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醞釀一個巨大陰謀?慘狀堪比15年股災,A股沒救了?

現在的股市,是一個不健康的股市。因為股票對很多股民來說,只是作為一個籌碼而存在,一個賺錢的籌碼。他們不會從這隻股票所屬公司的價值來估量這隻股票的價值,而是從這隻股票會不會漲,能不能賺錢而入手,此時投資股市的心態就已經趨於賭徒化,而賭徒,是很難在股市中生存的。當下來說,這可能是中國股市最大的問題。因為不光有很多散戶是這麼做的,連機構都是如此,這就造成了中國股市的病態發展和惡性循環。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股市的建立,是為了什麼。

股市的設計初衷不是為了投資者,交易者服務,不是為了讓投資者從差價中獲利而建立。股市可以說是為了上市公司而建立。每段時間都有特定的融資對象,可能是幫一些公司脫貧解困,可能是民企上市,也可能是別的,公司的上市按道理講既幫公司籌集了資金,也令投資者擁有其股份,體現出資金的價值,其目的是為了雙贏。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股市,卻顛覆了股市的設計初衷。

中國股市醞釀一個巨大陰謀?慘狀堪比15年股災,A股沒救了?

市場的價格,價值應該由買賣來決定,但在市場的諸多因素影響下,中國股市的價值觀已瀕臨崩潰。“炒”已經成為當下股市的主題,這是一種極不健康的心態。

格雷厄姆說過,“投機者的興趣主要在參與市場波動並從中謀取利潤,投資者的興趣主要在以適當的價格取得和持有適當的股票。”明顯我們當下市場內投機者過多,甚至引起投資者的恐慌,從而導致市場的禍亂。

那既然目前市場的問題根源找到了,身為散戶,我們又該如何去做呢?滄海君給出的答案是,去做一個投資者,而不是一個投機者。


中國股市到底經歷什麼?

1990年~1996年:散戶江湖時代

一說起上世紀90年代初的股市,很多人可能會想起1994年那部電影《股瘋》——上海街頭,洶湧的人流提著板凳去排隊等待第二天證券營業部開門,開門的一剎那,因為擁擠,很多張臉被擠貼到玻璃上而變形……

在上世紀90年代上半期,股市的投資主體主要為中小股民。有調查顯示,25歲到55歲的適業人群構成了個人投資者的主體;總體受教育程度較低。

“楊百萬”是這批投資者中成功的典型代表,他憑藉著對政策的敏感、善於利用不對稱的市場信息,能吃苦耐勞,從而在當年國庫券倒賣風潮中發家。1990年,“楊百萬”在別人還對國庫券大感興趣的情況下轉戰股市。1990年12月19日,他購買的500股電真空股票,成為交易所的第一筆交易。

1996年~2002年:機構坐莊投機時代

在“327國債期貨事件”後,國債期貨市場被關閉,大量資金流向股市,直接導致了1996年大牛市的出現。

可以說,1996年到2002年是中國證券市場上最為沸騰的歲月,與美國上世紀60年代的股市相比並不遜色,內幕交易、莊股文化盛行。這段時期內,“垃圾股”得到了極大的追捧,ST股票甚囂塵上。這段時期也是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以及諸多形形色色的資本系最為活躍的年代。

2002年~2007年:內外資機構群雄爭霸時代

這一階段,可謂是中國證券市場上群雄爭霸的年代,QFII、險資、社保基金、陽光私募、“漲停板敢死隊”紛紛崛起。

我國在2001年12月11日起正式加入WTO後,證券業開始進入對外開放全新階段。2002年7月,中國證券市場引入了QFII(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作為先進投資理念的導入者,QFII在A股多次扮演跑在市場曲線前面的角色。讓市場稱奇的是QFII屢屢精準的抄底技術。

2003年1月,新修訂的《保險法》開始實施,國內保險資金運用開始進入快車道,保險公司購買證券投資基金佔保險公司總資產比重由10%上升到15%。2004年10月24日,中國保監會和中國證監會聯合批准保險資金可以直接進入股市。

2007年至今:產業資本、金融資本雙格局時代

2008年的股市大跌,早已遠去,但究竟緣何大跌,其實業內並沒有共識。很多人認為是受海外金融危機傳導的結果,亦有人把二級市場上大小非的解禁拋售行為作為“罪魁禍首”等等。

近乎整年的市場大跌,各方面的因素必然有之。但我更傾向於從市場的參與者角度來分析——以大小非為代表的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雙向博弈是主要原因。

2007年10月到2008年4月這6個月中,以大小非股東減持為代表的產業資本,不計成本拋售解禁股,話語權驟然增加,成為參與中國證券市場價值重估的新生力量。而金融資本則被迫通過殺跌來壓低整體估值,使得產業資本在拋售過程中收益大幅降低。最終,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雙向博弈加速了市場的尋底過程。

