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2018.5|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為指導加快推進大安經濟高質量發展

《大安》2018.5|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加快推进大安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安》2018.5|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加快推进大安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安》2018.5|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加快推进大安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推進大安經濟高質量發展

《大安》2018.5|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加快推进大安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安》2018.5|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加快推进大安经济高质量发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時,專門就著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重要指示。在省、市讀書班上,省委彭清華書記、市委李剛書記分別就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出了要求,尹力省長、何樹平市長也分別親自授課。在大安區讀書班上,區委昭國書記明確指出,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如何體現新發展理念,確保經濟在保持一定速度基礎上高質量發展,是我們必須認真思考的課題。

《大安》2018.5|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加快推进大安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大安“三個明顯”奠定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區積極探索經濟新發展模式,經濟保持高速增長、城市功能不斷完善、民生改善成效卓著,“三個明顯”奠定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一)綜合實力得到明顯提升。地區生產總值從2013年的174.65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212.93億元,年均增長8.7%,總量排名居全市各區縣第3位,全省各縣(市、區)第64位。2017年,人均GDP約8000美元,達到中等偏上收入國家水平,在全省縣級經濟綜合評價排位中,從2012年的46名上升到2016年的44位,丘陵地區縣級經濟綜合評價排位從2012年的19名上升到2016年的17名。

(三)幸福指數得到明顯提高。成功引進江蘇立華牧業3500萬羽一體化養雞等一批產業扶貧配套項目,截至2017年12月31日,13795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18個村成功摘掉貧困村的帽子。2013-2017年,共建成保障性住房和安置房40.63萬平方米,改造棚戶區43.35萬平方米,改造農村危舊房3554戶,實施易地扶貧搬遷5578人,群眾居住條件得到改善。2017年,PM10、PM2.5年均濃度與2015年相比分別下降13.4%、10.5%,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天數208天,張家壩渣場等一批環境歷史遺留問題得到有效處置;雙河口省控斷面水質達到Ⅳ類標準,群眾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幸福指數得到明顯提高。

二、大安“三大問題”是制約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癥結

目前存在產業結構“三個極不協調”、創新能力“三個不強”、開放程度“兩個短板”是制約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癥結。

(一)產業結構“三個極不協調”。戰略性新興產業佔比與“工業強區”稱謂極不協調。全區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只有15家,佔規模以上企業比重僅為16.85%,低於全市4.7個百分點;產業產值佔比為24.3%,低於全市11.7個百分點。

服務業佔比和城鎮化率極不協調。根據數據分析,城鎮化率超過50%以後,服務業佔GDP比重普遍超過50%,而我區城鎮化率去年底已達50.82%,但服務業佔比還不足30%,遠低於全市40.5%、全省49.7%的平均水平。地方財政收入水平與全省綜合競爭力排名極不協調。我區全省縣域經濟最新排名為44位,為全市第一,但去年全區地方級稅收收入佔GDP比重僅1.02%,分別低於沿灘區、自流井區0.12、0.58個百分點。

(二)創新能力“三個不足”。創新投入不足。全區對創新的引導投入不足,2017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佔GDP比重僅0.75%,低於全市0.89%的平均水平,遠低於全省1.7%的平均水平。創新人才不足。全區僅有高級工程師1名,人才不足已成為制約我區重點支柱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創新平臺不足。我區現有技術創新研發平臺數量僅佔全市總量的15.12%,難以支撐我區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對創新能力的巨大需求。

(三)開放程度“兩個短板”。

開放的短板。存在封閉的發展意識和不合時宜的思想,不能準確判斷自身方位,對當前“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等國家戰略研究不深,沒有找準全面開放開發的主攻點和突破口。合作的短板。2018年一季度新簽約項目9個,簽約數量在區縣排名第六,區高端人才儲備中心計劃招募20名,只成功引進3名高端人才,招大引強、招才引智、招商引資效果遠遠不夠。

三、大安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七個著力重點”

知其所來,識其所在,才能明其將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來指導經濟發展實踐,突出“七個著力重點”。

(一)始終堅持把文旅產業作為首位產業來抓。一是打造特色旅遊品牌。重點打造佔地約17平方公里的“鹽都之心”項目,鋥亮“鹽之都”名片;強力推進總投資31億元、佔地1000畝的“自貢恐龍文化科技產業園”項目建設,鋥亮“龍之鄉”名片;強力推進總投資275億元、面積9773畝的“中華彩燈大世界”項目建設,鋥亮“燈之城”名片;強力推進總投資10億元的大山鋪特色旅遊小鎮,“一網收盡”自貢幾百年來“有鹽有味”的鹽幫菜品,鋥亮“食之府”名片;加快推進江姐故居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創建,彰顯“紅色旅遊”品牌。相互疊加五大優勢,推動大安文旅資源向品牌全球化、業態多元化、服務精品化跨越。

