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顺治皇帝子孙的乾隆,为何要为顺治恨之入骨的多尔衮平反?

公元1644年在中国历史上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李自成带领着大顺军兵临北京城下,崇祯皇帝万念俱灰,一番疯癫之后,在煤山上自缢而死。这一年,山海关之战,吴三桂跪在清军面前,出卖了自己的尊严,联合清军,将李自成赶出北京。而在1644年的前一年,清朝的第二个皇帝皇太极离世,清朝在一场激烈的权力斗争后,选择了年仅五岁的福临做了新君。自此清朝进入了顺治的时代,可是顺治时代的主角并不是福临,而是多尔衮。

身为顺治皇帝子孙的乾隆,为何要为顺治恨之入骨的多尔衮平反?

在多尔衮兄弟几个的南征北战后,清廷逐渐在中原站稳了脚跟,而后凭借吴三桂孔友德等明朝降将将长江以南地区也渐渐控制。多尔衮虽然名为摄政王,可是却是清朝实实在在的统治者。如果不是那次马失前蹄,从马上摔了下来,可能清朝就不会再有什么康乾盛世了。多尔衮死的时候,顺治以皇帝之礼将其厚葬。可是不过一月,就将多尔衮的棺材打开,鞭尸,极尽侮辱。多尔衮自此便一直背负着奸臣的名字,直到乾隆年间才平反。那么为何乾隆明明是顺治的子孙,还要给顺治恨之入骨的多尔衮平反呢?

身为顺治皇帝子孙的乾隆,为何要为顺治恨之入骨的多尔衮平反?

第一,是非功过自在人心,乾隆自己也知道,如果不是多尔衮的话,就没有清朝的江山,也更不可能有自己的皇位。当初皇太极死后,谁来即位?当时满清贵族里面分了两派,一派是拥护皇太极大儿子豪格的,另一派是拥护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的。最后两方势力争夺过于猛烈,只好这种选了孝庄的小儿子福临继承大统。乾隆知道,虽然顺治恨多尔衮,可是那也是顺治年少而已,若是上了年纪,就会知道,这皇位,要不是多尔衮,能轮的上他一个小毛孩。乾隆是个深受传统儒教文化熏陶的人,他知道他的皇位,是拜多尔衮所赐。所以,他在位的时候,要为多尔衮平反。

身为顺治皇帝子孙的乾隆,为何要为顺治恨之入骨的多尔衮平反?

第二,乾隆崇尚英雄,多尔衮对于清朝来讲是名副其实的英雄。当初皇太极死后,清廷内部其实已经陷入了内斗。如果没有一个大局观强,有着远大战略格局的人来统领清朝的发展,或许清朝只能像几百年前的辽国或者金朝一样,只能在东北或者北方成为雄踞一方的割据势力。而多尔衮在占据北京之后,并没有满足成为第二个金朝,他对明朝故臣一方面纳降,一方面对于反抗者杀无赦,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利用吴三桂孔友德等人来控制华南地区,从而完成了清朝的基本势力范围。可以说,多尔衮才是清朝的开国皇帝,顺治将多尔衮的墓给挖出来,不过也是一时之气罢了。乾隆崇敬英雄,故而将多尔衮平反。

身为顺治皇帝子孙的乾隆,为何要为顺治恨之入骨的多尔衮平反?

第三,到了乾隆年间,多尔衮的势力早都没了。在历史上,一个人物的倒台,并不是他一个人倒台,很多时候,他身后的一派势力也会随之崩塌。多尔衮的背后,也是一群人,别的不说,他的兄弟阿济格在多尔衮死后也被查办。还有很多当年跟随多尔衮征战的人,也随之被杀。可是吧,顺治还是相信,多尔衮的势力并没有完全覆灭。所以还是持续性的严打。后来经过了康熙六十多年的沉淀,多尔衮已经成为历史,给他平反也不会引起设么波澜。相反,还能给自己赢得一个好名声,乾隆何乐而不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