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媒体称跨大西洋关系已经分裂,美欧贸易大战会成为美欧关系的转折点吗?

青年视纪

2018年6月1日开始生效的针对欧洲、加拿大等盟友国家的钢铝关税壁垒,无疑为自特朗普上台以来就龃龉不断的跨大西洋关系增加了新的矛盾点,甚至极为可能成为美欧关系持续恶化甚至动摇的关键节点。

必须看到的是,美欧之间出现贸易纷争甚至贸易战的情况并不是“头一遭”,以往美国挥舞贸易大棒时基本上针对的都是欧洲、日本等国家。比如,在小布什政府第一任期内其实就向欧洲发动了增加钢铝关税的贸易战,虽然那时的美欧关系也有一些松动,甚至出现了新欧洲与老欧洲的提法,但整体上绝对没有目前欧洲各国面对特朗普时的极度失望情绪。换言之,特朗普政府无所顾忌地推进单边议程、发起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而且显现出漫天要价、联动交易,形成所谓”美国优先无盟友、利益面前无规则”的整体对外态势,这种毫无底线的做法令法德等欧洲国家彻底失望,甚至导致了美欧关系陷入了历史低谷。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跨大西洋之间的经贸关系陷入低谷甚至无法想象结局的贸易战🐘之外,特朗普政府种种做法令欧洲盟友在其他领域都感受到了不满与失望。比如在北约机制下,特朗普政府就反复向欧洲盟友施压、希望盟友国家提高军费分担并提供反恐等行动的协助;又如,在中东事务特别是伊朗核协议议题上,美国也正在采取软硬兼施的各种手段来逼迫欧洲国家退出协议、支持美国的新议程;再如,在气候变化、人权事务等多个涉及价值理念或全球治理价值立场的议题上,美国都因为国内特殊利益的驱动而采取了“退群”、推卸责任的方式,这些做法也极大地伤害了欧洲国家。总而言之,目前跨大西洋关系是在经贸、安全以及价值观和全球治理领域全面出现动摇态势。不可否认,由于美国主导的安全体系仍旧存在,这种动摇不会一蹴而就地彻底重新定义美欧关系,但目前呈现出的这种全面瓦解的态势势必成为一个美欧关系不可逆恶化的关键节点。

未来如果美欧之间的矛盾无法得到解决,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也势必会影响到互相信任,进而也势必撼动共同安全的体系框架。而美欧关系的持续动摇与松动,一定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主导状况彻底被取代的关键一步。


刁大明

德国媒体反映出了目前欧盟与美国的经贸矛盾的现实。5月31日特朗普宣布6月1日开始针对欧盟,加拿大,墨西哥开始征收钢铁25%的关税。铝制品10%的关税。美国针对欧盟等国家展开了贸易大战。


美国总统特朗普彻底举起了贸易大棒。尽管欧盟是美国的盟友,也同样毫不客气。欧盟与美国每年拥有6000多亿欧元的贸易往来,这是欧盟不想放弃的。但是面对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导致了美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开始了贸易大战。德国媒体的反应也也正是美国所面临的美欧关系的质变!

就在昨天,也就是6月2日刚刚结束的G7(七国集团)财长会议上。却成了6国财长一致把矛头指向了特朗普。在特朗普的政策下,美国财长姆努钦也成为了“众矢之的”,找到其他六国的孤立。而作为轮值主席国的加拿大财长莫诺带头指责美国政策。



而法国的财长勒梅尔豪不客气地说,今年的财长会议就像是六国集团加上一个与大家作对的美国。同时还警告美国征收高关税法律上不可接受,政治上不公正,经济上很危险。这样对于即将召开的G7峰会很有可能演变成针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谴责大会。
法国财长勒梅尔

而德国财长肖尔茨的话已经成贸易摩擦上升到另外一个层面。事关整个欧洲的主权和尊严的问题。而英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只要主张合作之间进行公平的自由贸易不应该实施惩罚性的关税。

德国财长肖尔茨图片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连发5条推特,并宣布对美国的钢,铝征收128亿美元的报复性关税。同时,欧盟则联手墨西哥,日本,等,起草了一部份清单上交给WTO,对美国提起了贸易诉讼。价值高达60多亿欧元,并且对美国出口欧盟的相关产品增收高达25%的关税。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

这只是昨天的相关新闻报道。可以看出6月1日德国媒体指出的美国针对全世界发起的贸易大战,已经让欧洲首先点起了火药桶。美欧的关系虽说不会走向军事对抗,但是绝对会在经济贸易上让双方势不两立,毫不妥协。


