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創建八旗的最初目的是什麼?

sucungga

努爾哈赤創建八旗的最初目的就是隨著勢力的發展,手下需要管理的人民和軍隊日益增多,女真人落後的部落管理模式難以應對新的形式,對舊有的牛錄組織進行改造與重建形成八旗制度。八旗制度下不以部落劃分歸屬,而是以“旗”劃分,所有青壯人口平時為民,戰時為兵,使女真人真正成為一個集體,軍隊極具戰鬥力。

女真人最早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間,靠採摘狩獵為生,獨自打獵獲取食物是很難的,因此結伴出行成為主流,隨著時間慢慢發展就有了專門指揮狩獵團隊的人被稱為牛錄額真,這個多人集體即稱為“牛錄”。而在對外作戰的過程中需要多個牛錄出動,為了避免混亂,就將多個牛錄編程一個更大的作戰單位“固山”,“固山”是滿語,翻譯成漢語就是“旗幟”,這可以說就是八旗制度的原型。

1584年清太祖努爾哈赤開始崛起,以黑旗為幟;1589年努爾哈赤統一建州三衛,為了便於管理再設紅旗由自己率領,黑旗交給弟弟舒爾哈齊;1601年努爾哈赤為了便於管理軍隊,應對各種戰事,結合牛錄組織和金國的猛安謀剋制進行改革,規定300人為一牛錄,5牛錄為一甲喇,5甲喇為一固山,分別以牛錄額真、甲喇額真、固山額真為首領,編後的牛錄被分別隸屬於黃、白、紅、藍四旗。

1615年努爾哈赤吞併除葉赫之外的所有女真部落,單憑自己已經難以管理,因此將原有“旗”分拆為八個旗,原紅旗分為正黃、鑲黃二旗,原白旗分為正白、鑲白、正藍三旗,原黑旗分為正紅、鑲紅、鑲藍三旗,其中正黃旗主和鑲黃旗主努爾哈赤、正紅旗主和鑲紅旗主代善、正白旗主皇太極、鑲白旗主杜度、正藍旗主莽古爾泰、鑲藍旗主阿敏,旗主都是努爾哈赤的子侄。這就是最初的滿洲八旗,也是努爾哈赤賴以建立後金,進攻明朝的根基。後來隨著滿族人對於蒙古、遼東地區的征服,為了便於管理、籠絡人心,又先後建立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至此八旗的制度才真正完整了。

最早的八旗子弟也就是普通的平頭百姓,但隨著戰爭中不斷的立功、繳獲,努爾哈赤仿照明朝官制封賞功臣,讓他們有了官職,上馬管兵下馬管民,部分人甚至於得到敕書官職世襲,滿洲八旗慢慢成為貴族特權階層。清朝建立後,滿洲八旗更是徹底脫離生產,優越、不勞而獲的生活使得八旗子弟慢慢墮落,直到清朝滅亡。


當狗容易做人難

創建八旗制度,是滿清梟雄努爾哈赤值得書寫的功績之一。史載,八旗制度源自女真族原始部落末期的狩獵組織。彼時,每逢組隊出獵時,氏族成員便每人拿出一支箭,以10人為一小組(單位),稱“牛錄”,用漢語說是“箭”或“一大把箭”的意思。10人中的頭領叫“牛錄顏真” 。“牛錄顏真”是漢語“大箭主”之意。隨著女真族社會生產與對外征戰規模的不斷髮展,以牛錄為單位的狩獵組織日益擴大,最終衍變成奴隸制領主貴族們對外發動掠奪戰爭和軍事防禦的工具和利器,但它的性質和突出特點具有顯著的臨時性和鬆散性,並非嚴格的常備軍事組織形式。

努爾哈赤的創舉在於他把“牛錄”改造成常設的社會、軍事組織形式。早在公元1606年,努爾哈赤就將每一牛錄由10人擴編至300人,分別以黃、白、紅、藍四種顏色的旗幟作為標誌。由於後來戰爭規模越來越大,兵力不斷增加,到1615年時,努爾哈赤又在牛錄的基礎上增設了甲喇和固山,規定5牛錄為1甲喇,5甲喇為1固山。甲喇之統領叫甲喇額真,固山的統領曰固山額真。如此這般一操弄,原先的4大牛錄擴充為4大額真,亦稱四旗。後來,努爾哈赤在四旗的基礎上又增加了鑲黃旗、鑲白旗、鑲紅旗、鑲藍旗四旗,與之前的四旗合稱為八旗。

