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工程》:改變了國產紀錄的風格,國際化宣傳的開始

最近央視紀錄頻道有很多大動作,春節期間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國3》《大國重器2》和即將在3月開播的《厲害了,我的國》 都引發了網友熱議。近幾年央視在紀錄片領域加大了投入力度,不僅開通了專門的紀錄頻道,引進了國外優秀的紀錄片,還自制了一系列精彩的紀錄片,比如《我在故宮修文物》一改以往陳舊、官宣的風格,轉而關注人與文物的關係,從細微處反映出人文情節,比單純的介紹故宮建築、宏大歷史要更打動人心。

《超級工程》:改變了國產紀錄的風格,國際化宣傳的開始

2017年播出的《輝煌中國》作為“巡禮”性質的片子卻意外地受到好評,網友觀看後表示從來沒有被祖國如此震撼過,《大國外交》這種明顯帶有官方色彩的片子播出後,引發了朋友圈的一陣刷屏熱潮,接地氣的解說詞和富有故事性的剪輯風格使網友驚歎:什麼時候我們的紀錄片竟也做得這麼好看了?

《超級工程》:改變了國產紀錄的風格,國際化宣傳的開始

其實隨著最近10年尤其是十八大以後的這5年多的發展,中國已經取得了一批重大的建設成就,國人的民族自豪感進一步提升,文化自信力不斷增強。如果在十年前中國是拍不出這樣的紀錄片的,因為任何脫離了實際的宣傳都會淪為空洞的說教,毫無營養價值。歸根到底還是一句話:中國已經發展到了這一階段,一切事情的出現都是水到渠成。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一部改變了國產紀錄片風格的片子。

長久以來我們的紀錄片大多集中在傳統文化領域,著重介紹我國古代的優秀文化、建築,或祖國的大好河山,以此來展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但在反映現代中國社會面貌領域鮮有建樹。

這就造成了我們只懂讚歎漢唐盛世,沉浸在過去輝煌歷史中的偏見印象,中國人只會講“四大發明”,卻不願看看腳下的土地。

這些題材的紀錄片雖然在西方受到一定的歡迎,但他們看到的只是我們傳統、落後的一面,對於當代中國的瞭解難免帶有偏見。

直到一部紀錄片的出現改變了這種情況,那就是《超級工程》。

《超級工程》:改變了國產紀錄的風格,國際化宣傳的開始

《超級工程》是央視在2012年推出的「巡禮」紀錄片,由《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擔任總製片人,全片一共5集,每集50分鐘,分別介紹了港珠澳大橋、上海中心大廈、北京地鐵工程、上海巨型風機、超級LNG船五大工程。

在此之前很少有紀錄片把鏡頭對準當代中國的工程項目,而國外類似的紀錄片有國家地理頻道的《偉大工程巡禮》和探索頻道的《工程大突破》,這兩個欄目對於此類題材的拍攝可謂得心應手,國內的團隊拍攝經驗很少。

如何把枯燥的工程建設拍攝的生動、有趣,成了擺在整個團隊面前的一道難題。

以第三集《北京地鐵工程》為例,對公眾來說毫不起眼的地鐵建設怎麼才能吸引人呢?

答案就是製造懸念,突出矛盾,將細節放大,讓觀眾看了有恍然大悟的感覺。

原來我們每天乘坐的地鐵背後有這麼多的故事呀。

首先在寸土寸金的北京核心地段建設地鐵,怎麼做才能既不封路又能保證工程順利建設呢?

那就是「暗挖」,通過盾構機在路面以下打洞的方式進行挖掘。

但隨之而來的就是成本問題,「明挖」成本低但必須封路,北京市的交通根本不允許封路,「暗挖」不影響路面交通但成本高,一臺盾構機的投資就在5000萬人民幣。

而且盾構機還需要特殊生產,因為目前的機器作業面滿足不了要求。

《超級工程》:改變了國產紀錄的風格,國際化宣傳的開始

《超級工程》海上巨型風力發電機安裝

如何解決這一個個問題,就靠工程師們的智慧了。這樣帶著懸念的拍攝手法增強了可看性,一波三折的情節也讓觀眾看得津津有味。

另一個突破就是解說詞。在以前的官宣文案中我們熟悉的是以第一人稱來介紹,比如:我國的長江流經幾大省市,我國的科學家發明了什麼成果,這樣的解說已經不適應時代的審美要求,聽上去陳舊、落後。

《超級工程》的解說詞開始以第三人稱的口吻進行介紹,增加了客觀性,以一個見證者的身份講述中國取得的成績,也彰顯了一份自信。

比如這樣的例子:中國政府為了節能減排,實施了什麼政策,中國的科學家為了解決這一難題,發明了什麼施工方法,旁觀者的態度聽上去更具有說服力,也更顯國際化氣息。

自《超級工程》之後,出現了一大批類似風格的紀錄片,可以說《超級工程》開了一個好頭。

你喜歡那些國產紀錄片,請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