂、左輔等人率領不到兩萬將士,堅壁清野,西洋大炮也被安放到城牆之上。

這是一次完全沒有野戰的大城攻防戰,沒有外部援軍,守軍方面的戰術很簡單,就是完全的防守,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出擊,甚至自己用土把城門從裡面完全塞住了。

攻城戰最激烈的時候,八旗軍突破了明軍的炮火,把一種穴城的楯車運到城牆下,並派人用斧頭砍挖城牆,砍出多處大洞。城上守軍使用火攻,將砍洞的八旗軍燒死。

戰鬥當中,明軍也派出一些勇士縋下城牆,把八旗軍的戰車燒燬。但這屬於守城戰的一部分,並不是真正意義的野戰。

寧遠之戰,明軍以少勝多,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成功擊退八旗軍的猛攻,除了覺華島上損失慘重,整個城防戰勝得非常漂亮。

這說明,只要戰術得當,純粹依託城牆的城市防禦戰是可行的。

與寧遠之戰相對應的另一個典型是崇禎二年冬天的北京保衛戰。

皇太極率領八旗軍從龍井關、大安口突破長城防線,直抵北京城下,袁崇煥率領祖大壽的關寧將士入援北京,加上大同總兵官滿桂等部援軍,在德勝門、廣渠門等處與八旗軍激戰。

實際上,皇太極率領八旗軍長途奔襲北京,不可能攜帶任何攻城的重裝備,而北京城防異常堅固,城高壕深,即使沒有外部援軍,皇太極既不能形成完全的包圍之勢,也無法強攻拿下北京。

一個證據就是,當袁崇煥被捕入獄之後,祖大壽率領關寧軍東奔山海關。在朝廷的催促之下,滿桂移營永定門外,在這裡與八旗軍激戰,最後滿桂戰死,黑雲龍、麻登雲等人被俘。

此時,北京城外基本沒有了援軍,按理說,皇太極應該放心攻打北京城了。但是他並沒有,而是轉往他處搶掠。因為他很清楚,當年帶著重裝備的八旗軍沒有打下小小的寧遠,現在他更沒有能力打下堅固的北京城。而且他孤軍深入,隨時要顧及自己的退路。

這個例子中,滿桂的犧牲其實是沒有必要的,袁崇煥和滿桂在北京城下的苦戰,更多的是政治上的需要,軍事意義不大。

另一個例子是崇禎十五年春天的開封第二次保衛戰。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開封守軍完全依託城牆,擊退李自成的多次進攻,在這裡就不細說了。


於左

為什麼守大城必有野戰?必須要了解‘守江必守淮’和“守險不守郫”的道理,才會知道古代守城有多難。

假如南北方軍事對峙,南方軍主力必不沿長江南岸佈防,而是將機動部隊佈置至淮河(最遠)一線,將長江至淮河之間廣闊空間作為戰場,爭奪戰略主動權。在此地帶南方軍可以選擇進攻、守城、騷擾,在敵軍主力來攻時(失利)退守長江北岸,得到戰略據點、長江水軍的配合:水軍掩護或乘船轉移,水軍可以上岸、偷襲或者劫對方糧道。江淮間水網密佈,沒有水軍支持很難取勝,而北方軍要在此地建造訓練水軍施展不開,加上北方軍南下必須繞開雨季和酷暑,在江淮作戰實在痛苦不堪。


“守江必守淮”是絕不丟失戰場主動權,利用江淮特有地形、氣候和長江的屏障優勢,靈活機動的主動防禦。守江的底線在於堅守襄陽、安慶、合肥等城(相當於攻城戰的城門),是南方軍據點和出發陣地,失去了就失去戰略主動,變成死守長江南。元軍克襄陽則亡宋、太平軍失安慶則滅亡,國軍在徐州蚌埠不能果斷南撤,損失全部野戰主力,再想劃江而治成功可能性為零,都證實了守江必守淮的道理。

同樣在大城市爭奪戰中,如北京西安濟南這種戰略要地,守軍(動員平民參戰)往往在10萬以上,低於這個量級還是棄城吧。在守城戰中,防守方不能全部部署在城內,這叫被動死守、守死,守軍主力需駐紮在城外,甚至分兵到離城較遠的山丘、水源紮營,與城市互為犄角,即使來了援軍,也是作為機動力量駐紮城外。城下守軍以壕溝、木柵等作為防線,任務是防止敵軍靠近城門和城牆,城牆守軍以弓箭、火炮等火力配合支援。


明以前城牆都是泥牆,根本無法阻擋大軍。

在這種戰法下,攻方被層層阻擊,往往付出很大的傷亡,同時不能隨心所欲的選擇攻擊方向,因為城外守軍在城牆火力掩護下可以快速機動,彌補薄弱防禦陣地,失利時可退回城內休整,更要命的是城牆外守軍是能在攻方不利的情況下進行反擊、夜襲的(守方能從城內追擊敵軍極少發生,等列隊出城敵人早沒影了),這種戰法叫“守險不守郫“與“守江必守淮“是同個道理,電影《聖女貞德》、《特洛伊》就體現了這種戰法,袁崇煥率關寧軍在北京城下大戰皇太極也是如此。所以古代守大城必有野戰,證實了積極防禦是最有效,守方仍擁有一定的戰場主動權,在這種情況下攻方往往不能迅速達到戰役目的,只能選擇撤軍或長期對峙消耗。假如攻方隔絕孤城外界聯繫、攻城錘開始撞擊城門、搭起雲梯爬牆頭的時候,那是到了絕境(守方無野戰力量),城破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菸酒閣大學士

並不是說守城必須要野戰。原理說到底也很簡單,就是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

要說大城,就以唐長安為例:東西長9721米,南北寬8652米,周長36.7公里。如果用一萬人來守,這是什麼概念呢?滿打滿算平均每一米只有0.27個人;這一萬人要分成三班吧,這樣一來,每一米就只有0.09個人。換句話說,10米才只有1個人看著?這還守個毛啊!別人早就爬進來了!