八旗制度是“以旗統人,即以旗統兵” 的軍民一體、軍政合一的社會組織。八旗士卒平時亦兵亦民,有事披甲出征 ,無事則耕種狩獵 。八旗旗主都是由努爾哈赤的兒子或孫子們擔任,他們既是政治首領又是軍事統帥,旗主之位是世襲制。

努爾哈赤是八旗軍的最高統帥,也是各旗主和旗丁們的嚴厲家長,他為八旗軍制訂了嚴格的軍紀和規章,以及嚴密的組織形式 。努爾哈赤擁有至高無上的威權,說一不二,令出必行。八旗制度的實行,極大地提高了後金軍隊的戰鬥力和軍事素質,為之後滿清入關問鼎中原打下了厚實的基礎,同時也促進了原先較為落後的滿族社會在各方面的飛速發展。

到了1635年,努爾哈赤的繼任者皇太極將原分隸滿洲八旗的蒙古騎兵分離出來,改由蒙古降將統領,組成了蒙古八旗。蒙古八旗也分為黃、紅、藍、白四色,又各分正、鑲兩旗。各旗設固山額真,管轄梅勒章京、甲喇章京。後來,他又將歸降的明軍和遼東漢人,也編入了滿八旗,只有佟養性、石廷柱兩部漢軍獨立編旗,至1642年始正式設立漢八旗。漢八旗的一切規制都和滿八旗 、蒙八旗相同。

插圖源自網絡


鐵馬冰河wu

八旗制度,可以說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了滿族乃至清朝的一個符號。除了傳統的軍事功能外,八旗制度還因包括八旗滿洲、八旗漢軍、八旗蒙古而衍生出了民族區分功能;因旗人民人之分而產生了社會階級劃分功能,對清朝的統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當然,在公元1601年(明萬曆二十九年)創立八旗制度的努爾哈赤,當時肯定不會想到這麼多。他創立八旗的初衷——就是將散漫的部落戰士轉化為封建軍隊的士兵。
雖說早在宋代,女真人就“俗勇悍、喜戰鬥”,但行軍打仗畢竟不是街頭群毆,不是個頭高膀子大人數多就一定能打贏的。在沒有創立八旗制度前,努爾哈赤在戰鬥中因此吃的虧著實不少。
最典型的是公元1585年(明萬曆十三年)四月,努爾哈赤攻打哲陳部(jecen),結果半路發了洪水,把努爾哈赤的士兵沖走不少——很明顯,這是哨兵偵查不力的緣故。回師的時候,與努爾哈赤有仇的五個女真部落合兵來偷襲。萬幸的是,努爾哈赤軍殿後的哨兵發現了敵軍,於是匆匆來報告;不幸的是,這個哨兵走過頭了,沒找到努爾哈赤.......
於是敵人偷襲成功,努爾哈赤倉促應戰。還沒開戰,自己的手下(其實還是努爾哈赤的宗親)就打算解甲逃跑。不過努爾哈赤此時果斷開掛進入無雙模式,和弟弟穆爾哈齊及另外兩名士兵衝入敵陣,四人VS八百人擊潰對手。而其餘人在幹嘛呢?很簡單——在觀戰,興許還正喊麥刷666呢。
《滿洲實錄》關於此戰的配圖


仗雖然打贏了,但是努爾哈赤的心理陰影是肯定落下了。可這還不算完。1589年(明萬曆十七年),努爾哈赤發兵攻克兆佳城。剛攻破城,手下的士兵們就一窩蜂地搶劫去了。努爾哈赤表示我是來征服不是劫掠的,於是派出手下進行鎮壓——結果畫風異常辣眼睛:派出去鎮壓搶劫士兵的士兵也加入了搶劫的行列.......

