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乌市两级法院“雷霆行动”之——典型案例

「深度报道」乌市两级法院“雷霆行动”之——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

01

深入矿区搞调查,核实财产促执行

在轰轰烈烈的基本解决执行难决胜之年,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全体成员卯足力气、想尽办法、用尽措施,力争让执行难不再那么难。

申请执行人李某申请执行詹某及其公司的案件就是一个典型。这起普通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申请执行人急等资金回笼,而被执行人企业虽然每月能够从第三人公司结算大量工程款,但利润有限,其中涉及国家重点企业的工程进展、三四百工作人员的劳动报酬、每月四五百万元的成本等一系列问题。双方当事人各执一词,无法就履行案款达成一致。案件承办人丁悦知道,如果不考虑这些问题将可能造成申请标的无法执行到位,被执行人公司破产的结果,届时也会使国家重点工程进展受阻、引发群体性事件,最终两败俱伤,无法实现法院执行工作的社会效益。为了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丁悦带领执行团队成员从案件源头入手,连续一周加班加点细致排查梳理各方面线索,拟定符合实际的执行方案,终于抓住契机,寻找到了推动执行工作落地的措施。在保证债权人利益的前提下,首先要求被执行人公司提交有履行可能的分期履行计划,其次冻结第三人公司对被执行人的总结算工程款,并从第三人公司处每月扣划应付被执行人公司的工程款中的利润作为执行案款,第三要求被执行人公司为每一期分期履行债务提供财产担保。方案虽然制定了,但其中仍存在不可控因素,为了消除这些因素,丁悦决定前往被执行人提供担保财产所在地和第三人公司所在的矿区实地调查核实。就这样丁悦提着案卷带领团队成员驱车两百九十公里来到xx露天煤矿矿区,穿过高悬于100米深的矿坑之上的道路,找到了被执行人提供担保的大型工程车辆,紧接着顶着烈日爬上一辆辆十米高的工程车辆一一核对车辆型号,然后前往矿区旁第三人公司作笔录、送协执,与公司负责人及财务人员沟通。当得知执行法官已经亲自进入矿区走了一天,第三人公司被感动了,表示愿意全力配合法院做好本案的执行工作,并且主动提出由他们督促被执行人公司每个月的还款,明天就把第一期款打到法院!到此,丁悦紧锁的眉头才有一丝舒展,总算是避开了一个个雷区,把案件执行推上了轨道。好了,可以打道回府了。刚拉开车门,丁悦的电话响了起来,电话那头一位案件申请执行人刚从外地赶来,急着向丁悦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丁悦只说了三个字,你等我。这时的时间已经18:30,回去的路还有220公里。

(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供)

「深度报道」乌市两级法院“雷霆行动”之——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

02

邻铺“好心”通风报信 失信“老赖”闻风逃跑

---一个通风报信电话付出5000元的代价

为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天山区人民法院保持对“老赖”高压打击态势,持续开展集中抓捕专项活动。6月2日,天山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决定对长期规避执行的失信被执行人胡某采取拘留措施。

当日清晨,执行法官根据申请执行人提供的线索和事先核实的地点——边疆宾馆附近被执行人胡某商铺前蹲点,对胡某实施司法拘留措施。在执行法官耐心守候过程中,时间一点点的过去,但执行法官并没有气馁。11时53分许,从隔壁商铺传来的刘某的通话声:“胡姐,你千万别过来,你店里来了许多人,有摄像的,法院执法的…”。抓捕小组法官立刻询问刘某在与谁通话。刘某露出慌乱的神情,但拒不承认对外打过电话,承办法官当即对刘某手机通话记录进行核实,发现刘某两分钟前最后一次通话记录就是 “老赖”胡某的电话。因为刘某这次“好心”的通话,造成法院对胡某的拘留计划因通风报信导致胡某逃跑而告终。鉴于刘某妨碍法院正常执法,依法将刘某带回法院。