二是實施全域旅遊。將全區作為一個大景區進行規劃,促進文旅產業與三次產業深度融合。推動工業與文旅“聯姻”,注重工業遺蹟傳承,引導恐龍博物館、燊海井等景區景點,打造以鹽製品、仿真恐龍為特色的文旅產品。推動服務業與文旅互動。扶持蜀江春等本土特色知名餐飲品牌做大做強,鼓勵長明火邊子牛肉等特色產品走出大安。推動農業與文旅融合。大力培育“古寨梨花”等特色鄉村旅遊品牌,扶持鄉村旅遊新業態,實現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三是提升服務水平。不斷加大旅遊投入,規劃建設旅遊集散、遊客服務中心等旅遊服務設施,加強旅遊酒店、星級農家樂建設,提升接待能力。積極策劃大安旅遊對外宣傳形象,擴大大安旅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努力打造最具舒適度的大安旅遊。

(二)始終堅持把轉型升級作為關鍵點來抓。構建工業轉型發展新格局。以西南智能終端產業園為行業關鍵,抓緊引進新一代電子信息上下游關聯企業,實現企業產品就地生產、就地消化。以硬質合金有限責任公司為依託,推動硬質合金採掘工具技術改造、碳化鎢生產線擴能改造等項目實施,逐步構建我區新材料產業鏈和產業集群。以工業鍋爐、華夏閥門等企業為龍頭,以管式螺旋換熱裝置生產線、水電閥門生產線等技改項目為突破,推動節能環保裝備製造產業加快發展。抓緊啟動張家壩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示範區等園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牛佛重裝產業園、鹽味源紫壇發酵園、鄉鎮工業小區等產業園區規劃設計,努力形成“一區兩園多點”的工業發展格局。積極加強與電子科大、省社科院等高校和研究機構合作,推動產學研合作高端化發展。不斷完善激勵創新制度和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體制機制。

構建服務業升級發展新框架。加大對川南皮革城等專業市場的培育力度,形成川南區域性專業市場集群,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以大安棚戶區舊城改造為契機,以大安老街商業綜合體等項目為依託,合理規劃佈局城市商業網點,力爭打造具有區域輻射力的城市新商圈。推動批發業創新發展,引導零售業探索新業態,實現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

(三)始終堅持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農業的突破點來抓。著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積極創新農業產業化經營方式,構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園區(基地)+農戶”等多種利益聯結機制,培育一批具有特色農業品牌的新型經營主體。著力提升農業品質,實施農產品品牌發展戰略,加快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設,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化建設,創建一批具有大安特色和優勢的“三品一標”農產品。著力激活多元資本,健全“三農”投入保障制度,探索宅基地“三權分置”,助推鄉村振興戰略落到實處,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著力打造農村良好環境,以農村垃圾、汙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穩步有序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突出問題治理。不斷提高農民科學素養,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和諧有序。

(四)始終堅持把開明開放作為根本途徑來抓。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挖掘好大山鋪鐵路物流園區作為全省“5+6+N”市域物流節點佈局潛力、物流運輸能力和輻射能力,西向對接蓉歐快鐵,南向對接北部灣、欽州港,融入東盟和南亞,極大地拓寬大安對外開放廣度。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依託成都和重慶兩個特大中心城市,主動對接,爭當配角,帶動大安發展。深度融入川南經濟區發展。力求在川南城市群新一輪的發展中,尋求高質量發展的機遇,加強與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的對接,推動我區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精準制定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大力壓減項目審批環節,讓優良營商環境真正成為招商引資的利器,努力讓更多的企業在大安這片熱土投資興業。

(五)始終堅持把打贏環保翻身仗作為著力點來抓。打贏藍天保衛戰。著力實施減排、抑塵、壓煤、治車、控秸“五大工程”,確保2020年優良天數達標率72%以上,2030年達到85%以上。

打贏“碧水”保衛戰。以強力控制和削減總磷、氨氮等主要汙染物為工作重點,積極推進東北部新城汙水處理廠等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強化25個入河排汙口整治,實行農業源汙染全過程控制,確保5個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達標率100%。打贏“淨土”保衛戰。積極配合市上開展土壤汙染調查,對照土壤重點監管企業名單和重點風險源、重點控制區域清單,對土壤汙染重點監管企業開展土壤汙染隱患排查整改。

(七)始終堅持把防範政府債務風險作為底線來抓。貫徹落實《關於做好2018年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深刻認識防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發生與高質量發展的關係。秉承嚴格控制增量、有序化解存量的原則,加強對政府債務風險預警監測分析,堅決防止各類違法違規或變相舉債行為。著力提高政府財力和償債能力,積極穩妥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全面嚴控隱性債務,推動融資平臺公司脫虛向實,促進經濟社會健康持續發展。

源自:《大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