美欧之间的关系贸易战如果不能平息,那么就会意味着美国无论在今后的经济问题上,政治问题上,地区军事冲突问题上,核武器控制问题上等等很多的相关国际问题上,会采取与美国对立的态度。尤其是目前最严重的“伊核问题”上。
中,欧强经贸合作以对抗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

所以德国外长肖尔茨所表述的也算是豪不夸张,美国已经与欧盟站在了对立面上。而且不单单是欧盟,还有加拿大,墨西哥,日本,中国,印度等世界上最主要的经济体。特朗普继续推行现在“美国优先”的政策。那么美国将彻底站在世界的对立面上。


淡然小司

德国媒体的这番表述,反映了西方经济殖民体系的瓦解的趋势不可避免了。

二战后,随着民主、民族、人权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独立运动风起云涌。英国和法国等原世界殖民帝国最终解体,国际政治秩序进入了新纪元。

可是二战后,全球经济发展到现在,这些新独立的国家,没有几个在经济发展上获得了长足进步,大多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甚至很多国家动荡不安,工业发展无从开始,彻底沦为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的输出地。

(世界殖民体系)

出现这样咄咄怪事是怎么回事呢?

欧洲国家虽然承认了这些殖民地国家的政治独立的地位,但是这些欧洲国家也要过日子啊。在殖民地时代,作为宗主国的他们可以对殖民地予取予夺,他们的幸福日子就是建立在这些殖民地的血泪之上的。现在没有了殖民地,他们要怎么办?

他们于是设计了一套运行至今的经济秩序,通过国际贸易的方式,将对殖民地的剥削通过贸易顺差的形势转移到宗主国,比起政治隶属关系里的明火执仗,如今的巧取豪夺,显得更为隐蔽,也更为文明。

在这样的经济秩序里,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各有分工,互相合作。G8集团实际上就是各个资本主义经济强国协调一致,对世界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剥削的国际沟通机制。

美国作为经济体系的龙头老大,占据了军工产业、信息产业等高附加值的工业,分得了更多的利润部分;英法德日意加分别占据了金融、装备制造、工业品制造、奢侈品制造等各个领域的利润部分。大西洋体系,实际上就是G7国家之间的工业体系的配套体系。在2008年之前,各个国家心照不宣,都在自觉维护着这个体系。

(分歧在奥巴马时代就已开始)

2008年之后,随着美国经济的空心化越来越严重,以及来自新兴经济体“金砖五国”越来越大的追赶压力,G7国家之间也出现了很多矛盾。这些国家在大西洋体系里,是严格按照产业分工来布局经济的,如今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和能力逐渐与G7国家拉近了距离。如果没有来自技术更新换代形成的产业壁垒,那么这些新兴国家凭借着廉价的劳动和不输于G7国家的工艺水平,将使得传统上依靠这些产品利润过活的G7国家出现严峻的国际贸易逆差。

一旦出现大范围的贸易逆差,就会出现G7国家产业升级换代衔接不上,产品国际竞争力降低,利润下降,国内工厂开工不足,工人失业,经济下滑,社会福利降低,社会不稳等各种问题。因此各个国家都在想方设法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上做了深度的研究。

然而,技术突破本来就是一个概率问题,何况在技术层面上,人类的智商都不差不多,这种概率在全球各个国家来说是均等的。比如5G通讯,美国虽然在长码上依然具有传统优势,但是华为的短码更是未来趋势,都成为了通讯标准。美国以后也不能通过制定这些规则来约束各个国家必须向美国标准靠拢、缴纳专利费了。

(5G标准争夺战中,中国据有一席之地)

大西洋体系里占据头把交椅的美国尚且在技术研发领域且战且走,其他国家更是江河日下。日本的很多工业制成品品牌都已经退化为资本和金融产业了,在工艺制造和新品研发上,已落后于金砖国家。近期不断提出的“匠工”精神,实际上是在规模上竞争不力,转而寻找差异化竞争的一种委婉表达。

在这样的情形下,美国也不得收回曾经的傲慢,把那些自己平时看不上的利润部分,如制造业,都给弄回美国,不再搞什么劳什子大西洋体系了,于是就出现了美国政府提倡的“再工业化”。

美国当然可以在国际贸易中,自己多吃多占,先顾好自己,但是却苦了那些曾经跟他一起打天下的G7成员们。G7在2008年时还曾幻想过在美国的领导下“千秋万代,一统江湖”,如今才10年过去,美国就要独善其身了。可是他们自己的工业体系并不完善,很多核心零部件不能自主制造,短时间内他们还不能脱离美国经济体系。

(地表最强组织——G7峰会)

