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34歲登基,在位17年,肈造了嶄新王朝,卻爲何稱宗不稱祖?

歷朝歷代能夠肈造大一統王朝的人,必然是文治武功超凡的一代聖主。但也有不少英雄人物在問鼎天下的前夕突然崩逝,將建立不朽功勳的機會留給了後世子孫,導致他們在歷史上的評價沒有後世子孫高。今天就給大家說一個人,他34歲繼承父親的登基,在位17年,一生開疆拓土、大有席捲天下之勢,但卻功虧一簣,倒在了大功告成的前夕,令人無限惋惜。他是誰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此人34歲登基,在位17年,肈造了嶄新王朝,卻為何稱宗不稱祖?

清朝是中國古代最後一個大一統王朝,在其由地方政權向大一統王朝過渡期間,經歷了三個帝王,分別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以及清世祖順治皇帝。在這三個皇帝當中,對於清朝問鼎中原貢獻最大的是清太宗皇太極。他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八個兒子,自幼就跟隨父親四處征戰,立下了頗多功勳,位列掌握實權的四大貝勒之一。

此人34歲登基,在位17年,肈造了嶄新王朝,卻為何稱宗不稱祖?

按照道理來講,作為第八子的皇太極本不可能登基,但他智謀武略超群,在大貝勒代善的支持下,脫穎而出繼承了汗位,當時他已經34歲了。皇太極登基之後,對後金政權(清朝的前身)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加強了中央集權,從而消除了宗室勳貴共議國政的局面,使朝政大全集於自己之手。

此後,皇太極開始了開疆拓土的一生,他先後征服了朝鮮和漠南蒙古,為問鼎中原解除了後顧之憂。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將國號“大金”改為“大清”,並改族名“女真”為“滿洲”,自己成為了清朝的開國皇帝。其後,皇太極將主要兵力用於對明朝的戰爭中。

此人34歲登基,在位17年,肈造了嶄新王朝,卻為何稱宗不稱祖?

崇德六年(1642年),皇太極率領八旗鐵騎的松錦大戰中大敗明軍,生擒了明朝大將洪承疇,自此明朝在山海關外的精銳喪失殆盡,寧錦防線徹底崩潰,清朝入主中原已成必然之勢 。可惜,天不假年,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猝死於清軍入關前夕,未能實現奪取全國政權的夙願。皇太極死後廟號為清太宗。

皇太極死後不到一年,關內的明朝發生了急劇的變化,農名起義軍攻入北京,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禎帝自縊殉國,明朝作為大一統王朝的歷史至此結束。此時,皇太極的繼任者順治皇帝年僅6歲,在攝政王多爾袞的輔佐下,率軍入關並遷都北京,開始了清王朝大一統的歷史。因為這一項“功績”,順治皇帝的廟號為清世祖,和元世祖忽必烈旗鼓相當。

此人34歲登基,在位17年,肈造了嶄新王朝,卻為何稱宗不稱祖?

俗話說,祖有功而宗有德。皇太極的功績要比他兒子順治皇帝的功勞大得多,但因為沒能定鼎天下,所以廟號只能稱宗。有人說,如果皇太極能夠活的長一點,哪怕多活一年,那麼他必然會躋身偉大帝王的行列。但卻功虧一簣,讓人非常惋惜。各位讀者,你們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