好在他當時的敵人更慘一些——努爾哈赤好歹還能開開無雙進入主角模式,後者就只能充當主角的踏腳石。1593年(明萬曆二十一年),海西女真、建州女真長白山路和蒙古一共九部組成聯軍進攻努爾哈赤,結果被努爾哈赤輕鬆擊敗。為何?因為九部聯軍就是一幫烏合之眾:士兵能夠向前行進而不潰逃,完全依靠部族首領在最前面的領導。那麼,只要搶先突襲擾亂乃至幹掉敵人的首領,自然就......
隨著努爾哈赤的地盤越來越大,人口越來越多,敵人也升級不少,再也不能靠開無雙過日子了。能夠連續犯下違令劫掠財物、偵查不力、找不到主將無法彙報敵情、集體圍觀不跟隨主將戰鬥這樣的嚴重錯誤的部落軍隊,也亟待改造。於是,公元1601年(明萬曆二十九年),努爾哈赤吸取以往的教訓,以女真人在打獵時採用的牛錄製度為基礎,創制四旗;後經改進,終成八旗。
這一下,他的軍隊面貌得到了極大改觀:士兵們知道行軍打仗要按隊伍行進,聽從自己分隊軍官的指揮,而不是一窩蜂哪裡人多衝哪裡;宿營時要冬立柵欄夏挖壕溝,晚上睡覺時要派人巡夜,戰馬要集中在軍營裡餵養;軍官們也不用每天晚上攔截逃兵、每天早上起來到處找人了......
別笑,雖然這聽起來一點也不高級,也就比中學生軍訓花樣多點,但在當時,絕對已經算是能征善戰的軍隊了,對付海西女真、蒙古諸部這樣的“部落軍”,絕對綽綽有餘;面對明軍,也有實力掰一掰手腕了。
參考文獻:1.(清)《滿洲實錄》,中華書局
2.(清)《滿文老檔》,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社科院歷史研究所譯註,中華書局
3.(清)《太祖武皇帝本紀書》(嘉慶二十四年),日本京都大學圖書館藏

歷史研習社

八旗制度是清朝時期以滿人為主導的軍事社會組織,隨著努爾哈赤的不斷擴張,原先的女真國四旗增加到了八旗,旗的組織有生產、軍事、行政等多功能。至於八旗創建的主要目的是什麼呢?有以下幾點:

首先,當然是因為人口的增加,如果還是按照原先的四旗制度將人口分配到各個旗去,人口的突然增多,這一群人口裡難免會有一部分的同族之人,由小部分積小成多,如果某一天外族人集體造反那就不好收拾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旗造反其他旗的外族人也會同樣造反,畢竟誰樂意一直臣服在他人的腳下呢?

所以原來的四旗就擴充到了八旗,將人口重新分配到八旗中,但還是以滿人為主導,人口分配了,分配在一旗中的外族人就聚集不起來了,也避免了後面的許多麻煩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努爾哈赤創建八旗的一個原因。

第三,清軍入關之後,八旗的作用其為鎮守四方,全國大概分為八個地區由八旗軍隊鎮守,而八旗中的精英則是在京師八個方位駐紮保衛京師。八旗中不乏有蒙古人、滿人、漢人,為解決官兵的後顧之憂,設立兵餉和並兵制制度。同時,八旗均以營為單位,由都統或者副都統率領,分為炮營、槍營等。

總言之,八旗設立的目的是什麼,只是為了加強清朝政權的統治。


逸聞軼事

八旗制度的建立反映了滿洲由氏族向國家轉化的過程。

女真時代,人們外出狩獵為集體協作,十人一組,這種臨時組織被稱為“牛錄”,牛錄以血緣紐帶為聯繫。雖然牛錄是否為八旗制度建立的基礎,還值得商榷,但牛錄是八旗制度體系中最早期的組織結構,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隨著努爾哈赤的不斷征服其餘各部,部眾日益增多,人口的管理問題逐漸暴露。牛錄為努爾哈赤提供藍本。

1601年第一次牛錄改造,300人為一牛錄,並設“牛錄額真”進行管轄。300人來自不同的姓氏,這就削弱了之前以血緣為紐帶的組織內涵,並由此向國家進行轉化。

由此通過強制力,牛錄正式成為常設的軍事組織,極大提高了滿洲士兵的戰鬥力和組織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