爬進來以後會有什麼後果呢?你的一萬人都分散在各處城牆,每10米一個人;其他人在休息。於是還沒有等你集結起來,就已經被各個擊破了。換句話說,長安這樣的大城,一萬人根本沒有辦法守。除非大規模動員居民,組成民兵。有30萬的人力,分成三班,於是同時有10萬人守城牆,一米有3個人左右。那差不多了。

如果需要30萬有生力量,每天的糧食消耗是空前的。又因為大軍逼近,人人自危,在這種情況下,要讓城內數十萬人同心協力,更是困難。這種情況下,大城很多時候很難據守。

這樣的話,如果我方只有一萬人,敵人五萬人逼近我方大城,該怎麼辦呢?

一種方案是放棄外城,內城就小很多了。侯景之亂的時候,東魏大將侯景帶著幾千號人渡江,逼近建康,建康這邊已經亂作一團了,加上還有想要混水摸魚的,索性就打開建康城門,侯景就進城了。這時候可以怎麼辦呢?只能據守建康的臺城,也就是城最中心拱衛皇城的部分。這樣還能堅守一些時日。中晚唐開始,各地興建起很多牙城,是城內真正的城防部分。可以想象一下,一座大城裡還有一座堡壘,有很多箭塔,就安全多了。但這樣一來,無疑就是放棄整個外城,成本也非常高。

另一種方案是據守戰略要地。比如劉裕北伐,進攻當時的南燕。南燕的主要地區在今天的山東,劉裕從淮河一線北上,關鍵就在大峴山(今山東沂山)一線。所以南燕的公孫五樓就建議說,我們可以“憑據大峴山之險,使晉軍不能深入”。然後呢,“堅壁清野”、“斷晉糧道”,這樣一來,劉裕只能撤退。這時再乘勝追擊,就可以取得全勝了。但是南燕的慕容超覺得自己很厲害,沒有及時做準備,他還沒反應過來,劉裕已經突破大峴山,此時已經無險可守。很快也就兵敗滅亡了。

再比如,安史之亂的時候,安祿山的大軍很快突破河北,佔領洛陽。這個時候就要西進長安了。所以唐軍就要堅守潼關一線。為什麼呢?因為潼關是進入關中的要道,如果這裡沒有打通,即使小股部隊繞過去了,不能確保糧食補給,也只能被各個擊破。但是如果只在潼關一線對峙,那就意味著潼關以東就要徹底淪為敵佔區。唐廷非常著急,覺得自己在潼關已經積累一些兵馬了,就像快速出擊。出去打一打,就輸掉了。潼關一丟,長安也就沒有辦法據守了。


在野武將

打大城必野戰其實指的不是守城方,而是攻城方。即,沒有在野戰中消滅敵軍的有生力量,那麼這座城池就很難攻克下來。歷史上攻城無功而返的案例多得是,比如,巔峰蒙古帝國,進攻了襄陽城四十幾年都攻不下來。最後是因為西路軍破了宜昌,才合圍攻破襄陽城的。

古代兵器特簡陋,只有雲梯,拋石車,撞門木槌,弓箭等,這意味著攻城士兵要爬上牆頭就十分困難了,期間各種石頭滾木掉下來就會砸死很多人,爬上牆後還得跟人拼殺。一般來說,如果到迫不得已必須攻城的那一步不會去選擇攻城,而是圍城,將其包圍起來斷糧斷水,可是這就需要很多兵力了。

古代打仗基本上都是得十倍以上兵力才能實現完全包圍,而攻擊大城市根本辦不到,比如,李信進攻燕國,五萬軍隊都包圍不了薊城,只能堵著兩門攻城。

要想進攻大城,必須要野戰!通過堵著四個門圍而不打的方式逼守軍出城迎戰。堵著四門意味著城裡人沒有水,沒有糧食。守軍必須至少打開一個方向,這是城裡獲得補給的通道。比如,蒙古攻襄陽城難破的原因是襄陽一路靠水,只能三面包圍攻城,根本堵不死。


優己

從戰術上來說,一般邊境地帶小城面臨大軍壓境,都會燒盡糧草,向後方更大的城池撤退。大城池城牆工事更加高大完備,易於防守。但如果進攻方糧草後勤準備充足,一般以圍困為主,圍城打援!因為守方一旦人員過多,城內後勤保障不易維持長久。一旦糧草斷供,人心惶惶,守軍必敗!因此,守軍一旦集結完畢,都會拉開陣勢,與進攻方搏殺!攻守雙方都有撤退的心理暗示,守軍更加多一些,畢竟進城最安全!此時將領佈局非常重要!意志力也一定要堅強!從戰略上來說,古代城池在關隘和江邊渡口這些戰略要地,一般會建成規模城池!長江流域的襄陽市、武昌、南昌、安慶,蕪湖及南京等!這裡基本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幾乎牽扯到國家興亡。所以發生重大野戰戰役幾率非常大!只要雙方國力相當!最著名的戰役就是宋末元初的襄陽攻守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