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80%孩子成绩的差距,只是这个暑假的差别

钱钟书在《围城》里写过:在大学里,理科学生瞧不起文科学生,外语系学生瞧不起中文系学生,中文系学生瞧不起哲学系学生,哲学系瞧不起社会学系,社会学系瞧不起教育系,教育系学生没有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这是社会的现实,即使放到现在,事实如此,换句话,大家都是讨生活的,谁又比谁高级呢?谁又有资格看不起别人呢?很多时间,我们的内心,就是存在偏见。

家长:80%孩子成绩的差距,只是这个暑假的差别

偏见,归根结底源于无知。无知,归根结底源于教育。这是我们教育要反思的问题,这就像每年高考,大家都在讨论省份、区域,为什么北京、上海等地的考生升学那么容易,随随便便就能上211/985,为什么江苏的孩子那么努力,中学的升学率也才50%,高考一本的升学率也才个位数;为什么河南、山东、广东那么多的考生,每年的录取却少的可怜,这些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

在古代,我们提倡读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就是最好的证明,会写八股文的人,要比小商小贩高级;会背四书五经的,要比搞科研发明的硬气。这是时代的认知,也是每个时代,不同人追求一种自我感觉的自嘲,在历史的潮流里,我们只是一个被支配的个体,却往往被社会主流的观念倾轧,这就是媒体的引导、社会的风气,看的多了、听的多了,我们自己就成了一个被阉割了思想的太监,说白了,已经缺失的属于自己基本的判断,更可笑的是,有些人,或者说,大部分人,因为这种阉割,总感觉自己比别人高级,这就像海市蜃楼,虚幻过去,最终的你还要面对现实。

家长:80%孩子成绩的差距,只是这个暑假的差别

这,不得不让我想到周边的人,每个人,其实,一直在努力寻找自己的优越,如,简单的看个电视。看美剧的瞧不上看韩剧的为什么哭的稀里哗啦,简单的休闲娱乐,都能让一个人高人一等;看王尔德的很多人,看不懂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郭敬明,要知道,很多人,并没有那么高的觉悟,为什么要把自己思想强加给别的人;吃西餐喝咖啡的瞧不上撸串喝啤酒的,简单的吃饭,让很多人,找到了自己的满足;天天晒旅游、晒半马的看那些宅在家的不顺眼,这些都能比出优越,我们的生活,难道就是要别人的支配,没有一点自己的思想?

我们一直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你不可能让一个当红小生和农民伯伯比种地;你不可能让一个富二代和山区的孩子比穿着,因为,对于教育来说,永远没有高低,只有时间,时间证明一切,但鄙视链却是自古就有的,这个,我们无法左右,那就是我们永无止境的努力。

家长:80%孩子成绩的差距,只是这个暑假的差别

暑假就要开始了,相信很多家长也在开始暗暗较劲,比辅导,比旅游,比分数,比见识、比特长。有钱的家庭,开始为孩子规划出国游学;一般的家庭开始考虑,是去北大还是清华或者武大的夏令营;期末考不好的家庭,考试规划报哪个辅导班。其实,对于家长的想法,都是对的,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帮孩子做最多的事情;对于孩子,却不那么想,那就是,为什么大人,为什么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一直都在攀比!

特别是暑假,是很多家长较劲的时间,对于城市的孩子,有很多选择出国、夏令营、兴趣班、补习班等等,但是对于农村的孩子,这些会有吗?难道参去了国外、参加了夏令营、兴趣班,高考就可以加班?高考就能比别人考的高?其实,我想说,就这一点,单纯的生存能力、生活能力,农村孩子要把城市的孩子甩在身后,虽然他们没有大的眼界、虽然没有钢琴的能力,但是,他们勤奋、上进,他们有自己的目标。

家长:80%孩子成绩的差距,只是这个暑假的差别

一旦他们站在一个起跑线,拥有一样的优势,那个城市的孩子敢说,我比他们强,我比他们厉害,首先的,心理这关你过的去吗?你经历过8岁就开始照顾弟弟妹妹;开始做饭、看家?每次看到身边的家长为学区房困扰,为没有好的学校发愁,都在想,难道教育就是一个房子、一个学校决定的吗?这是社会的引导,或者说是娱乐的绑架,大家被集体焦虑裹挟太久,甚至忘了最好的教育来源生活,那就是最好的的教育是磨砺,是经历苦难,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哭喊,哪来香味,或者是傲人的绽放。

家长:80%孩子成绩的差距,只是这个暑假的差别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我们都熟悉的道理。非常能蛊惑人心。但仔细想想,其实我们大部分都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因为出身、因为环境,这不得不让我想起邻村的一个家庭,是那个年代的秀才、地主,5个孩子,文凭最低是武汉大学毕业,因为很多原因,在县里高中兢兢业业教了一辈子,他的哥哥,美国留学归来,是一方面的权威、专家,也是我们那里唯一的一个院士(已经过世,年龄最小的弟弟现在已经80多岁。)。直到现在,他们都是我们那里所有家庭教育孩子的典范,虽然是农村,但学习的劲头、学习的范围,超越了很多所谓的重点中学,老师的自律超越了很多重点中学的老师。

家长:80%孩子成绩的差距,只是这个暑假的差别

人生就像一场赛跑,但它不是100米,而是马拉松。所以,当你起跑没有优势的时间,你可以量化自己的目标,那就是一步步的去实现,不要在乎一时的失败,也不要在乎一时的成功,我们最终要比的只是毅力、坚持、上进心、紧迫感、目标,直至最终实现我们想要的东西。客观的观点来看,一个人能否取得大的成功,或者能否成为别人的骄傲,教育只占30%,机遇却占40%,剩下的30%要看你的天性、努力、坚持,在我看来,拥有阳光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才是孩子们走向成功的奠基石,这是所有的教育机构或者专家能给的,这是天生的,或者是家庭,也就是我们说的原生家庭,什么是原生家庭,那是我们潜移默化的人格,那是我们的环境,这就像我身边另外的例子,也是邻村的,我还没有上学的时间,就听身边的人讲,他要考青蛙大学(清华大学),当时的我莫名其妙,但在我心里也是认准了青瓦大学是最好的大学,他高三上了8年,他的同学开始是他的老师,在当时那个年代,他是我们的榜样、也是周围人的笑话,今天看来,我很佩服他的坚持,其实,仔细想想,他是我们的榜样,那就是坚持的力量,明明可以走一个不错的大学,却都是放弃,目标只是清华大学。

家长:80%孩子成绩的差距,只是这个暑假的差别

今天,在社会面前,有些事情我们根本无法否认。比如人生而不平等,生而有差距。虽然国家一直在努力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家长们也在努力让自己的孩子与同龄人站上同一起跑线。但差距依旧存在,甚至还在越拉越大,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坚持,相信孩子的努力,哪怕是一点的进步,那么你孩子就是最优秀的那个!相信孩子、相信自己、相信未来,这是我相信的,那么这个暑假,如何给孩子安排假期,我相信很多家长有了自己的想法、看法,这里是公子聊教育,分享教育信息,如果你有想法、建议,都可以留言,或者私信,如果您认为我写的有那么一点道理,可以分享给更多的人,我想,让更多的人,或者说每个家庭,都有优秀的孩子,都能成为家庭的骄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