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何爲「道」,何爲「德」?

  • 《道德經》,何為“道”,何為“德”?

  •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春秋時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學著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在先秦時《呂氏春秋·注》稱為《上至經》,在漢初則直呼《老子》;自漢景帝起此書被尊為《道德經》,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將《道德經》翻譯為梵文;唐高宗尊稱《道德經》為《上經》,唐玄宗時更尊稱此經為《道德真經》。古代馬王堆版是上篇《德篇》和下篇《道篇》不分章,現代通行版本共81章,前37章是《道篇》,後44章為《德篇》。《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 《道德經》對中國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佈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 《道經》說的是“道”,即自然規律,也就是說人們應該按照自然規律來辦事,正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拆文解字,“道”字,由上面兩點“--”、“—”、一個“自”和“走之底”組成,國學《易經》把“--”稱作“陰”或者“陰爻”,把“—”稱作“陽”或者“陽爻”。由此可以見,“自”表示自己,而“走之底”表示行走即運動變化,故“道”意即“自己被運動變化的陰陽包圍了”,意即我們生活在陰陽不斷變化的世界裡。如果我們把握住了陰陽變化的規律就把握住了“道”,也就是說得道了,否則就是失道。
  • 而大道的源頭在哪裡?
  • 《易經》早就告訴我們:易乃大道之源;大道至簡——簡單到只有陰和陽,其實世界上最複雜的計算機也是由陰與陽交互變化而成(二進制中“0”為陰、“1”為陽)。《易經》把陰陽變化的規律描述為“一陰一陽謂之道,孤陰不生,純陽不長”,即陰陽協調者(一陰一陽)就是符合自然規律的,陰陽不協調者(孤陰或純陽)就是不符合自然規律。凡是符合自然規律的做法就昌盛,正所謂“順天者昌”;違背自然規律的做法就衰敗,亦所謂“逆天者亡”。
  • 人們對陰陽的解釋很多,諸如,夫妻之道:夫妻之間如果互相關心、彼此忍讓包容、凡重大事情儘可能商量著做就符合陰陽之道了,或者說符合自然規律了,這樣的夫妻一定是幸福、美滿、快樂的。而另外兩種情況都不利於夫妻關係的協調發展,一種就是純陽,即夫妻雙方都很強勢、誰也不聽誰的,吵架時動不動就說“離婚就離婚,誰怕誰啊”!這樣的夫妻關係都維持不長久的;另一種是純陰,即夫妻雙方都優柔寡斷、唯唯諾諾,不敢對事情做決策,往往很多完全該把握的機遇都把握不住,苦惱也由此而生,責怪對方沒有能力,這樣的夫妻關係幸福指數也是不高的。
  • 道,有夫妻之道、父(母)子(女)之道、婆媳之道、師生之道、經營之道、為官之道、朋友之道等等。因為道不同了,充當道中的角色也就變了,不管什麼“道”,只要按照道的規律辦事都能成功、圓滿。
  • 《德經》說的是“德”,“德”字由“彳、十、目、一、心”組成。“彳”為小步,與行走有關;“十”為靶心,表示目標;“目”即十下面的一雙眼睛,表示目光瞄準靶心;“一”為最原始即道之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與心合起來就是本心、初心的意思,也就是沒有被“汙染”的心。綜合“德”的意思就是:直視自己的行為,目標明確,遵循本性、本心即自然規律,就為德。也就是說,遵循“道”者,就有“德”,德者通“得”,即有德者一定有得。“德”還有陰陽德之意,用現代話來說就是正能量。
  • 《道德經》,何為“道”,何為“德”?

