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生一次僅有的認真

01

高考剛過去沒多久,這幾天高考前後的差別,想來高三考生的體驗卻大不一樣,一半是天堂一半是地獄,或者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應當如此。

前面一小群羊說,電商運營之苦,“不在於工作量有多大,而在於每時每刻心裡都懸著一件事兒,讓人沒辦法真正放鬆休息”。

高三之苦,也在於此,高考被賦予了太多太重的意義,人生的分岔口、命運的抉擇,一日沒過這一關,頭頂上就一日懸著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不敢有半分喘息。

高壓之下,大多數人的動力、學習力、意志力、甚至智識都達到巔峰。

但高考之後,就該要慶祝成人、要狂歡、要睡三天三夜、要把讀書時想說又不能說的愛戀大聲地表白出來,因為我們有的是時間,就是快活。

辛苦之後,放鬆一下。

應當如是。

但遺憾的是,很多人的一生就此永遠停留在了高三之後,論人生的高度,再無半點寸進。

因為縱觀人生會發現,那一生一次的高考,是他們一生一次僅有的認真。

毫無疑問,人是有惰性的,很多人意識到這一點,卻無法通過內向的力量去改變它。

高三之後,再沒有一個明確、強烈的目標回去刺激你、逼迫你,去學習、去成長。所以在這種慢慢的、卻堅定的時間流逝和消磨中,很多人的一生安逸或者不安逸、卻總是尋常地度過了。

有段子為證:

明天就要高考了,提前祝考生們考試順利。

四年後你們會明白:你們今天所有的努力,其實並沒有什麼用!改變你們命運的不是課本理論,主要是酒量、關係、膽量、爹媽、顏值,還有你們村是不是要拆遷……

高考只是決定你在哪個城市打英雄聯盟、王者榮耀和吃雞遊戲,不過還是要好好考 ,畢竟大城市的網速快~

02

但實際上,高考進入大學並不意味著結束,而是另一個開始。因為跟你一樣進入高等學府的同學,會在大學期間被自己而不是被外在環境,進行人生的第二次重大篩選——有些人會在此變得很優秀;但大部分人會很頹廢。

那些漸漸明白大學機會難得、時間寶貴、自己想要什麼的人會優秀。

想畢業找個好工作,就報培訓、考證、找實習單位、校園應聘……目標明確,一步一個腳印。

想繼續深造、想創業、想精修幾門技藝、想體驗人生不同的滋味,大學都為你準備了大把的時間和便利機會,就看你願不願意抓住了。

大學確實是一個人人生中難得的、有空閒思考、有條件幫助思考的時期,思考自己究竟是要怎樣的活法。

但大部分人……

剛進入大學,還殘留有高中時期熱血拼搏的痕跡,加上對大學這個全新世界的好奇,所以做什麼都很積極,報社團、老鄉會、圖書館、少曠課。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人冥冥中就被一種神秘力量控制了:遊戲、戀愛、曠課、掛科……誰的青春沒這些,但誰又能永遠沉迷這些,卻對真正的世界一無所知!

03

步入社會,每感生活不易,在見下圖後尤甚。

高考=一生一次僅有的認真

這類平均薪資的新聞下方,都會跟很多類似評論:

“不好意思,拖帝都後腿了”

“對不起,扯著魔都的蛋了”

“正吃飯呢,看見這個文章,心疼得吃不下了”

高考=一生一次僅有的認真

後來發現原因——低收入被平均了。也就是說:房價當然是變態的,但讓人傷心的事實是,這只是針對普通人而言。

我無意於對這種現狀說什麼,改變不了,只好接受。接受的方式則是,你,必須成為那8%+21%,也就是優秀。

04

收入上不去,房價下不來,壓力隨年齡越長越大。但這種壓力是緩慢的,人對此的直覺是遲鈍的,且這種緩慢但無可迴轉的壓力還會令人頹廢,喪失鬥志

在這種無所覺的狀態中,準點上下班,按部就班地處理工作,不思考為什麼,也不思考會怎麼樣,更不思考怎麼做得更好。

但可能還會覺得自己做得不錯、挺努力的,畢竟分內的事情做得不錯;日子也還過得去,該乾的活幹了,不虧心,該玩的也玩了,還挺樂。

但有幾個人,敢說你後來工作、生活的態度和付出,有高考時一半、三分之一的認真?

就像前面所說的那樣,我們無法選擇、無法改變的現狀是:僅僅是分內事、還不錯、及格,大概是不足以讓我們過上滿意的生活的。

還有一個明顯的事實,卻被很多人選擇性忽略,因為自欺欺人的藉口被打破了:除非天才,取得超凡成就的人,無不有超人的付出。

我這裡說的超凡成就,不僅僅只是指錢,而是你多年前高考時,曾對未來許下的夢想,對人生高度的期許。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