美国收取的这些个保护性关税,其一是为美国自己的“再工业化”的企业提供竞争优势;其二是在新兴经济体这些国家身上刮不到油水(俄罗斯和伊朗只剩下骨头了),美国只能朝G7下手了。美国现在的外债规模已经超过了20万亿刀,现在还在逆差中,即使美国再怎么量化宽松,这个账务也不可能通过剪羊毛来找平。

美欧贸易大战是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利益平衡的机制,是一种相互妥协。相对这些经济利益上的关税,美欧关系的立足点在于政治上防范俄罗斯的崛起和复兴。不过,从国际产业布局分工来说,美欧之间打起贸易战,等于宣告了美国为首的经济剥削体系已经不能适应于现今的国际经济形势了。美国要么开启新一轮的全方位竞争,要么从它现在所维系的大西洋体系中丢车保帅。

以美国如今的相对经济实力来说,全方位的竞争并没有胜算,最终顶多形成两个经济体系并行的世界经济形势;丢车保帅说也不可能,因为G7国家的经济体量除了美国一家独大之外,其他国家的体量都没有强大到牺牲掉所产生的利润能够满足于新兴工业国家的胃口。

在这个意义上,美国相对经济实力的下降还将继续持续下去,世界经济形势会在一个巨大的波动期后,再次实现新的平衡。在这个新的平衡里,会有哪些国家获得了发展,跻身强国之列?又会有哪些国家沦落,撕掉伪强国的面具,成为普通国家呢?


而知而行

美欧的关系不会一夜之间破裂,但是特朗普毫无疑问是创造了一个断裂点。特朗普当政第一年只是口头叫唤,今年开始真的对着盟友无情地“扫射”。若干年后,美欧彻底翻脸,就是从今天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开始的。

美欧同盟关系有利益上的需求,双方都有共同的“敌人”,需要在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结成同盟。但是,美国在二战中对欧洲确实有救国之恩,欧洲对美国更有感激之心。美国不但帮助欧洲各国打败了德国,还在欧洲一片废墟的关头援助了大笔资金,帮助了欧洲最初的重建工作。这种“牢不可破”的关系是建立在当年美国“无私”的援助基础上的。

今日不同往日,当年美国两面出卖军火,大发战争财,财大气粗。现在的美国日趋没落,政府需要操心自己国民的钱包米袋子,所以,美国国内“美国优先主义”占据上风。特朗普上任后,美国退出巴黎协议,退出伊核协议,要求盟国加大北约防务支出,现在又对盟国加征钢铁税,都是从欧洲盟国身上剥皮抽筋的动作,对欧洲伤害很大。

美国已经不是当年慷慨的美国,欧洲也就不会是过去那个听话的小弟了。特朗普在美国优先的旗号下折腾四年,有望赢得国内的支持,再连任第二届。八年之后,即使下一任美国总统期望修复欧美关系,也不可能回复到二战之后的“亲密”程度了

美欧贸易大战,就是美国和欧洲关系的转折点,跨大西洋同盟已经开始断裂。


七号台

1.美国与欧洲因为利益结盟。

美国与欧盟从来不是天然的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美国在欧洲眼里不过是暴发户而已。二战以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各国恢复经济,再加上西欧各国需要依靠美国的军事实力抵抗苏联。1949年,北约成立,标志着美国与西欧各国结成跨大西洋关系。也就是说,欧洲与美国达成同盟,完全是因为军事上需要保护,经济上需要美国的市场,与价值观这些虚无缥缈的理由关系不大。如果欧洲各国全心全意投靠美国,也就不会出现欧盟了。

2.特朗普的美国优先直接损害了欧盟的利益。
特朗普上台以后,打着美国优先的旗号,实际上是通过实现短期利益,收买美国民众,进而赢得2018年中期选举,为2020美国总统大选打基础!特朗普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不惜牺牲美国的长远利益,对美国最重要的盟友欧盟下手。5月31日,美国宣布对进口欧盟的钢铝产品加征关税,欧盟也不甘示弱,当天就宣布了反制措施。随着苏联的解体,欧盟在军事上对美国的依赖减轻,特朗普又将双方的经济联系上了一把锁,可见美欧的跨大西洋关系破裂已经是不可避免。

国与国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特朗普纵横商海50年,在政治上显得无比幼稚!他以为凭借美国的实力,欧盟会屈服。然后,欧盟与其眼中的暴发户合作,本来就是为了利益。当美国不再给欧盟分润,双方关系自然破裂。


美国观察室

本人认为德国媒体的观点有些夸张,言过其实,美欧贸易大战,成为美欧关系的转折点的言论也为时尚早!因为欧美关系中充满了太多各种不确定性的因素!

