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读史:照亮通往井冈山的路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起义在南昌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朱德是武装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后来,起义军南撤广东,在大埔县三河坝与敌军激战3昼夜,歼敌数千人。这次战役保留了南昌起义军宝贵的有生力量,奠定了井冈山会师的基础。

三河坝战役结束后,朱德率领的部分南昌起义军来到饶平红色根据地茂芝,驻扎了3天2夜,在这里召开了茂芝会议,作出了“穿山西进,直奔湘南”的正确战略决策。这为以后井冈山朱(德)毛(泽东)会师、建立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人民军队作出了杰出贡献。

七一读史:照亮通往井冈山的路

大埔县党委政府组织学生参加纪念活动。

七一读史:照亮通往井冈山的路

大埔县公安民警在烈士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

“八一”枪声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公然和共产党决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中国共产党决定以独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镇压。7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正式确定了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的部署。

7月27日,周恩来从武汉经九江到达南昌。根据中央的决定,中央前敌委员会(简称前委)成立,由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组成,周恩来任书记。7月31日,前委决定8月1日凌晨举行起义。

8月1日凌晨,在以周恩来为首的前委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起义军2万余人,举行了南昌起义。

起义胜利后,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推举宋庆龄、邓演达(以上二人未到南昌)、贺龙、周恩来等25人为委员,以宋庆龄、邓演达等7人组成主席团。起义部队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下辖第九、第十一、第二十军,共三个军。第九军由朱德领导。革命委员会又任命贺龙为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代总指挥,叶挺为代前敌总指挥。

三河坝战役

8月3日,朱德等率领的“八一”南昌起义军按照中央起义前的决定,开始撤离南昌,取道临川(抚州)、宜黄、广昌,南下广东,以期恢复广东革命根据地,重新举行北伐。

当时正值盛夏,道路崎岖,战士负荷重,伤病员逐日增多,加之敌人胁骗老百姓躲离,导致了部队给养的严重困难。陆续有部队和士兵叛逃,起义部队的战斗力因此受到损失。

从临川出发后,起义部队加强了政治教育和宣传工作,加强了党的基层工作,部队的组织纪律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加强。起义部队向广东进军,这使广东的国民党军阀极为惊恐。

8月8日,以“讨共”为目的的国民党军第八路总指挥部在韶关成立。起义部队从粤北分两路入赣南堵截,到达瑞金后与敌军展开激战,三战三捷,大大鼓舞了全军士气。

起义部队随即返回广东。9月16日,起义部队进入大埔的虎市、茶阳。9月18日,起义部队进抵广东大埔县城,作出了分兵部署:周恩来、贺龙等率领主力向潮州、汕头进发;第九军副军长朱德率领第十一军二十五师和第九军教导团共约3000余人,据守三河坝,掩护主力南下。9月19日,起义军前锋第二十军警卫营进占三河坝。9月22日,朱德所率部队接管进驻位于韩江西岸的三河坝汇城。

三河坝位于大埔县之西部,其中心点汇城则是梅江、汀江、梅潭河三江的交汇口。与三江汇合点对应的河东岸的笔枝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兵家必争之地。

国民党钱大钧部约两万余人,由今梅州市梅县区松口扑向三河坝。10月1日,朱德和25师师长周士第、党代表李硕勋指挥约3000多人的起义军打响了一场阻击战,于东门部、笔枝尾山、龙虎坑、天子岌、梅子岽等阵地激战三昼夜,我部击退敌人多次进攻,双方伤亡重大。

在我寡敌众的情况下,朱德为了争取主动,减少伤亡,保存实力,作出“梯次掩护,逐步撤退,东撤饶平”的决策,果断组织撤退。10月4日凌晨,朱德等率领起义军从浓雾中撤出战场。