后经刘某打电话沟通,胡某以各种理由推脱,拒不来法院,随后胡某将刘某电话拉黑。16时41分,胡某仍旧没有到法院履行其义务。这时刘某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规定,对自己通风报信的行为追悔莫及,并写下了悔过书。天山区法院经过合议,决定对其处以5000元罚款,刘某服从法院处罚,并表示一定会以此为戒,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天山区人民法院提供)

「深度报道」乌市两级法院“雷霆行动”之——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

03

“雷霆行动”之六月初的暖心案

沙区法院近期受理了一起探视权执行案件,车某与贾某因感情不和而导致离婚,离婚后车某与贾某的儿子有女方车某抚养,而贾某每月享有四次的探视权利,但到了需要探视的时候,被执行人车某总是以种种借口不让探视,导致探视行为无法实现,贾某一气之下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请求为探视婚生子女。该案在执行中,承办人考虑到案件的执行标的是有生命的人而不是债权或者物品,探视权问题比较特殊,在采取强制措施时可能伤及子女幼小的心灵,考虑到以上因素,承办人到被执行人车某家中可能会对小孩产生影响,承办人法官利用午休时间,到被执行人车某的工作单位去做工作,了解情况,起初被执行人不配合法院执行,我院承办人多次为其做工作,讲道理,并告知强制执行的后果,在我院承办人的多次努力下,被执行人车某终于松口,同意让贾某探视一次,在贾某探视完后,其儿子反而变得更乐观了,车某与贾某最终在执行局达成协议,超越调解书所确定的每月探视四次,变成贾某可随时探望孩子。事后从车某口中了解到,因为儿子在学校其他小朋友都说儿子没爸爸,其儿子自尊心受到了打击,从而变得不乐观,现经过法院执行,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得当事人认识到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容易存在心理障碍和人格缺陷,导致有些孩子出现自私、胆小、怪僻、冷漠的性格特征,她认识到父母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贾某也陪儿子去学校参加了几次亲自活动,打消了同学对儿子的看法,现在儿子也越来越乐观了。该案最终以自动履行的方式结案。

(沙依巴克区人民法院提供)

典型案例

04

只要有线索 我们不懈怠

6月8日,乌鲁木齐市新市区人民法院顺利执结一起租赁合同纠纷案件,7500元案款全部到位并当场转账给申请人。案件从立案到执结用时短短五天,快速实现债权的申请人深受感动。

申请人史某与被执行人李某租赁合同纠纷执行一案,史某于6月4日向新市区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请求法院依法强制执行被执行人履行7500余元租赁费。执行承办人收到执行案件当天,申请人提供线索称,被执行人打算于近期离开本市前往外地,且具体去向不明。经承办人进一步了解,虽然本案涉案标的额不大,仅7500余元,但该被执行人李运生在本市无固定收入来源和固定资产,一旦离开本市并采取躲避执行,将会给案件执行带来较大困难。

(新市区人民法院提供)

「深度报道」乌市两级法院“雷霆行动”之——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

05

短信宣传促执行

长期以来,被执行人难找是执行中的一大难题,合理运用各类通讯工具即可靠又直接,通过这种方式,对长期躲避不接电话的被执行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向他们宣传法律,详细告知拒不履行法定义务所带来的法律后果,敦促被执行人自觉履行。不失为一种无言的、有效的、带强制性的沟通方法。

“陈某,我是水磨沟区人民法院的执行局法官,因多次联系您,您都拒接电话,现正式通知您如下,请按时履行您的义务,如拒不履行,我院将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望您三思!”这是2018年6月4日下午,水磨沟区人民法院副院长肖开提向被执行人发出的手机短信。因该被执行人无固定职业,自执行以来,到处躲避,拒绝接电话,承办人通过走访也没有找寻到他的住所。只能用这种方法告知。迫于法律的威慑力,被执行人陈某于6月5日下午主动到水区法院执行局给付了部分案款并承诺剩余案款将于6月10前给付完毕。

(水磨沟区人民法院提供)

