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堵塞後果嚴重,做這樣的小動作檢查和預防,簡單又有效!

在進行散步、慢跑等運動的過程中,如果您突然感到腿痛難忍,有壓痛感,或者腿腳麻木,但休息後稍有好轉的狀況,說明這很有可能是下肢血管病引起的症狀。

人體進入中老年之後,機體功能逐漸退化,如果平時沒能好好的重視身體健康問題的話,就很容易造成血管內沉積、血管內膜增厚、動脈狹窄等現象,在血管內形成“斑塊”。如果斑塊結在血管分支的路口,血流過不去,則容易發生閉塞,會導致嚴重的後果發生。

那麼,普通人怎麼測血管有沒有堵塞呢?請看以下幾點:

(1)初步堵塞:會出現腿腳怕冷,足部脈搏減弱的現象。

腳是人體中重要的末梢循環部位,這裡也是離心臟最遠的位置。所以如果血管出現了問題,一般腳部是最先有感覺的。如果您發現腳有點怕冷,並且走比較長時間的路後,有一條腿會有明顯的痠痛感,那麼就需要重視這回事了,很有可能是腿部的血管發生的堵塞。還有一個可以驗證的方法,一般,人手腕上都是可以摸到脈搏的,其實,人足背正中的最高點,也能感受到脈動,這就是足背動脈搏動。當走一段距離後摸足背動脈感受不到脈搏時,就可能發生了輕度的動脈血管堵塞。

(2)堵塞加重:間歇性跛行。

血管堵塞後果嚴重,做這樣的小動作檢查和預防,簡單又有效!

當血管堵塞的情況加重時,就會出現一種病理性的現象,那就是間歇性跛行。平時有些老人,走了幾百米後就感覺“走不動了”、“腿痠痛”,但休息一會兒又能走了,這就是典型的血管動脈堵塞的症狀,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謂的血管性間歇性跛行。要注意,這種症狀不同於關節的疾病,而是來自肌肉的痠痛。是因為肌肉在運動時耗氧較大,而血液沒能及時供應而造成的痠痛。

在發生急性血栓堵塞時,會感覺腿部突然的疼痛。這種情況一般就可以確定時血栓突然脫落堵塞了血管而造成的,這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如果血栓再隨著血流到了心臟處發生堵塞的話,就很有可能導致心肌梗塞,後果非常嚴重!

所以說,人們在45歲之後都要進行這樣的檢查,具體檢查方法為:

血管堵塞後果嚴重,做這樣的小動作檢查和預防,簡單又有效!

那麼,普通人一般都可以做什麼鍛鍊來預防呢?答案非常簡單——踮腳。不要小看這個動作,人體在踮腳的過程中,小腿肌肉會有規律的收縮和舒張,這就會最深層的刺激到肌肉內部的血管,使得血管也會有規律的被擠壓和放鬆。並且,同時踮腳還會增加下肢血液的流通量和速度。長此以往,血管就會被更多量、流速更快的血液所沖刷,從而減少堵塞的可能性。

具體的做法為:穿一雙舒適平穩的運動鞋站好,將腳跟抬起,用腳尖支撐身體,維持2秒後放下腳跟,反覆進行。這樣的反覆的動作每天做三次,每次5分鐘。如果您長時間坐著的話,也可以站起來做幾分鐘這個動作來疏通腿部血管。

為什麼踮腳這樣的小動作對疏通血管就這麼有效呢?其實背後的原理來自一箇中醫的穴位——承山穴。這個穴位在小腿後面正中,踮腳時會刺激到這個穴位,從而起到了作用。當然,也可以按摩這個穴位,最好的按摩方法就是艾灸,即通過艾熱刺激到裡面的經絡,對打通經絡的效果甚好。

血管堵塞後果嚴重,做這樣的小動作檢查和預防,簡單又有效!

看了以上的介紹,有沒有對您產生幫助呢?如果您覺得有用,也把這樣的生活小常識轉發給身邊其他的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