經過2008年的大跌,以大小非為代表的產業資本力量並非是減弱了,其實是增強了,而那場大跌的最終勝利者其實是產業資本。


動物精神扭曲的中國股市

動 物精神是經濟學界非常有名的名詞,最早出現於宏觀經濟學泰斗凱恩斯的專著,凱恩斯認為,現實的經濟運行過程中,經濟運行的好壞,資本市場的漲跌往往不是由 客觀的經濟規律決定的,而是由所有人的動物性的非理性所決定的。在中國市場上直接表現為,股價上漲時所有人瘋狂追漲,甚至是高槓杆買入,股價下跌時市場極 度恐慌,割肉式拋售。中國2008年、2015年的兩次股災都是這種行為的直接體現。

從投資者的心理角度來分析,動物精神主要驅動了中國股市的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過度自信,對市場判斷嚴重偏差。大多數中國的散戶都有一個普遍的心理:我有自己的全局觀,我能夠拿到比別人更多的內幕,所以我能夠獲得更多的利潤。這就為什麼我們在股市交易場所總能夠聽到侃侃而談的股民。

他 們的技術分析可能比分析師說的還專業,他們認為在互聯網信息爆炸的時代,藉助互聯網的信息幫助,我可以比大多數人更加聰明,從而擁有著對自身判斷的極度自 信。但是這種自信的信息來源卻是不充分的,過分自信的結果就是隻依託於單方面的信息判斷,跟風追漲殺跌,直接導致了投資的非理性。

二是過分樂觀,迷信一夜致富。在 中國股市中,由於早期發展的不均衡,很多人都懷揣著一個發財夢來到中國股市,而楊百萬、王亞偉、徐翔等等著名股市投資人的致富經歷,讓太多的人對於股市抱 有無限的幻想。認為自己有一天可以像他們一樣發財致富,但是卻忘了在真正的發達國家股票市場,投資者追求的都是一個均衡的收益率,依靠分紅來獲得股市收 益,而不是依靠投機。

過分的樂觀,讓中國投資者永遠認為自己不會是最終的“接盤俠”,對於股市下跌估計不足,更加難以辨別出現的風險,過度樂觀的極度方面就是過度悲觀,從而出現了股市上漲時所有人都覺得自己會賺錢,股市下跌時又都恐慌性拋售,讓中國股市大幅非理性震盪。


量價時空是股市中最基礎的四個要素,最真實的就是量、價,尤其是兩者配合使用,但是往往主力就會利用這一點,在成交量上造假,給散戶設置陷阱。

成交量這三種情況,不要把“陷阱”當“餡餅”

中國股市醞釀一個巨大陰謀?慘狀堪比15年股災,A股沒救了?

1、高位利好放量

個股經過一段大幅上漲後,股價到達技術關鍵位置,若此時利好消息突現,緊接著股價伴隨巨量拉昇,此種需要警惕這種量價齊升大概率為主力出貨信號,並不是新一輪上漲趨勢的開啟。

實例:

中國股市醞釀一個巨大陰謀?慘狀堪比15年股災,A股沒救了?

注意事項:

1、股價從低位啟動,漲幅已非常大,主力獲利非常可觀;

2、12.23公司出現一大利好,“股票獲險資舉牌”,推動股價持續上漲;

3、利好消息出現,股價上漲,成交量急劇放大,明顯就是主力資金趁機出貨。

操作要點:

股價拉高至高位時,伴隨利好消息出現,此時因重點關注量能情況,如放出巨量,則大概率是主力資金藉機出貨,是明顯的減倉信號。

2、籌碼對倒放量

個股經過一波拉昇上漲後,某一交易日股價窄幅震盪後開始上漲,此時成交量出現異常放大,且並沒有任何利好消息刺激,此時需要警惕成交量的異常大概率由主力籌碼對倒導致,而並不是量價齊升股價即將持續上漲的信號。

實例:

中國股市醞釀一個巨大陰謀?慘狀堪比15年股災,A股沒救了?

注意事項:

1、前期股價從低位開啟拉昇,成交量溫和平穩;

2、某一交易日股價小幅上漲,但成交量卻異常放大;

3、小幅上漲當天的成交量數倍於前期大陽線時成交量,此異常現象多為主力對倒籌碼藉機出貨造成。

操作要點:

股價窄幅波動,但成交量卻異常放大,此時需警惕主力對倒籌碼找機會出貨,一旦放量後緊接著出現縮量的情況,這是明顯的減倉信號。

3、逆市放量上漲

個股經過一段上漲後股價趨緩,某一交易日突然逆市走強,股價大幅上漲,同事伴隨巨量產生,但當天的大漲並沒有任何利好消息的出現,此時需要浸提主力資金通過逆市走強,誘多出貨的風險。

實例:

中國股市醞釀一個巨大陰謀?慘狀堪比15年股災,A股沒救了?