「深度报道」乌市两级法院“雷霆行动”之——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

06

“大海捞针”不放弃,14年积案终化解

“同志,我要找执行局局长,一定要向领导表扬执行局的这个小伙子任伟伟,14年了,没想到他还能帮我把欠款追回来!”5月29日,刘老太太来到头屯河区人民法院一楼大厅,向执勤法警激动地说道。

事情还得从2002年说起,当年刘某经营着一家电器行,同住一小区的岳某因未带足现金采取打欠条的方式,在刘某处购买7200元的电器,想着都是“熟人”,刘某便同意了。谁知岳某事后翻脸不认账,二人产生买卖合同纠纷,刘某将岳某诉至法院。2004年5月17日经头屯河区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审理,判决岳某向刘某支付电器款及利息8145.92元。

2004年6月15日,因岳某未按生效法律文书履行义务,刘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在14年执行过程中,执行人员一直无法查找到被执行人王某的行踪下落,除了已履行的3000元欠款外,也查询不到被执行人任何可供执行的财产。

即使如此,14年来,承办该案的法官虽因退休或因调岗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未有一位承办法官把本案卷宗束之高阁,置之不理,都在极力找寻本案被执行人行踪和财产,在上海、山东、湖南等外地出差办理其他案件时都不忘顺带将本案被执行人王某的财产查询一番。

虽然承办法官根本不知道王某任何行踪消息,这种类似“大海捞针”式执行,持续了14年,申请执行人对执行干警表示理解和感激,从立案执行时中年到如今白发老者,申请执行人刘某已几乎忘记该案,不再关注。

但是对于头屯河区人民法院执行局的历任承办法官来说却是如鲠在喉,从未放弃,正是凭借着这股14年来越战越勇,绝不放弃的干劲,5月29日,在江苏出差办案的执行干警任伟伟在银行查询另案被执行人银行存款后,又填了一份查询被执行人王某银行资金的查询通知书,功夫不负有心人,竟然查到王某在该行有6000元存款并迅速予以冻结。

执行干警们用行动证明“大海里”也能“捞到针”,那一刻,执行干警如释重负。

(头屯河区人民法院提供)

典型案例

07

七年土地权属纠纷成功化解

2018年6月19日上午10时30分,在羊毛工镇卧龙岗村临时布置的会议室,新疆某实业有限公司代表与该村20户村民的涉土地纠纷调解协议在法院、访惠聚工作队、村委会的见证下正式签订。这起困扰着企业和村民十年,镇政府、区政府领导高度关注,涉及400多亩土地的权属纠纷终于得到圆满解决。

新疆某实业有限公司与原米泉市国土资源局于2003年签订租赁合同书,租赁羊毛工镇卧龙岗村东北角国有荒地700余亩50年用于果林绿化和水禽养殖,随后该公司取得合法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证。2008年,羊毛工镇卧龙岗村村委会和20户村民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每户20亩合计400亩,所涉地块都在某公司已经办证的国有土地上。原来羊毛工镇卧龙岗村村委会认为该400亩的地块为集体土地而非国有土地,该村村民享有用益物权。签订承包合同后,村民投入数万至数十万元不等开挖鱼塘、放养鱼苗,干的是热火朝天。新疆某实业公司不甘权益受损,协商未果就报告国土监察部门和公安部门请求制止。由于所涉人数众多、地情复杂、民众对抗情绪大等原因,两部门未能有效解决矛盾,双方陷入僵局。