一:战略关系的因素:

因为欧盟对美国这种战略依附的关系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经过长时期的磨合,才形成了这种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

如,法国必须的联合欧洲的力量才能与美国对抗,也只有依靠欧盟的力量,才能更加的突出法国在欧洲与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而德国虽然是欧洲经济的发动机与欧洲的领头羊,但是德国的国防力量根本不足以支撑德国的发动机与领头羊的地位,特别是在英国脱欧后,德国唯有和法国实现战略互补式的合作作与联合,才能更加的突出德国在欧洲以及世界的地位和作用。而英国纯粹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者,其外交原则永远信奉,"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国家利益"!

因此说,"德英法三国现在虽然在美国的共同压力下,"看似兄弟如手足,而且十分团结,共同的在抵抗美国这个外侮。但是美国只要调整对三国的经济打压或是从中进行各个击破式的分化瓦解,这三国的联盟将是十分脆弱的,甚至会在倾刻间土崩瓦解!

然而更为致命的是,欧盟现在也并非是铁板一块,牢不可破。因为欧盟不只是面临"欧猪五国的拖累",后加入欧盟的东欧国家大多是持亲美的观点。所以说欧盟要想成为真正能同美国独立对抗的一极,只有在美国自废武功,放弃霸主地位,主动给欧盟松绑的前提下,三国才有可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而美国是不会轻易,主动让出自己世界霸主地位的。而美国要想维持自己世界的霸主地位,也是离不开德英法三国支撑的。因此说,欧美关系不会这么永远恶化和僵持下去的,只要美国不放弃对欧盟的战略绑架,欧美的关系根本不可能发生逆转!

二:防务力量不能自主!

欧洲现在以德英法为主的欧盟各国,特别是经过美国退出伊核条约的刺激与美国经济打压下的愤慨,更加不甘心自己在世界上扮演二流国家的角色和发挥二流国家的的水平。而且欧洲在一体化方面也取得很大的成功,欧盟还拥有了欧元这个共同的货币,这些都奠定了欧盟成为独立一极的基础,并且在经济上有了同美国相抗衡的底气与实力。

但是,中国古话说得好,"打铁还需自身硬。

1949年成立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可以说是彻底的架空了除法国以外西欧国家独立的防卫力量。虽然在成立当初美名是"北约国家就重大的国际问题进行磋商合作,协调立场,加强集体防务,并且每年举行联合军演。但是,由于美国对北约各国进行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渗透,使北约各国心甘情愿的被美国庇佑在保护之下同时,并且对美国形成了严重的防务依赖性。冷战结束后,华约虽然消失了,但是欧盟国家也欠下了防务力量的巨额历史欠帐,根本无法摆脱对美国的防务依赖!如欧盟想要获得北约东扩后的战略效果,没有美国做后援,也是根本行不通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连自己战略安全独立性都无法保证的欧盟,想要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性,的确是要付出许多的!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不论是欧盟,还是美国,现在都处于综合国力的下行期,都同时的走在衰落的路上,因此他们都会有种共同的危机感!在这种巨大的精确压力作用下,他们会共同的来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代表自己的欧洲大陆文明,或是新教一海洋文明走向衰落的!他们还会使用幺蛾从生,群魔共舞的手段来捍卫自己的夕阳国运!

所以说,不论是老牌的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的工业国家,要想获取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崛起与复兴,独立与尊严,自尊与自强,"打铁还要自身硬",永远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相忘江湖71941665

“跨大西洋关系”如果没有持续注入能量的话,存在走向分裂或破裂的可能性。

美国和欧洲的“跨大西洋关系”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是建立在政治、经济、防务利益,再加上相近的价值观、意识形态等。

特朗普上台后,在“美国优先”口号和动作下,原先被认可的“共同性”理念被重新定义。

虽然说,对盟友不留情面的钢铝税只是一个表象,却是一个可能使双方关系斗转直下的导火索。

白宫5月31日宣布,将不再延长豁免期限,从6月起对从加拿大、墨西哥、欧盟进口的钢铁和铝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

再加上特朗普不顾盟国奉劝,执意退出伊朗核协议,还要求盟国用各自GDP承担更多防务。盟友们早就想找机会和带头大哥好好说道说道了。

2018年的七国集团峰会是个好场合。

在去加拿大G7集团峰会前一天,特朗普和两位70后杠上了。看来特鲁多(1971年)和马克龙(1977年)要扛起反唐大旗,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马克龙发推特说:“美国总统可能不介意受到孤立,但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们同样不介意签一个6国协议。因为这6国代表了价值观、代表了一个经济市场,有历史力量在背后支撑,而且现在是一支真正的国际力量”。