注意事項:

1、大盤處於弱勢調整階段;

2、股價逆市走強,但並未受到任何利好消息刺激;

3、股價逆市走強伴隨成交量突然放大,異常背後多為主力拉高股價,誘多出貨的行為。

操作要點:

個股沒有利好消息刺激的情況下,出現逆市大漲的走勢,大概率就是主力資金拉高誘多出貨的信號,一旦高位滯漲,必須及時減倉。


短線選股戰法

捕捉漲停板技巧:

一字型漲停

一字型漲停是漲停板家族中最強的一種形態。它是指多方自集合競價開盤時即完全佔據壓倒性優勢,並在買一的位置以超大單把股價死死封在漲停板。這 種形態往往出現於個股突發性利好(如涉礦、重組、業績公告、政策扶持等),多空雙方瞬間力量懸殊極大。ST個股因其漲幅所限,所以也經常出現一字板漲停。 對於一字型漲停的量能來講,成交量越小,說明拋壓越小,則未來上漲的動能也越強勁;反之,如果一字型漲停的量能越大,則說明拋壓逐步加大,則未來上漲的動 能即將減弱。

實戰案例

中國股市醞釀一個巨大陰謀?慘狀堪比15年股災,A股沒救了?

在一字型漲停的操盤策略上,因為一字型漲停是一種多方極強的表現,未來上漲的動能相當強勁,所以投資者往往可以利用早盤的集合競價進行狙擊。若集合競價狙擊不成功,且個股處於底部的起漲階段時,若某天一字型漲停打開,則多為刻意洗盤行為,投資者應趁此機會成功介入。

N字起步抓漲停戰法

選股時機:

第一買點:N字回踩;

第二買點:個股的形成N字後平臺突破口。

基本含義:

即股價上漲初級,股票形態為N字形態的一套選股戰法。就跟N字形一樣,追求的是暴漲暴跌洗盤之後再度暴漲拉昇的力度,N字形中間的調整時間絕不能超過3—4天!攻擊性長陽之後的總調整週期不得超過5天。

 操作要點:

1、該股的股價必須是倍量起漲!

2、股價在調整的時候必須是縮倍量以上!

3、股價在上漲時,再次出現漲停板,形成N字!

可以介入漲停的個股:

第一,從開盤算起,到漲停時止,時間絕不能超過15分鐘。

第二,一旦漲停板打開,則要求打開的時間不能夠超過1分鐘。

第三,從成交量方面看,從開盤起至收盤止,要求當天的換手率不應該超過10%(具體問題或個股具體分析,下同),否則第二天要逢高拋出。

第四,必須是以以下的形態被封至漲停板:直線型;二波型;三波型。

第五,從開盤後到漲停之前,不容許有對倒盤的出現。即單筆成交不可能多是100手的整數倍;應該是先拉高後放量,不能先放量後拉高;超過4位數的賣單不能出現在同一價位,若真有,應該被一次性打掉。

第六,所要追擊的漲停個股不能屬於自彈自唱類個股,即屬於非暴炒類個股。

第七,若第一天漲停時放了巨量而次日再次漲停時明顯縮量,則可繼續追擊。

第八,所要追擊的漲停個股的超短線型移動平均線不能死叉,只能作多頭排列。


均線選股三大必殺技

從均線特徵來看,越是長期的均線,在投資中的安全性越高,但由於滯後性,往往會失去更好的時機。因此,如果僅僅使用單一參數的均線,往往會產生失誤,而對不同參數的同時使用則更有效。下面,筆者為大家介紹利用均線指標選股的三大必殺技。

1、絕對金叉

絕對金叉是是指三條均線同時交叉,且發生交叉的必須是三條週期較短的均線,同時從上到下必須按照週期由短到長的順序排列。例如,選擇5日均線、10日均線、20日均線和60日均線,則交叉的三條均線必須是5日均線、10日均線和20日均線,60日均線則不在交叉之列。同時,金叉形成之時,必須按照5日均線在上,10日均線居中,20日均線在下的順序排列,否則就不能看作是絕對金叉。

中國股市醞釀一個巨大陰謀?慘狀堪比15年股災,A股沒救了?

2、多頭排列

均線的多頭排列,是指不同參數的均線按照時間從上往下的順序排列,並且同時處於上升狀態的一種均線形態。多頭排列的形態一旦形成,意味著多方上攻有序,此時空方節節敗退,股價必然會在多方的帶領下平穩上攻。

中國股市醞釀一個巨大陰謀?慘狀堪比15年股災,A股沒救了?

