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希望工程”走出来的团代表:最好的回报是继承精神 继续帮扶他人

来自安徽代表团的团十八大代表周玉梅是希望工程第一批救助的贫困生,现在成为了希望工程的一名工作人员,长期参与公益服务。

从“希望工程”走出来的团代表:最好的回报是继承精神 继续帮扶他人

团十八大代表、安徽省金寨县希望公益服务中心秘书长周玉梅。受访者供图

6月29日上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闭幕。来自全国各行各业1500余名代表齐聚人民大会堂参加这场青春盛会。

作为团十八大代表周玉梅也来到了北京参加这场青春盛会,这是周玉梅第二次来到北京。

谈及参加此次青春盛会的感受时,周玉梅表示,第一次来北京更多的是担心孩子的病情,这次作为团十八大代表来北京参会,心情既激动又自豪。

周玉梅白天参加小组会议,认真学习团十八大精神,与青年代表们讨论如何更好地开展共青团工作。晚上休息的时候,周玉梅每天都会和她的女儿萌萌(化名)视频。

“这两天晚上,天天和我的女儿打电话、视频。”每次视频的时候,萌萌都会哭。“妈妈我好想你,你快回来吧。”

萌萌今年6岁,是周玉梅今年年初领养的孩子。萌萌的亲生母亲在萌萌很小的时候就离家出走,萌萌父亲的身体状况不好无法照顾萌萌,萌萌以前一直寄养在亲戚和邻居家。

“去年走访贫困家庭的时候,得知了萌萌的家庭情况,在征求萌萌亲戚的同意后,我就和家人商量把她接回家照顾。”今年正月初二,周玉梅将萌萌接到了自己的身边一起生活。

21年前,周玉梅也曾经是希望工程的资助对象。

1997年,上初中的周玉梅收到了一笔特殊的捐款——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的爱心人士给她寄了400元钱,鼓励她好好学习。

“我当时给这位爱心人士回信说‘我一定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报答你’。”对方回信说:“不需要回报,希望你以后有能力了去帮助有困难的人。”这句话在周玉梅的心中种下了一颗公益的种子。

2006年9月,来到上海打工的周玉梅担任了上海嘉定区太平村第一任新村民团支部的书记,参与和配合太平村开展各项工作,带领新村民团员参与各项学习和活动,不拿一分报酬以志愿服务的方式为居住在太平村新老村民开展各项志愿服务。

周玉梅决定长期投身公益组织,是源于一条QQ消息。

2008年,周玉梅在校友会的QQ群里和同学们闲聊时,发现家乡有些小孩因为家庭贫困没有钱上学。得知这个情况后,周玉梅动员身边的人为这些学生募捐,之后她与家乡的学校取得联系,将募捐到的钱资助贫困学生上学。从此,周玉梅一直走在公益的路上,从未停下脚步。

据了解,金寨县曾被列为国家级首批重点贫困县。90年代初,金寨县有30%的孩子面临失学的危险。1990年5月,南溪镇建立了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希望工程这项由共青团组织、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为目的的公益事业拉开序幕。

为了让当地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回到家乡的周玉梅引进学校建设项目、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走访贫困家庭并且在服务中心成立后,推行了‘一二三三’工作法。

“一二三三”,指围绕一个思路,推进希望公益服务社会化;坚持两个拓展,从义务教育向非义务教育拓展,从钱物捐赠向人文关怀拓展;搭好三个平台,即社会公益平台、捐助方服务平台和公益文化交流平台;完善三个体系,即社会化工作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社会化监督体系。

“作为服务中心,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直接捐助贫困儿童,而是作为一个平台,整合社会上的慈善组织,提供捐助方、受助方的资源共享平台,更加高效率地从事慈善事业。”周玉梅说。

目前,希望工程实施28年来,金寨县已建立希望学校128所,累计救助各类贫困学生10万余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