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虧虛,中氣不足,百病叢生

大家都知道中氣的重要性,也有很多人在使用補中益氣丸調理身體。

中氣的本源來自脾胃,來自中土,居於中焦而運四旁,一氣周流,靠的也是中氣的推動作用,這也是核心。

脾胃虧虛,中氣不足,百病叢生

可以說,養好脾胃,中氣充沛運轉,就得身體健康的一大半。

脾胃是運化水谷精微的基本器官,水谷精微裡面的氣,結合肺臟呼吸進來的清氣,在胸中中焦部位醞釀成為中氣,最終靠心的推動氣血功能,輸布到全身各個臟腑器官,轉化成各個臟腑的基本能量和動力,這是中氣的形成和基本功能。

中氣不足,不能上升頭面,就會出現頭暈目眩、精力不濟、精神倦怠、面色蒼白萎黃;不能到達四肢經絡百骸,就會出現四肢痠軟、睏倦乏力、氣短懶言、形體不足;中氣不足不能到達臟腑,全身各個臟腑的氣機衰弱,功能低下,各種症狀蜂擁而至。

脾胃虧虛,中氣不足,百病叢生

促進脾胃的健康運轉,培養後天之本,養足中氣,有非常廣泛的臨床治病和養生意義;因此傷寒論裡面有理中湯類的加減方,以及建中湯類的加減方,到後世創作的健脾丸,補中益氣丸等方藥,有非常廣泛的臨床適用性,這也是我臨床比較喜歡用的調理思路,多能取得比較好的療效。

脾胃虧虛,中氣不足,百病叢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