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茶”的奥秘,原来在这里!

洗茶之礼古已有之,并随着时间变化,其作用和规制也不断发生变化,而不变的乃是蕴藏於其中的中国茶道之真义、源远流长的中国饮食文化精髓和博大精深的五千年中国文化。

很多人以为洗茶是为了洗去茶叶中不干净的夹杂物如茶灰、尘埃等,其实不然。多数情况下,“洗茶”的主要目的是浸润茶叶,帮助茶叶的舒展和茶汁的浸出,使饮用者很快感觉到茶叶香味。有部分爱茶者更愿意称之为“醒茶”、“润茶”或“温茶”。

洗茶有两层含义,一为洗去茶叶上的尘垢,二为洗去茶叶的冷气。由于茶叶鲜叶从茶树上采摘下来后需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制成可以饮用的团、饼茶(唐宋时茶的样式)或片状散茶(明以后至今的茶的样式),其中偶杂有如茶灰、尘埃等物,经注入沸水即倒掉,可迅即去除,这是洗茶的清洁卫生之功效。此外,近年来,由于茶叶在生长和采摘过程中,表面可能会有残留的农药,洗茶操作可以起到清除农残的效果。

“洗茶”的奥秘,原来在这里!

洗茶也需要把握好度才不至于茶叶被烫伤,那么具体该如何洗茶呢?

1、洗茶的水量不宜过多一样平常而来说,洗茶时水量应尽量少,以刚刚好没过干茶为宜。要是水量过多,容易因浸泡过多而导致茶叶中的许多养分元素释出。

2、洗茶要迅速。第一泡茶的茶多酚,氨基酸、浸出物等营养物质较多,这些物质不仅是茶味的重要成分,也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部分。有实验表明 ,茶的香味,及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在第一次冲泡后3秒即开始释放出来,若超过3秒倒掉,即失去第一泡有效营养,因此,洗茶时,水注入后不可长时间浸泡,以避免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流失。

3、洗茶要注意水温。有些茶采用早春嫩芽制作,例如名优绿茶或白茶中的白毫银针,如果以沸水洗茶,会破坏茶叶中的茶氨酸、维生素等有效成分。同时茶叶中的芳香物质在此过程中会大量挥发,从而影响后续冲泡的茶汤品质。因此,一般应采用低于80℃的热开水进行洗茶操作。而对于乌龙茶或一些黑茶而言,由于采用的是较为成熟的茶青加工制作,因此可以采用沸水进行洗茶。

“洗茶”的奥秘,原来在这里!

下面两种“洗茶”方式,能在最大程度还原茶叶的原汁原味。

第一种:三秒内洗净。既然茶叶在沸水的环境下三秒就能释放出有益物质,那么在“洗茶”的过程中应该“速战速决”。先将茶叶放入茶壶内,用沸水沿着壶壁浇一圈,然后迅速讲第一轮水倒掉。微微被水湿润的茶叶就可以安心的进行第二轮的冲泡了。

第二种:刮沫洗茶。先将适量茶叶投入泡茶器具,注水时采用悬壶高冲的手法,一次性将开水注满泡茶器具,这时茶汤会有丰富的泡沫产生并漂浮在茶汤表面,只需把浮沫刮掉就可以放心的饮用了。这样既可以清除灰尘,又不会流失多少茶叶的营养。

“洗茶”的奥秘,原来在这里!

6大类茶的洗茶认知

1、绿茶:绿茶是泡两三次就没有味道了,绿茶是少杂质的茶,用温水洗茶就好,品质较好的绿茶,较细嫩的茶,是比其他等级的茶叶品质好,干净,不耐泡,是不用洗茶的。

2、红茶:红茶比其它的茶是细嫩的,茶性温和,第一次泡的茶可以保留。因为在揉捻和发酵过程中,揉捻使茶叶细胞组织破损,溢出茶汁,附着于茶叶表面,这个过程容易附着灰尘和外部环境带来的污染,快速出汤洗茶还是有必要的。

3、黑茶、普洱茶:这是紧压茶,是要清洗的,这样有醒茶叶作用。

4、白茶、黄茶:可以不用洗的。新茶忌讳用高温冲泡,用玻璃杯或盖碗泡最佳。用盖碗冲泡时,茶叶的数量大概是占盖碗容量的五分,水温控制在85-90°度左右,开水沿着茶叶顺时针方向,呈螺旋状冲泡。

5、乌龙茶:清洗一遍即可,乌龙茶冲泡过程中,无论“洗茶”快速出汤还是直接用开水浇淋壶身,目的都是高温“醒茶”以使得第一泡茶汤呈现出茶汤色香味的最高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