  • 那麼,老子是如何描述“德”的呢?
  • 《道德經》:“道生之,德畜之”、“上德若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畜是養護,谷是凹下去的地貌,而“德”具有深遠的屬性,與“物”的淺顯是截然相反的。可以看出,“德”與“物”是不同的:“德”不是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客體(物);相反,德是一種能力,施於客體,養護萬物。
  • “德”和“道”有著很微妙的異同。“德”和“道”一樣,無法言說,只能心領神會。然而,“道”是沒有行為主體的,所謂“道法自然”。而“德”是有行為主體的。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德”是偏旁是雙人旁。如果“道”指的是一切事物最本源、最一般的規律的話,“德”指的就是人觀察、領悟、配合“道”的能力。用舞蹈作比喻的話,“道”就是舞曲,而“德”就是舞者聆聽舞曲的韻律並隨之起舞的能力。當然,舞蹈不是一個人跳的,人必須與節奏和其他舞者相互配合才能完成舞蹈。這種領悟舞步的能力只能在實際的舞蹈過程中領會,而不能被言語描述:舞者不可能讓音樂停下把音符“抓取”出來分析,也不可能讓人的舞蹈動作定格並加以描述。舞者更不能強迫音樂順著自己的舞步。他只有讓身體“配合”舞曲才能跳出優美的舞姿。
  • “德”作為一種人觀察、配合事物運行的能力,有好幾個層次。
  • 首先,“德”是一個政治概念。古人講“以德治國”,指的是統治者“配合”人民社稷的能力。這和我們今天的理解完全不同。現在講“以德治國”,是指通過不成文的社會風俗或樹立道德標準,對人的行為進行規範。但從《道德經》角度看來,用社會風俗和道德標準治國屬於“仁義禮智信”,已經脫離了“德”的範圍了。正所謂:“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由此可見,老子認為“仁義禮智信”作為統治社會的手段,不僅比“德”低等,更是導致社會混亂的源頭。
  • 君主配合人民,即使從現代政治的角度來說,也是很合理的。在任何國家裡,統治階級總是少數人,佔有更多社會資源;被統治者總是占人口大多數,但擁有的社會資源更少。讓只擁有少量資源的大多數人口去適應擁有多數資源的少數人,顯然很不現實。相反,如果統治者配合人民,不僅人民的各種需求可以得到滿足,統治者可以更好地維持自己的統治地位。 這樣的統治,不會讓人民覺得自己被統治了。他們反而會覺得,自己才是國家的主人,而君主不過是為自己服務罷了。因此,德治的重要表現是君主無為:“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 老子生於春秋時期,那時候諸侯爭霸,民不聊生。他提出“以德治國”、“無為而治”的概念,也是希望止息戰亂,天下太平。
  • 其次,在生活層面上,“德”指的是人領悟自身、社會和自然的運行規律,以配合它們運作的能力。所謂“君子以厚德載物”,是指有修為的人(君子)有一種深厚的能力,叫作“德”,使得他得以領悟並配合(載)人事物的運行。 所謂一個人有“厚德”,就是他不抗拒外界,不把自我與外界對立。正所謂:“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摶”。赤子就是嬰兒,而嬰兒有幾個特點使其有“厚德”:一是,嬰兒沒有接受教育,因此沒有自我,也沒有主客體的概念,世界在嬰兒眼裡是不分你我,渾然一體的;二是,嬰兒是柔弱的,無法抵抗外界對他的影響,但也恰恰是因為他對外物沒有威脅,毒蛇猛獸才不侵害他。具體到生活層面的話,“德”要求一個人對像嬰兒一樣,對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無所抗拒,對周遭的人沒有分別心。
  • 在有德之人看來,他不是任由外界擺佈的傀儡,而外界也不是他必須控制、統制的對象。 看那騎在馬背上的人:是人控制著馬,還是馬控制著人?好的騎手知道,騎馬時,人馬一體。人沒有刻意控制馬,反之亦然。相反,人和馬相互信任,才能使騎馬得以可能。這裡的信任,就是“德”在騎馬這一活動中的具體體現。生活中的其他事務都遵循著相似的規則。人和他的社交、工作、愛好,都存在著一種“人和馬”的關係。如果他起了分別心,就會傾向於刻意控制自己的伴侶、同事、生活習慣,要求外界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這樣的做法無疑會使彼此之間產生不信任感,不可避免地造成各種社會關係上的衝突。相反,如果他充分信任他人,從長期來說是有益的。或許在個別情況下他會蒙受損失和欺騙,但從演化論的角度看,他中長期的各種事務會進行得更加順利而遊刃有餘。
  • 因此,“德”亦可被理解為一個人對外界的充分信任。當人與人在交往和貿易中缺乏信任時,往往通過法律文件作為媒介和擔保。但如果人所有的交往和貿易都這麼做,效率會大大降低,社會也無法流暢地運作。由此可見,有“德”是要承擔風險的,因為信任他人本身就是一種冒險。所以,有德之人也有自私:他理解自我,而不刻意控制自我。但正因為他放下了刻意的自我控制,他獲得了“道”的加持。正所謂: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 《道德經》,何為“道”,何為“德”?

  • 在《道德經》中,“道”與“德”這兩個字都有各自獨特的含義——它是通向“天人合一”的途徑,達到“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境界的密鑰。“宇宙在乎手”,就是指心懷博大,宇宙的規律盡在手中掌握,學識智慧超人,胸懷韜略;“萬化生乎身”,指宇宙萬物的變化與人的身體變化規律一致,參破人身體蘊藏的奧秘就能夠領略萬事萬物變化的規律,合道而行,無往不勝。
  • 《道德經》,何為“道”,何為“德”?
  • 《道德經》,何為“道”,何為“德”?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