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熱度也拼刺刀,抗戰劇進入「激戰」時刻

文|石榴

六月的電視市場,隨時可見抗戰劇的身影。

《誓言》熱度不減,《勇者勝》後來居上,陣容強悍的《愛國者》(今晚播)更是蓄勢待發,甚至積壓了近六年的《武間道》也一路逆襲,以豆瓣評分7.8分、1.3億的單日最高播放量不菲成績成為當之無愧的“黑馬”。

蹭熱度也拼刺刀,抗戰劇進入“激戰”時刻

(數據來自骨朵數據)

時代原因,在大眾主流文化與消費文化雜糅下產生的抗戰劇總是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產業化進程在推動高質量影視作品製作成本提升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激起了經典題材的絕地反擊。

從《風箏》《紅薔薇》到《和平飯店》《勇者勝》,一部部抗戰“神劇”以黑馬之姿殺出重圍,天然具有美劇的緊湊、強劇情和戲劇衝突等繼承了歷史劇與涉案劇特質的抗戰劇,在經歷了低谷、走偏、興起、回暖等多次沉浮後,終於又在今年迎來新一次的“激戰”時刻。

蹭熱度也拼刺刀,抗戰劇進入“激戰”時刻

蹭熱度:流量“老生”+正劇風範=走下“雷壇”

2015年對於抗戰劇來說,算是一個關鍵的“轉型”時刻。

以此為界,向前追溯,則是6年前以智商博弈、正劇風範為代表的“《潛伏》派”抗戰劇,當年掀起收視狂潮的影視作品,但頂峰及低谷,在經歷了《潛伏》的在此後的多年時間裡,一再被“神化”和“雷化”的抗戰劇除了誇張的劇情為觀眾提供笑點、段子外,已經鮮少再有作品能夠穩準狠的觸動觀眾。

直到近6年的沉寂後,由2015年山影出品的《偽裝者》以“顏值至上”的標籤重啟抗戰劇的偶像化之路,胡歌、靳東、王凱三兄弟的熱度及流量成為了劇集收視的保證,一經開播就吸引了大批迷妹的熱情追捧。

蹭熱度也拼刺刀,抗戰劇進入“激戰”時刻

但與此同時,行業也由此形成了一條以“流量>劇情>演技”的產業規則,尤其是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具,帶有著“正劇”標籤的抗戰劇就成為了流量演員轉型的必爭之地。市場供需發生質的變化,數據繁榮背後是暗藏洶湧的影視市場,伴隨著參差不齊的抗戰題材的增多,隨之而來的是“本末倒置”的扭轉畸形的市場生態。

從最初被“神化”的紅色經典,發展到如今成為流量加持的局面,更多的是在市場環境下抗戰題材的自救之路。時代在變化,即便承擔著風險但也好過駐足原地默默無聞。

但說到底,“流量”是一把雙刃劍,能載舟亦能覆舟。熱度還是要“蹭”的,那麼如何用好它,也就成為了關鍵因素。

2017年作為影視市場的“大年”,浪潮翻湧下“舊人更新人替”,一眾“大叔”成為了市場最有力的競爭者,越來越多的“實力派流量”開始出現的大眾的視野中,不過這一次,從“流量小生”,轉換到了“流量老生”。

以最近正在熱播的《勇者勝》為例,去年在《演員的誕生》大放異彩的週一圍擔任主演,餘溫尚在的情況下,不論對於資本方而言,還是對於觀眾而言,這都是一個足夠穩妥的選則:一方面是流量保證下“自來水”的皆湧而來,另一面,則是演技的保證輸出,自帶的“正劇風範”最初就能讓觀眾扭轉“雷劇”的印象。再往前追溯,《和平飯店》中的雷佳音,《決勝》中的王千源,以及即將要播出的《愛國者》中的張魯一、《脫身》中的陳坤等等。

蹭熱度也拼刺刀,抗戰劇進入“激戰”時刻

蹭熱度也拼刺刀,抗戰劇進入“激戰”時刻

如果以數學公式的形式來定義,那麼現如今的抗戰題材無疑找到了一種合適的結合方式——流量“老生”+正劇風範=走下“雷壇”。

拼刺刀:大眾化影響下的小眾化開發

相比曾經鋪天蓋地的被耳熟能詳的抗戰元素“圍攻”的電視熒屏,

從去年年末起逐漸迴歸衛視平臺的影視作品多半較“小眾”。

五年磨一劍的《風箏》吊著“人性與掙扎”飛上天空,在開年慘淡的電視市場打響寒撼動的一槍;發生在偽滿州時期《和平飯店》打造的是密閉空間生死局,不過短短髮生在十天內的故事,在緊張刺激的多方格局下,稱得上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再到講述不為大陸觀眾熟知故事的《臺灣往事》、如今“棋盤制勝”的《誓言》、開創“公路戰爭”的《硬骨頭之絕地歸途》。

在國內,抗戰題材從規模上來講一直處於大眾文化的範疇,換言之及觀眾對它太熟悉了。根據《2018中國電視劇產業發展報告》顯示,在過去的三年時間中,近代題材以平均30%的立項比重僅此於當代題材。

蹭熱度也拼刺刀,抗戰劇進入“激戰”時刻

蹭熱度也拼刺刀,抗戰劇進入“激戰”時刻

(《2018中國電視劇產業發展報告》)

而在酷雲EYE發佈的《2017年上半年央衛視播出市場比重TOP10電視劇題材》中,近代革命題材又以49.5%的比重高居榜首。很顯然,作為歷來衛視平臺的寵兒,即使在去年抗戰神劇風潮未來的情況下,其播出量級依舊強勢。

蹭熱度也拼刺刀,抗戰劇進入“激戰”時刻

(數據來自酷雲EYE Pro全國)

那麼在這樣的背景下,另闢蹊徑就成了制勝的不二法門。但某種意義上而言,創新的就等於小眾的,但小眾的同時也代表未來的。縱觀2018年下半年待播及立項的抗戰題材,以日本駐港軍官為切入點的《秋蟬》;講述中國特工的《愛國者》;《深海》;《脫身者》中的”雙生子“;”譯電員的故事“的《風聲》;維護建國成果的《獵隼》……可以預見的是,在今後的日子裡,小眾化的開發必將是大眾化題材中不可低估的一支生力軍。

當“手撕鬼子”“子彈拐彎”這些“神劇情”逐漸淡出觀眾視野的同時,越來越多的“非典型”抗戰劇正在引領市場。也許會有人說“抗戰劇正在迎來煥然新生”,但是“新生”並不意味著毫無目標的“放養模式”,也不是由爆款引發的盲目跟風,正在逐日迴歸的抗戰劇距離能夠真正的大展身手也許還需要一段時間,但在市場不斷矯正的過程中,昔日輝煌的迴歸看來最終也只是時間問題。

—The End—

主編 | 韓英楠

校對 | 殳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