当时,担负掩护部队撤退的二十五师七十五团第三营蔡晴川营长率领全营起义军迎来了三河坝最惨烈的一战。敌人以炮火狂轰滥炸笔枝尾山,一万多敌人从四面包围阵地,起义军勇士们打完最后一颗子弹,甩出最后一颗手榴弹,跳出战壕,与敌人展开肉搏。除极少数幸存者外,全营200多名勇士壮烈牺牲,鲜血染红了笔枝尾山和韩江。

七一读史:照亮通往井冈山的路

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红色元素雕塑。

“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园位于广东省大埔县三合镇汇东村笔枝山顶,总占地18万平方米,纪念馆占地3000平方米。园内有一座高15米、宽4米的烈士纪念碑,碑身上镌刻着朱德元帅亲笔题的“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15个正楷鎏金大字,碑座上刻着第二十五师师长周士第撰写的碑文。该纪念碑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广东省及梅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农军策应

1926年1月,中共饶平县支部在饶城成立。同年11月,中共饶平县部委在饶城成立。为了适应革命斗争形势,中共饶平县委于1927年7月在上饶区祠东大陂楼成立,同时成立共青团饶平县委。

9月中旬,南昌起义军经福建向大埔挺进,中共大埔县委决定在茶阳、高陂两地举行暴动,要求饶平县委派农军支援。饶平县委遂派张碧光率领农军50余名,前往支援高陂暴动,并一举攻占高陂区署。9月下旬,饶平浮山区农会又策应了南昌起义军进占潮汕。

此时,饶平境内从新丰至双善形成一个拥有65个乡村3.1万余人的红色区域,建立了一支2000余人的农军队伍,上饶成为武装割据的重要基地。饶平县委领导的革命斗争如火如荼,为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军进驻饶北地区创造了有利环境。

协助攻城

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军驻守大埔三河坝时,朱德通过大埔县委派交通员送信给饶平县委,要求饶平县委派人到三河坝会见。9月30日,饶平县委派张碧光、刘瑞光、邱达川等带领上饶农军46人,从九村出发,途经高陂。10月1日,张碧光等饶平农军赶到三河坝起义军指挥部,受到朱德热情接待。饶平农军领到40余支步枪和400余发子弹后,遵照朱德的嘱咐迅速返回上饶。

10月4日清晨,朱德等率领的起义军从三河坝突围进入饶平县境,又于5日凌晨到达上饶的上、下祠一带。饶平县委书记杜式哲向朱德等领导汇报了饶平农军围攻县城的情况。朱德听后果断决定,立即派出部队配合农军攻城。因第二十五师后撤部队大部尚未到达,便命令先期到达的第九军教育团300余人支援攻城。其余起义军进驻茂芝乡,军部驻扎茂芝圩的全德学校。

饶平农军得到起义军的武装支援,攻城力量增加,而且士气也大为振奋,斗志倍增。两支队伍密切配合,奋勇冲杀。经过半小时战斗,饶城内军警从枪炮声中判明是正规部队前来助战,遂不再抵抗而弃城逃窜。此役,共打死打伤军警50余人。起义军教育团和农军占领了县城。当晚,获悉敌军欲从高陂向饶平进逼,包抄饶城,农军带着缴获的枪弹物资迅速撤回各区。教育团则返回上饶茂芝与大部队会合。撤离前,县农军在城里没收了几家反动商户的财产,同时处决了两名民愤较大的土劣分子。

茂芝会议

10月5日晚,起义部队全部住宿在茂芝及周围村庄。6日,从潮汕撤退过来200余名起义军来到茂芝,带来起义军在潮汕失利的消息。

10月7日上午,朱德在茂芝圩全德学校主持召开了起义军团以上干部军事会议,研究决定部队的战略行动问题。参加会议的有周士第(第二十五师师长)、李硕勋(第二十五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黄浩声(第七十三团团长)、陈毅(第七十三团政治指导员)、孙一中(第七十五团团长)、杨心畲(第七十五团政治指导员)、孙树诚(第七十四团团长)、王尔琢(第七十四团参谋长)、周邦采(第二十军第三师教导团参谋长),还有第二十五师经理处长符克振(师党委委员)、军需主任周廷恩、副官长刘得先等20余名军事干部。

