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老子曰道

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在天上,無需論證,不用闡釋;天下沒有永恆的真理,地上沒有絕對的是非;人間沒有真正的好壞;天道不可闡釋,只能感悟,不可違背,只能遵循;不因風調雨順而讚譽,不為嚴寒酷暑而憤懣,天地不仁,水火無情,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唯有敬畏,唯有忍受,這是情感的解脫,也是心靈的撫慰;正是宗教的溯源。名為物稱,雖有意義,不能固執;萬物可有常用的稱呼,但定義卻在變化,概念也在升級,範圍也在演變;故要重裡輕表,淡化名稱而強調本體。大哥大雖是工具,確有身份象徵,手機雖是手持器物,確能思想交流。

人的基因決定了,生命的本能就是謀生存,圖快樂,求發展;而不是找真理,辨是非,論對錯;行動和實踐是關鍵,而不是因循守舊;探索和發現有意義,而不是墨守陳規;說教是枉費,講理是徒勞,動之以情,推之以利,方可有效;施之以力,行之以禮才能結果;與聖賢論道,和智人講理,處老者行禮,同凡夫有利,對蠢貨用力。道和理明白算法,行和動採集數據;算法指導行動,數據驗證道理;坐而論道,閒情逸致,行而有道,功成名就;思而悟道,心滿意足;溫習古典,感悟聖賢,由此得道。

老子曰: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開天闢地,無中生有;萬物有名,蒼生含義;有名可認,含義可識,萬物得以生長,故名為母。新事新物必先命名,無名則無命,有名則能生;萬物生長就會變,死亡就是化,名大命就長,所謂,歿身不殆者名,死而不亡者壽。

老子曰: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來源:簡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