3、均線粘合

均線粘合是指長短週期不同的幾根均線,在同一位置上水平運行,且彼此接近重合的形態。均線粘合的形成原因是,股價經過一段較長時間的整理後,不同風格的投資者持股成本趨近一致,從而是得均線趨近平行運行。從K線形態來看,此時股價應該是進行箱形整理。

均線粘合出現暗示市場即將出現大的轉勢,均線一旦發散,轉勢也將開始。具體的轉勢方向一般可以結合均線粘合出現之前的市場走勢進行判斷。如果均線粘合之前,市場經歷了大幅上揚,則市場即將進入大熊市;如果均線接近粘合之前,市場經歷了一次大跌並且已經橫盤整理一段時間,則有可能迎來新的發展機會。

中國股市醞釀一個巨大陰謀?慘狀堪比15年股災,A股沒救了?

均線拐點

1、均線拐點是指此點後均線的運動方向發生了前後相反的變化。

2、如果在均線拐點處,股價站在均線上(下),且K線方向與均線拐點後的方向相同,則股價沿該均線方向運動的概率大。

3、如果多週期均線同時出現同向拐點,稱為多週期共振拐點,此拐點非常重要。如果此時K線站於該拐點的多個均線上(下),則股價將較長時期按拐點後的方向運行,從而形成重要底部(頂部)。

4、如果大週期的均線沿著原來的方向運動,而小週期均線出現同方向的拐點,則該拐點為重要買賣點。

5、應用:

(A)股價長期下跌,如果5日線上穿10日線後,5日線大於10日線,如果此時10日線出現向上拐點,則為極佳的短線買點。

(B)股價長期下跌,如果某日5日線與10日線同時出現向上拐點,且股價站於兩條均線之後,則形成重要中短線買點。

(C)如果10日線向上,股價經過一段時間上漲後,調整至10日線附近,某日股價上漲,5日線出現向上拐點,則為較好的短線買點。

(D)如果10日線、30日線同時向上,10日在30日線之上,且距離較近,此時如果5日線出現向上拐點,則是加速前的最佳買點。

(E)30日均線向上,10日均線在30日均線之上,兩者相距較近,5日線在10日線上,如果此時出現10日線向上拐點,也是加速前的最佳買點,這一般需要前面有一個5日線上穿10日線的動作。


成功的投機者必須學習三點

入場時機——什麼時候入場,就像是利弗莫爾的密友、棕櫚灘賭場老闆艾德·布拉德利經常說的:“什麼時候持有,什麼時候收手。”

資金管理——千萬不要隨意虧錢,不要虧掉你的籌碼、你的倉位。一個沒有了現金的投機者就像一個沒有了存貨的雜貨店主。如果沒有了現金,那你就出局了。所以千萬不要虧掉你的本錢!

情緒控制——在進行一筆成功的交易之前,你必須制訂一份清晰詳細的交易計劃並且嚴格執行。在真正開始投機之前,每個投機者都必須制訂一份充滿智慧的作戰計劃,根據自己的性格特徵作出修改。投機者最需要控制的就是自己的情緒。要記住,推動股票市場的不是推理、邏輯或者純粹的經濟學。真正的推動力量是人性,而人性從未改變。這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本性,不是會改變的。

“除非你拿出真金白銀進行投資,否則你是不會知道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的。”

利弗莫爾曾經說:“如果你不把自己的錢拿出來放在賭桌上,你就沒有辦法測試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因為你沒有真正測試你自己的情緒。我相信控制股票市場走勢的是人的情緒,而不是什麼推理。生活中任何重要的事情都是這樣的:愛情、婚姻、教育子女、戰爭、犯罪……只有很少的時候驅動人們的力量是理智。”

“當然,我不是說銷售額、利潤、世界局勢、政治和科技這些要素對於股價不起作用。這些因素最終都會起到一定作用,而整個股市以及個股表現也都會反映出這些因素的影響,但是力量最大、最極端的因素還是人的情緒。”

“我相信什麼事情都有周期,生命有周期,市場也有周期。這些週期常常是走極端的,很少有機會達到平衡。週期就像是大海上的波濤,情況好的時候浪頭就比較高,當狂歡結束時,低潮就會浮現。這些週期總是出人意料地來來去去,無從預測,想要經受週期的挑戰,你就必須節制,泰然自若,時刻保有耐心——不管情況好壞都得如此。但是你要記住,技巧高超的投機者知道,無論市場情況好壞其實都是能夠賺到錢的,只要像我一樣,做多做空都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