2011年,新疆某实业公司将20户村民告到法院,要求他们停止侵害,恢复土地原状。这下双方矛盾彻底激化,村民放言一定要斗争到底。米东区人民法院在审判阶段做了大量工作,发现原来新疆某实业公司法定代表人也是土生土长的当地村民,希望双方和解,无奈对抗局面已成,调解未果。当年8月,该院依法判令20户村民停止侵害、恢复原状、交还土地,被告未上诉判决生效。2012年1月,该批共20件执行案件立案。在执行过程中,执行员到卧龙岗村了解情况,发现村民对抗情绪极其强烈,更甚者还表示为保护自己财产不惜和公司拼命。看到昔日的老乡,矛盾激化成这样,法院清醒认识到不能使用强硬手段,以免矛盾进一步激化。案件暂时中止执行,其后执行员开始在公司、村民、村委会之间奔波做思想和安抚工作,同时向政法委等有关部门报告以期获得帮助,共同做相应工作。后执行终于出现曙光,米东区访惠聚工作队进驻卧龙岗村,工作队通过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等举措维护村民合法权益,在该村村民中树立了良好口碑。米东区人民法院了解这一情况,主动和该工作队联系,在共同的为老百姓谋福利的理念下,双方一拍即合。该工作队负责村民思想工作和区惠民政策宣传,法院负责法治教育和宣讲,配合得极为默契,村民态度软化,新疆某实业公司也出于报效乡邻的态度愿意让步。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杨文森说:“本来我办这个养殖场,也是想造福相邻的,能够和解解决挺好”时间来到2018年5月,米东区人民法院在市中院的统一部署下开展雷霆行动,本已出现和解曙光的执行案件终于在村民看到法院执行态度之坚决,执行力度之强硬后自愿与公司和解。和解协议约定20户村民每户以每年35元的价格承包该批20个鱼塘,期满土地交还公司。双方签订和解协议,案件执结。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村民得了实惠,公司权益得到保障,激烈矛盾被顺利化解,取得多方共赢局面。

(米东区人民法院提供)

典型案例

08

雷霆不断延续 老赖难逃法网

“法官,消失大半年的老赖张某好像回来了,请你们赶紧来主持公道,别让老赖张某再跑掉了”随着申请人略带兴奋的电话声。这已经是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法院开展雷霆行动以来接到的无数个电话中又一个令执行干警兴奋的电话之一。

申请人新疆某公司申请执行被执行人张某给付货款,于2017年5月18日向达坂城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达坂城区法院对被执行人张某进行了财产查询,发现被执行人名下有传祺牌小型轿车一辆,依法对该车辆手续进行了查封。张某名下有一套房子,依法对该房产进行了查封。被执行人张某在我院的执行压力下于2017年6月6日将案款20000元给付我院,并保证2017年6月28日之前将剩余的案款付清。被执行人给法院的承诺时间到期后,当执行干警联系被执行人时,其编出各种理由拖延执行,且在电话里多次承诺给付案款,但最终都未按照自己的承诺履行给付义务。过了一段时间后被执行人电话也不接了,短信也不回了,给执行法官玩“消失”。执行干警多次去被执行人居住的房屋,房屋门紧锁里边无人。因被执行人不履行还款承诺,达坂城区法院依法向被执行人张某发出限制高消费令,并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6月6日下午18点多新疆某公司代理人刘某再次将电话打给达坂城区法院执行局负责人,“我们确认被执行人张某现在就在房子里,他随时都有可能再次消失。”刘某急切的说。

抓捕很顺利,在冰凉的手铐戴在张某的手上后,张某表情很是紧张。当被带上警车时,张某赶紧给执行干警讲:“能不能让我与对方再谈一谈,我愿将我现在住的房子抵给原告偿还债务。”

“我们没有抓你,你不主动到法院来解决问题。今天将你抓住了,你又表示愿履行。你知道自己错了吗?”执行干警质问道。

“我错了,请再给我一次机会”张某说。

执行干警将警车靠边,在车上将双方约在一起进行了“警车上的调解”,最终双方达成执行和解,案件得以解决。被执行人也及时改正错误,积极履行义务,最终法院宽大处理没有对其采取拘留措施。

(达坂城区人民法院提供)

典型案例

09

「深度报道」乌市两级法院“雷霆行动”之——典型案例

(乌鲁木齐县人民法院提供)

「深度报道」乌市两级法院“雷霆行动”之——典型案例

主编/曲 渊

总编/蔡宇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