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一年来收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879件

河南省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一年来收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879件

6月26日,河南省检察院召开公益诉讼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检察机关一年来开展公益诉讼工作情况,并公布公益诉讼十个典型案件。

看数字晒成绩

2017年7月至今,河南检察机关共收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879件,共立案审查714件。其中,诉前程序案件591件,起诉23件。在起诉案件中,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18件,行政公益诉讼4件,民事公益诉讼1件。另外,还有各地检察院层报省检察院8件拟直接起诉案件正在审批中。通过办案,河南省共督促收回被欠缴的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4亿多元;督促保护、收回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等国有财产和权益5000余万元;督促收回和复垦被非法改变用途及占用的耕地400多亩;督促清理污染和非法占用的河道100多公里;督促收回被损毁国有林地和集体林地中生态公益林400多亩;督促治理被污染的鲁山县昭平台水库、方城县燕山水库等水域共计面积5000多亩。

亮举措抓办案

一年来,河南检察机关行动迅速,统筹安排,紧紧围绕办案这一中心,制定了周报、月报制度,加强线索排查,尤其是2018年以来,河南省检察院采取系列措施,先后出台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指导意见》、组织开展了生态领域公益诉讼专项活动、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案件集中宣传活动、印发了《关于公益诉讼诉前程序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成立了河南检察公益诉讼研究院、公益诉讼协作专班,组织开展“公益诉讼守护中原”集中巡讲活动等,在案件办理、机制建设、理论研究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稳妥推动该项工作有序开展。

河南省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一年来收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879件

谈经验促落实

问:信阳检察机关是如何谋划开展环境资源领域的公益诉讼工作的?

答:青山绿水是信阳的名片,2014年,信阳市检察院在全市检察机关部署开展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并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整体工作统筹考虑。信阳市检察院率先成立“环境资源检察处”,目前除罗山外,其他9个县区院均已成立了专门的环资检察机构。制定出台了《关于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环境资源检察工作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

信阳市检察院在河南省率先建立公益诉讼调查指挥中心,两级检察院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行政执法监督集中活动,督促取缔一批非法采砂点和旱砂场。积极服务地方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提出环境卫生管理、历史文化传承、传统村落保护等立法建议60余条;针对河道治理、湿地保护、饮用水源地保护、河长制推行等问题,提出意见建议49条。目前,全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进入诉前程序56件,已提起诉讼2起。

问:请问郑州铁路检察机关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展“推动解决铁路安全隐患专项活动”的?这个专项活动对铁路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工作有什么样的作用和意义?

答:2017年3月,最高检与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开展了为期两年的全国“推动解决铁路线下安全隐患专项活动”。郑州铁路检察分院以专项活动为载体,排查发现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线索,通过履行公益诉讼职能,保护铁路运营公共安全。一是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强化对解决安全隐患工作的统一领导。二是建立重大安全隐患线索移交机制,夯实公益诉讼工作基础。三是根据安全隐患的严重危急程度,确定部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将最高检挂牌督办的3处重大安全隐患作为提起公益诉讼的突破口,集中力量推动案件办理和隐患解决。

问:中牟县检察院起诉行政机关的过程中,在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也取得了积极成效,能不能具体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答:一年来,中牟县检察院积极探索、全力推动公益诉讼工作。办理行政执法监督案件29件,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立案26件,发出督促履职检察建议27份,诉前程序解决问题25件,追回流失国有资金3.058亿元。办理了全省首批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件,法院当庭宣判。办理了全省首例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件,法院当庭宣判,支持了中牟县检察院的全部诉讼请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