特朗普毫不示弱,反唇相讥,用推特反击:“请告诉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和法国总统马克龙,他们国家对美国产品收取了高额关税,还建起非货币性壁垒。欧盟对美国贸易顺差是1510亿美元,加拿大持续把我们农民和其他工人关在(市场)外面。期待明天会会这俩”。

马克龙不是刚和特朗普称兄道弟么,白宫国宴的味道应该还没忘。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带来的“法美友谊树”应该还在保育期,这么快就要和特朗普摊牌了?(完)


蒋晓峰Terry

特朗普上台以来,美欧关系日益走向隔阂,不仅领导人关系有疏离迹象,而且贸易战更是将双方关系搞乱。


继欧盟针对美国的钢铝关税,公布了对美34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报复性关税后,特朗普在上周五发推特,威胁对欧盟进口汽车全部加征20%的关税,特朗普指如果欧盟对美国的关税贸易壁垒不撤销,美国只能反击。这种场景,有点像中美贸易战的过程。美国挑衅,欧盟反击,然后美国加码, 恶性循环。今晚欧洲股市与美股的大跌,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受美国制裁(汽车业)冲击最大的德国股市,7天跌去了900多点,接近8%!


美欧开启了互相伤害模式。


专业人士分析了欧盟的报复清单——从蔓越莓、橙汁、花生酱到牛仔裤、化妆品、摩托车和钢铁制品。耐人寻味的是,对美国国内政治十分了解的欧盟,很精巧地通过这些报复影响相关美国国会重量级议员的家乡(选情),进而影响共和党在当地支持率,反过来削弱特朗普与共和党的民意基础。在距离美国中期选举不到5个月的情况下,此举还是很有力度与针对性的,尽管这依然是两败俱伤的选择。


并非偶然的是,德国外长海科·马斯日前发表演讲说,在特朗普总统的领导下,大西洋变得更宽了。“我们对‘美国优先’的回应只能是‘欧洲团结’。”这个变得更宽了的说法,还是很熟悉的,上一次出现在伊拉克战争期间,当时法德等国对美英的伊拉克战争不以为然,造成双方关系十分紧张,很久都未能完全恢复。


从特朗普的角度看,他的“美国优先”是有一定的国内基础,在产生一定效果后,也不免自鸣得意,这加速了特朗普的个人膨胀,在对华毛衣战后,对欧盟也毫不客气,而我们知道,

只有十分自信乃至自负的人,才会同时在两条以上“战线”上“作战”。之所以特朗普会这样自负,还是因为他没有得到较大的挫折与教训……


社科院张国庆

地处大西洋两岸的欧盟于美国一战之后一直是盟友关系,无论政治经济等高度触合依托已近百年历史。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正是要应验美欧关系。由于美国长期引领世界经济,欧洲国家的发展也是长期依靠美国经济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和多极经济国家掘起,美国自感竞争力下降,同时美国自认为自己在经济方面吃亏很多,所有跨大西洋贸易国家均是因为美国而受益。这种观点并不是特朗普才知道,美国历届政府都知道,做为西方的老大为了美国全球战略有时对盟友的让步是必须的,但是到了特朗普这边一切都需要改变。现在盟友对美国很不满,欧盟已发出不怕于美国打贸易战,同时也让欧盟对美国重新认识,美欧蜜月期早已过去是该到了瓦解时候。美国为了自身利益在经济上以于世界为敌,不按规则出牌最后只有被世界边缘化,这样下去肯定会有不以美元为主导新的世界经济体系诞生。


文韬武略64

美欧的贸易摩擦,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已经有了,早已不是什么新解事。二战后,因为一者西欧需要美夷来恢复它因为战争而严重破坏的经济,二者需要美夷来抗衡咄咄逼人、贪得无厌的苏联,美欧的经济已经对对方产生了严重的依赖。但即便如此,美欧的经济纠纷仍然不断。这是因为虽然美欧都需要对方来互补劣势,但在美欧域外域内,双方却是强悍的竞争对手。时至今日,美夷相对于西欧的优势或领先地位,已是在不断下降。对此,焦灼而又恼羞成怒的特朗普,终于向包括西欧在内的盟友兼竞争对手下狠手了,其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但美欧终究还是密切的盟友,在经过一番激烈的互殴后。双方又回到原来的既合作又竞争,既对抗又联合的局面。德夷媒体的所谓跨大西洋关系已经破烈,美欧贸易大战已成为美欧关系的转折点的判断,并不正确,或为时过早。(图片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