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电商“二选一”:“幕后玩家”拼错了方向

人民日报评电商“二选一”:“幕后玩家”拼错了方向

针对618、双11大促期间愈演愈烈的“二选一”不正当竞争之风,今天人民日报发文痛批,称互联网市场的“幕后玩家”拼错了方向,电商行业创新活力以及整个互联网发展生态,都在为此埋单。

人民日报指出,“二选一”本质上是利用电商平台的商业优势圈占市场,侵犯了平台内经营者的自由选择权。电商平台本该用更丰富的选择、更优质的服务满足社会需要,但少数玩家“挟数据、订单、用户以令市场”,人为制造市场壁垒,导致促销平台间公平竞争被限制、消费者自由选择权被侵犯,电商平台间纠纷日益频繁。

人民日报列举了反不正当竞争的相关政策,比如去年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界定了不正当竞争行为,并坚信在更严密的法律约束和更严格的执法监管之下,这一顽疾有望得到根本整治。

最后,人民日报呼吁,面对监管升级,各大电商平台也应加大自律,自觉遵规守法。在开放、平等的市场中,通过充分竞争来赢得市场份额和消费者青睐。

众所周知,近年来,电商平台“选边站队”现象的确频繁上演,让商家苦不堪言,无形中抬高了经营成本,阿里、京东两大电商巨头也爆发多次口水战。比如,2015年双11,京东向国家工商总局实名举报阿里扰乱电子商务市场秩序,阿里回应称,京东的做法实则是鸡报了鸭,说鸭垄断了湖面。

去年双11过后,阿里、京东因“二选一”争端再起,而且波及面更广。先是阿里法务顾问惠翔律师发文,称近1个月以来,网上突然大量出现阿里“垄断市场”、阿里“逼迫商家二选一”、阿里平台上“商家破产跑路”的网帖。当时他粗略统计,近五百个账号在同一时间段,持续发出相关网帖超过9700多篇,多篇文章题目提及“方兴东”与其创立的“互联网实验室”。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之间,真相扑朔迷离,让人难辨真假。话说,这起引发广泛讨论的撕逼大战已过去整整7个月,一直没有下文,不禁让人猜测可能会不了了之,更难说清到底孰是孰非。

在我看来,随着国家政策和法律的不断完善,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管会越来越严,的确能刹住“二选一”的歪风。不过,电商平台间的竞争只会升级不会降温也是不争的事实,彻底根除“二选一”难度较大。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明目张胆的“二选一”会越来越少,而是变得更具隐蔽性、操盘更为谨慎,到头来受伤的仍是商家和消费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