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丨看不清楚?全是馬賽克?浙大一院眼科專家教你如何科學防近視

放眼望去

大學課堂、中學課堂、小學課堂,甚至幼兒園

都是一副副近視眼鏡

科普丨看不清楚?全是马赛克?浙大一院眼科专家教你如何科学防近视

有的家庭甚至是“眼鏡一家人”

科普丨看不清楚?全是马赛克?浙大一院眼科专家教你如何科学防近视

6月6日,全國愛眼日

今年的主題為“科學矯正近視,關注孩子眼健康”

浙大一院眼科專家們

總結了一篇“近視眼常見疑問”科普,

乾貨滿滿,分享給大家!

近視是什麼

近視是指在放鬆狀態下,來自無限遠的平行光線經眼球屈光系統聚焦在視網膜之前,表現為視遠處物體不清,為最常見的屈光不正。

科普丨看不清楚?全是马赛克?浙大一院眼科专家教你如何科学防近视

根據近視屈光度數的不同,可分為低度近視(低於300度)中度近視(300度到600度之間)高度近視(大於600度)

其中高度近視多伴發眼部病理性疾病,如視網膜脫離、黃斑變性、青光眼等而嚴重危害患者的視功能。

近視是否該佩戴眼鏡?

近視的加深,不是因為佩戴了眼鏡,而是眼球發育的一個自然進程。倘若近視了,不佩戴眼鏡進行矯正,一直模糊地看東西,則這種離焦狀態會進一步加劇近視進展。簡單地說,成年之前,近視度數會不斷加深,不戴眼鏡,加深更快。

科普丨看不清楚?全是马赛克?浙大一院眼科专家教你如何科学防近视

在驗光過程中,正確地做到霧視、紅綠平衡或是散瞳驗光的基礎上,排除過矯的情況,不建議減低配鏡的屈光度。研究顯示度數配淺一些在近視控制的效果上遠差於正確屈光度的框架眼鏡。

眼鏡是否要一直佩戴?還是看遠時佩戴,看近時取掉?除外劇烈運動等不便佩戴眼鏡的情況下,眼鏡須一直佩戴。看近時佩戴眼鏡,會調動眼睛的看近調節,這樣有助於調節靈活度的訓練。

近視是遺傳的還是後天的?

近視是一個多基因遺傳病,由基因、環境以及基因—環境相互作用引起。

基因決定了近視遺傳傾向性或是易感性。比如,有些人無論是高強度近距離用眼或是躺著看書看電視等,都不會近視;而一些人嚴格遵照醫囑合理用眼,結果還是近視了。這就是基因決定的遺傳背景不同。

科普丨看不清楚?全是马赛克?浙大一院眼科专家教你如何科学防近视

環境的影響因素有哪些呢?比如:長時間的近距離用眼、電子設備使用、照明過暗、坐姿不正確等。

近視如何防控?

1.戶外活動

科普丨看不清楚?全是马赛克?浙大一院眼科专家教你如何科学防近视

堅持戶外運動的兒童近視加深明顯比室內運動的慢

。陽光的寬光譜及光照強度都是室內燈光照明所不能比擬的。因此,要想控制近視,就要堅持做到“每天2個小時的戶外運動”。2個小時可以是持續的也可以是間歇性的,即每天總時長達到2小時。因此不要忽視每個課間15分鐘,走出去,讓雙眼沐浴陽光。

2.低濃度阿托品

低濃度阿托品(0.01%)因其能有效地控制近視進展及停藥後的反彈現象不明顯,而被諸多專家所推薦。然而因其仍處於臨床研究階段,目前國內市面上還沒有商品化的0.01%阿托品滴眼液。國際上的經驗一般推薦低濃度的阿托品連續使用2年,視光專家梅穎建議在近視進展最快的階段使用。

3.OK鏡

科普丨看不清楚?全是马赛克?浙大一院眼科专家教你如何科学防近视

4.青少年屈光檔案

建議每位家長保留每次就診時的驗光、眼軸、角膜曲率等資料,建立青少年屈光檔案,以便觀察近視進展的規律,助於近視防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