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齡化趨勢下 養老產業將成新型服務業新增長點

人口老齡化趨勢下 養老產業將成新型服務業新增長點

我國的養老產業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獨立產業 ,隨著財富階層的增加和人口老齡化以及人口年齡結構的轉變,為滿足眾多老年人群需求而出現的新興產業。目前,我國養老產業的發展還處在初期成長階段,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據新思界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8-2022年中國養老產業市場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中國人口正在經歷全球規模最大、速度最快、持續時間最長的老齡化過程,由此將引發相關產業的需求,給市場帶來機會,並帶動養老產業的發展壯大,引發新的經濟增長點。對社會而言,未來的養老產業具有極強的帶動性,現代養老產業將會成為我國發展新型服務業的一個增長點。

養老服務需求愈加明顯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60歲以上為老年人。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總人口數為13827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809萬人,其中65週歲及以上人口數為15003萬人,佔總人口比重達到10.8%,較上一年增加了0.3個百分點。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日益加深,

我國老年人口將一直呈迅速增長的趨勢。在老齡化、高齡化、空巢化、失能化的浪潮中,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從基本的生活照料延伸到醫療康復、精神慰藉、法律服務、愛心護理、緊急援助等各個方面。

養老政策導向更加明確

近年來,在認識到我國嚴峻的老齡化形勢下,國家在養老政策層面也在大力推動該產業的發展,政策導向也更加明確。政府開始從鼓勵非盈利性發展轉變為支持運營主體多樣化發展,逐漸引導資本進入養老產業,構建完善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為未來養老產業的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016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提出全面開放養老服務市場,鼓勵民間資本、外商投資進入養老健康領域,推進多種形式的醫養結合,增加有效供給等利好信息;同時,《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6-2021》、《“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等政策也相繼出臺,進一步落實養老主題的發展與未來規劃,特別是要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目標。

新思界行業研究員認為,目前來看,中國的養老產業無論從政策法規建設還是政府及民間資本參與及滲透方面都還處於起步階段,人口老齡化給養老產業市場帶來了新的機遇,市場發展前景廣闊。養老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需要政府、市場與社會發揮協同作用,互為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