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節目火爆但資本仍觀望 部分內容創業者布局線下

2018年,哪些文創領域的創業公司將脫穎而出?

偶像節目火爆但資本仍觀望 部分內容創業者佈局線下

《創造101》首期播放量突破6億次,抖音6月12日宣佈國內日活用戶突破1.5億,BAT紛紛佈局短視頻,MCN機構2017年數量同比增長4倍……文娛領域,大事不斷。

數據顯示,今年1-5月,國內一級市場共披露267起文化娛樂行業投融資事件,融資總金額高達455.31億元,比去年同期融資總額增加49.55%。在多位投資人看來,短視頻、偶像經濟、內容創業佈局線下成為這一領域值得關注的新動向。

2018年,哪些文創領域的創業公司將脫穎而出?

短視頻平臺催生內容中介公司

從“老鐵666”到“像一棵海草、海草”,短視頻兩大巨頭,快手和抖音風頭正盛。

2017年以來,短視頻用戶增長迅猛,易觀千帆的數據顯示,到去年12月,短視頻綜合平臺與短視頻聚合平臺活躍用戶規模分別為3.341億人、1.099億人。短視頻領域的投融資也十分活躍,2017年達91筆,涉及金額53.97億元。

在互動短視頻APP動次創始人楊寶成看來,相對於圖文,短視頻互動性、場景化更強,適用於信息獲取和娛樂消遣,滿足了用戶碎片化時間消費的需要,也更具有分享力和傳播度。

目前,平臺型應用的流量逐漸向頭部聚集,且競爭加劇。最新數據顯示,快手4月的日活數為1.03億,同期抖音為9514萬。就在6月12日,抖音宣佈,國內的日活用戶突破1.5億。

蓮花資本創始人邱浩認為,平臺型應用的機會在於各類垂直人群,“抖音、快手也是一個大垂類,抖音是青少年的垂類,快手是三四線城市人群的垂類。”

另一端,平臺方對於內容的大量需求,催生了洋蔥視頻、快美妝等一系列內容中介公司——MCN機構。

《2017年中國短視頻MCN行業發展白皮書》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互聯網泛內容MCN機構數量為2300家,預計2018年將增長至4500家。而短視頻MCN在2017年市場規模為1700家,較2016年420家呈4倍增長。

2017年,針對中國短視頻MCN市場的投資約有19筆,涉及融資數據金額共計超過2.8億元。不過,從融資輪次來看,由於短視頻MCN市場處於發展初期,主要玩家多為初創企業,獲投案例也更多集中於A輪之前。

偶像節目火爆但資本仍觀望

今年年初,國內第一部聚焦偶像養成類的綜藝節目《偶像練習生》開播,上線僅1小時,播放量突破1億人次。12期的播放總量達到30.1億次,投票總數超過1.7億,微博話題閱讀量破140億。

隨之4月開播的《創造101》,首期播放量突破6億次,“地獄空蕩蕩,王菊在土創”的話題也引發廣泛關注。

兩款偶像養成類綜藝的出現,把沉寂20年的“偶像經濟”推向了風口。

“去年,《中國有嘻哈》的成功驗證了亞文化可以通過大眾傳播的方式進入主流人群。《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兩個節目第一次把偶像從亞文化圈子帶到了大眾面前。”辰海資本合夥人陳悅天說。

雖然《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的成功讓藝人經紀公司嚐到紅利,但從資本層面上看,仍處在觀望中。

據烯牛數據統計,2018年的1月到5月,一級市場披露的藝人經紀投融資事件共有19起,比去年同期減少57%。比較受關注的也只有因參加《偶像練習生》走紅的坤音娛樂,其在節目結束不久,宣佈完成由紅杉資本領投、真格基金跟投的pre-A輪融資。

多家主投文娛的機構表示,一直在看偶像經濟,但是還沒出手。

一位從節目出現之前就開始關注藝人經紀的投資人表示,這個賽道變得更加難投。來自經紀公司本身的核心競爭力沒有磨鍊出來,更多的是在依賴外界渠道。綜藝節目的短期曝光將粉絲引流至各個經紀公司,留存和轉化率還要看各家的本事。另外,如何退出也是他們猶豫的原因之一。

部分內容創業者佈局線下

相比於短視頻、偶像經濟的火熱,內容創業者的線上流量增長則顯得緩慢,部分創業者開始佈局線下,走向線上線下協同路線。

同道大叔開設“12星座咖啡館”,日日煮開設品牌生活體驗館,十二棟文化在線下開了抓物機體驗店,“為你讀詩”開展線下活動……

“我們很看好線下佈局這塊。時機成熟,我們也將落地自己的詩意空間,並在文旅上有所動作。”為你讀詩聯合創始人、總裁張炫表示,公司倡導詩意生活,生活最重要的就是體驗、參與和實踐。“人與人,人與物,人與自然,閱讀,藝術,只有通過真實可見的感官體驗,才可能獲得更大的心靈愉悅。”

笑友文化CEO史炎認為,從喜劇的角度來說,它一定要接觸觀眾這個形式才成立,所以喜劇的線下市場未來一定會更加蓬勃發展。

華映資本合夥人劉獻民表示,走向線下是獲取流量的一種方式。由於消費主流人群變遷,為了更好地滿足用戶,也要求創業者更加強調體驗。從變現角度來說,走向線下可以延長IP的生命週期。

除了走向線下,另一方面,好的內容同樣被看重。“流量增長慢,主要是由於內容的同質化和低水平競爭,真正好的內容還是稀缺的。”蓋飯內容工場創始人陳峰說。

監管之下文娛投資迴歸理性

根據烯牛數據統計,今年1-5月,國內一級市場共披露267起文化娛樂行業投融資事件,融資總金額高達455.31億元。

與去年同期相比,文娛領域投融資事件減少36.12%,但融資總額增加49.55%,原因是頭部項目集中了大量的資本。

2018年,單筆融資超過10億元的事件共7起,融資總額為290.53億元,佔該文娛領域當期總融資規模的63.81%;2017年同期單筆融資超過10億元的事件僅3起,佔比42.42%.整體而言,文娛領域在向中後期階段發展,後期融資、大額融資佔比越來越高。比如今年3月8日,鬥魚宣佈接受騰訊新一輪6.3億美元的獨家投資,之後,虎牙也宣佈獲得騰訊4.6億美元融資。

事實上,早在今年年初,新榜總裁陳維宇表示,在2017年有披露的內容行業的投融資總額超過了50億元人民幣,這其中超過20%的比例是B輪,以及B輪之後的中後期的創業企業。

劉獻民稱,相比去年,文娛投資更加理性,一方面是市場發展趨於成熟,投資機構對於優秀團隊、優秀內容的認識趨於成熟。另一方面是因為監管更加嚴格。

今年以來,內容領域的監管包括微博熱搜下線一週整改,十多家開辦網絡直播答題活動的視聽網站代表被約談,內涵段子永久關停等。

中國創客導師、北京文投集團總經理戴自更認為,在文化娛樂領域,無論是創業者還是投資人,都必須直面監管與治理所帶來的風險。這種風險也會讓行業迴歸理性,讓從業者保持清醒的頭腦,迴歸理性、迴歸文化本質。資本是逐利的,但對於投資人來說,每一筆投資背後都有他的價值觀。

劉獻民分析,今年比較明顯的趨勢是已經經過市場驗證的團隊和產品更容易獲得投資,但有好的團隊、好的方向的早期平臺類產品也會比較受歡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