会议开始,先由各负责干部检查统计报告各部人员。然后,朱德让周邦采向与会同志通报了起义军主力在潮州失利的情况。通报完毕,朱德就作了发言:“我是共产党员,潮汕和三河坝战斗虽然失利了,但我有责任把“八一”起义军的革命种子保留下来,我也有责任把大家统率起来,一道把革命干到底!”接着,会议便围绕朱德同志提出的“要不要继续举起革命旗帜”和“保存南昌起义革命种子”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期间,朱德继续发言,他不同意有人提出的“解散队伍,各奔前程”的主张。他指出,主力部队虽然在潮汕失败了,第二十五师及第九军教育团在三河坝也吃了败仗,但是中国共产党还存在,革命武装斗争仍在继续,只要大家坚持下去,这支队伍仍有希望,现在尚存一个师2000余人,是南昌起义军目前保留完整建制的队伍。更重要的是大多数官兵痛恨国民党军阀,愿意跟共产党一起革命。因此,一定要把南昌起义的革命种子保留下来,把革命进行到底。陈毅随即表示支持朱德的主张,他说:“坚决拥护朱德同志的领导,并愿尽自己一切力量,协助朱德同志保存南昌起义这批革命种子,把革命进行到底”。许多同志也表示服从朱德指挥,继续举起“八一”南昌起义的革命旗帜,进行武装斗争。

这次会议经过热烈的讨论,决定积极同上级党组织取得联系,避开敌人主攻方向,从东北方向迂回穿插到闽粤边界;加强政治工作,稳定军心,防止叛变行为发生。大家一致支持朱德的领导,并通过了朱德提出的“穿山西进,直奔湘南”的正确决策,去敌人力量薄弱而群众基础比较好的湘、赣边界寻找落脚点,开展游击战。

七一读史:照亮通往井冈山的路

在茂芝会议旧址,革命后代代表与父辈蜡像合影。

苏区创建

根据茂芝会议决议,10月7日下午,朱德率领起义军离开茂芝。此后,朱德率领的这支南昌起义军,历经闽粤湘边境半年多的艰难曲折斗争,队伍不断发展扩大。

1928年4月,朱德率领的起义军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正式组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为工农红军第四军)。

三河坝战斗是南昌起义部队入粤后经历的一次异常激烈的战斗,是一次伟大的壮举,影响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在三河坝战役中,若不是指挥者果断决策,那么在中国革命史册上,将不能发生后来的“赣南三整”“湘南暴动”。

参加南昌起义的肖克老将军对三河坝战役曾这样评述:“没有三河坝战役,便没有井冈山会师,没有井冈山会师,罗霄山脉(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及其对南方游击战争的影响就不会那么大。”

经过该役,起义军保留了宝贵的有生力量,传播了革命火种,并最终被朱德带上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使中国革命武装斗争揭开了新的一页,三河坝战役烈士永垂不朽!

朱德南昌起义军进驻饶平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对当年饶平人民坚持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和建立革命政权,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茂芝会议是在南昌起义军遭到重大挫折的情况下召开的,也是南昌起义走向新的胜利的起点。茂芝会议作出“穿山西进,直奔湘南”的军事决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从进攻城市向走入农村,从打正规战到游击战转变的新起点,是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探索。

茂芝会议是我党我军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将永载史册!

七一读史:照亮通往井冈山的路

茂芝会议纪念馆。

茂芝会议纪念馆位于饶平县最北部的上饶镇。纪念馆红墙青瓦白门面,内部布置人物蜡像及历史资料,重现了1927年朱德同志主持的南昌起义军军事决策会议的场景。该纪念馆已经成为潮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饶平县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