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的前世今生

汉中的前世今生

汉中之名历史悠久。据史料载,汉中其名甚古,地名源于汉水。《史记 · 高祖本纪》注引《正义》载:“梁州本汉中郡,以水为名。”《汉中府志》也说:“郡临汉水之阳,南面汉山,故名汉中。”

汉中的前世今生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以“天汉”“兴元”“汉川”等称呼汉中,当地居民都摸不着头脑:“汉中到底有多少个小名啊?”其实这些称谓并非凭空捏造,都是有史可循的。

汉中

汉中的前世今生

天汉

天汉,古代专指天上的银河。《华阳国志 · 序志》载:“唯天有汉,鉴亦有光。实司群望,表我华阳。”意思是说,地上的汉水是效法天上的银河而存在。主管名山大川的天神,

把汉水作为梁州(汉中)的标志,连古代帝王也远望而祭祀。这就是说,天汉汉中像天上的银河一样神圣。天汉之名源于汉水,也是对汉中的美誉。

汉中的前世今生

天府

天府一词出自《战国策》,即天然贮藏财宝的府库。著名教授易中天说,汉中是最早的天府之国。东汉初,张鲁攻打汉中,凭借其自然条件优越,地形险固,物产富庶,统治26年,使汉中成为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天下大乱中的一方乐土。

可见,汉中自然是对得起“天府”之称。

汉中的前世今生

据《尚书 · 禹贡》记载:上古时候大禹治水成功以后,把天下分为九州,梁州属其一,大致在川、陕、甘交界一带。夏至西周,境内有褒国,隶属梁州。因此,汉中也就有了“梁州”的古称。

春秋战国时境内为南郑地,先后分属巴蜀、秦国。

汉中的前世今生

秦始置汉中郡。据《汉中府志》载:“秦惠文王后元十三年(公元前三一二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秦武公十一年,始置南郑县(汉中市的前身)。其来历:郑桓公(公元前七七一年)死于犬戎,其民南徙汉中,故名南郑。这便是南郑之名的由来了。

▲秦汉、三国、晋和南北朝前期人仍袭之。

▲北朝 · 西魏废帝时期(公元五五二至五五三年)改称光义县

▲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六〇五年)废光义县,复改称南郑县,隶属汉川郡。

汉中的前世今生

唐代设梁州总管府,后改为都督府;贞观元年,废府设道,汉中属山南道;天宝元年,设汉中郡、洋川郡、顺政郡;后又改为梁州、洋州(今洋县)、兴州;兴元元年,改梁州为兴元府,道、府同治于南郑,开我国历史上用帝王年号命府名之先河,兴元府地位同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北都太原;故而,汉中又称“兴元”。

▲五代十国时期,设兴元府。

▲宋朝,仍设兴元府。

▲元代,设兴元路于汉中,为隶属陕西之始。

▲明洪武三年改路为府,设汉中府。

▲清代,设陕安道于汉中,辖汉中、兴安府(今安康市)。

汉中的前世今生

民国以后

1913年,设汉中道,辖今汉中、安康及商洛市部分县。

1928年,废道,县直隶于省。

1935年,设立陕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1946年,汉中解放,设陕甘宁边区陕南行政区汉中分区。

1996年,撤地设市,汉中地区改为地级汉中市。

这便是汉中地名的历史沿革。

因此,当以后再听到“天汉”“兴元”“汉川”等雅称时,不要疑惑啦,快把汉中的前世今生讲述给他人听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