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镇促进就业工作情况的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促进就业的各项措施,将促进就业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多层次、多渠道拓展就业空间,扎实有效做好全镇就业工作,努力推进全镇就业稳定健康发展。现将我镇促进就业工作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镇就业基本情况

二、我镇促进就业的主要举措

(一)加强宣传,落实就业政策。我镇充分发挥政策对促进就业的指导作用,努力将上级就业政策宣传到位、落实到位,为全镇群众提供有效就业服务。一是强化镇、村(社区)基层服务。通过在镇、村(社区)基层设点咨询、发放资料等形式,全方位宣传相关就业政策,发放促进就业宣传资料万余份,让求职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受益于政策。二是设立促进就业宣传栏。在镇政府和全镇 个村(社区)设立促进就业宣传栏,编制统一公示内容,发布就业促进政策、业务办理流程及就业服务信息,努力让求职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彻底转变增收只能外出打工的旧况。三是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政策。在认真落实市、区促进就业相关政策基础上,用好用活用足市、区有关促进就业政策。

(二)强化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实施特别培训行动计划,对接市就业局、农林局、旅游公司等单位,围绕产业发展积极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一是结合全镇产业发展开展培训。根据市“”的工作思路,在劳动力技能培训的过程中充分结合我产业发展情况。例如,依托现有的猕猴桃、粮经复合等产业基地,组织开展果蔬园艺工、现代农业技术等实效性培训,努力一方面提高我镇群众的从业素质和就业质量,另一方面为培育壮大我镇相关产业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着力实现产业发展与群众致富的结合。二是结合群众意愿需要开展培训。在劳动力技能培训的过程,我镇坚持“群众想要什么培训什么、群众最缺什么培训什么”的培训思路,充分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需求调查研究,征询广大劳动者的相关培训意愿。例如,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部分群众有从事乡村旅游方面的就业需求,便组织开展餐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中式烹调等针对性培训。

(三)搭建平台,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加强与有关部门、有关单位的沟通衔接,着力搭建各类促进就业的平台载体,服务群众就近就地就业。一是发布就业招聘活动信息。在劳动力回乡过年等人员相对集中的时间,积极与上级就业主管部门、重建项目施工企业对接,搭建招聘服务平台,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巡回招聘会、赶场招聘会等专项活动场次,提供就业岗位余个,达成就业意向近人。在人员相对分散的时间,积极拓展用工招聘信息发布渠道,通过网络、海报等渠道,每周更新3至4期用工招聘信息。二是服务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突出对医疗救助对像、低保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的帮扶,将村级公共服务管理员、地灾监测员、治安巡逻员、保洁员等纳入公益性岗位认定范围,安置就业困难人员。截止目前,全镇共开辟个公益性岗位,安置个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同时,对有就业意愿的就业困难人员、精准扶贫对象、有劳动能力残疾人和低保户等特殊群体开展重点扶持。我镇依托残疾人就业服务点、就业服务平台,对全镇名具有劳动能力残疾人开展就业培训。今年2月,我镇专车组织有就业意愿的精准扶贫对象、低保户、就业困难人员余人到参加专场招聘会。三是实施农村妇女居家就业。引领居家农村妇女主动就业、成功就业,采用轮训形式对全镇名劳动力妇女开展技能培训,通过实施种养殖业、手工艺品制作、旅游服务技能等领域,帮助名居家妇女解决居家就业问题,夯实农村家庭增收基础。

(四)产业引领,开发就业岗位。坚持以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围绕加快产业发展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全镇产业升级和整体提升、全镇群众增收能力持续增强。一是推进农业农田产业化就业。结合市委、市政府关于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规划实施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通过引进企业流转土地、土地入股组建合作社等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粮经复合型农业和观光农业,引导部分农村群众实施农业农田产业化就业,快速融入了西部农业产业发展示范线。目前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已全部流转,建成树莓种植基地亩、红豆杉基地亩,鳝鱼养殖基地亩,蔬菜种植基地亩;在建水果采摘园亩,在建大棚蔬菜种植园亩,新奇蔬果基地亩。二是推进农村农民组织化就业。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组建专业合作社个,涉及水产、畜牧养殖、旅游、苗木种植等,并着力通过专业合作社的组建使资源信息共享、生产成本降低、农民抱团增收。在专业合作社建设的基础上,我镇大力推进林下经济示范园、特色果蔬生产示范园等农业示范园建设。目前,我镇已经建设亩红豆杉、富硒柚间种示范园,建成亩灵芝、天麻、食用菌种植示范园等农业示范园,促进了农民就业致富。三是推进乡村旅游项目化就业。加快乡村旅游等项目开发,目前已成功引进 酒店等一批乡村旅游产业项目,有力地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劳动力就地转移消化。项目建成后,预计可新增就业岗位个以上。

(五)集成政策,创业带动就业。围绕“创业我,富民兴镇”的目标,制定“创业我,富民兴镇”活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拓宽创业领域、建设创业载体、优化创业环境,集成创业扶持和现代农业发展奖励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在乡务农人员和在外人员返乡创业,示范带动更多群众创业就业。一是实施大学生创业行动计划。以“激情创业、青年先行”为主题,积极开展创业服务进村社,将创新创业纳入创业培训的内容,每年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2期,树立创业信心,提高创业管理能力;同时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扶持,完善创业服务,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工商注册、创业交流、融资对接等帮助,实现创业教育、实践和活动的有机结合,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服务环境,激发创新创业人才的积极性,提高创业成功率。实现促进大学生创业人以上。二是实施农民创业创新行动计划。为在乡务农人员搭建创业平台,对全镇名劳动力开展轮训工作,实施“创业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创业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使其成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创业者和新型职业农民。三是实施在外人员返乡创业计划。构建我在外人员信息交流平台,将在外经商、创业、务工等人员情况进行梳理登记;完善回乡人员创业全程服务体系,帮助办理相关手续,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对返乡人员创业项目进行跟踪服务,帮助解决技术、市场、用工等方面的困难,引导和鼓励外地我籍创业人士组建区域性协会、流动党支部等组织,加强信息交流,吸引我在外人员回乡领办、参与创办各类企业和实体,吸收本地用工,回报家乡。灾后重建以来,扶持培育了一批以为代表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典型,全镇自主创业家,吸纳周边群众务工余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