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班主任日常班级管理工作方法,或许能帮上你

学生进入中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较快,很多学生都会产生比较独立的心理,还有一些学生对老师和家长产生抵触情绪,学生的逆反心理增强。班级是中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集体,而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班级的文化氛围,这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中学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会给班级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但一旦做好中学班级的管理,就会对整个班级建设产生非常有益作用,带动班级学风班风的建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在日常管理中探索了一些方法和措施,在这里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

中学班主任日常班级管理工作方法,或许能帮上你

  一、调动各科老师积极性,共同参与班级建设

  中学的班级是全体任课老师和班级的共同班集体,班级管理一方面要靠班主任来积极努力,但同时也要全体老师的共同参与。很多任课老师往往代很多班级的课程,如地理、历史这些科目的老师。一方面要求学生尊重任课老师,上课多回答问题,积极完成各科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作为班主任也要和任课老师多沟通,听取任课老师对于班级管理的建议以及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更重要的是通过任课老师对于班级的集体的肯定或者建议能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形成一种与兄弟班级良性竞争的班级氛围,在任课老师的肯定性语言中增强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

  二、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注重学生干部培养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班级文化的建设从外在来讲,可以进行教室的布置,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通过标语、板报等形式传达出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也可以设置一些知识角,或者学习园地,将班级中进步快表现好的学生作文习作或者是好人好事进行公布,树立良好的班级风气。但作为班级文化建设,最重要的还是班级凝聚力培养。通过组织学生集体活动,利用运动会或者学校组织的拔河比赛等凝聚班级团结向上的班风。同时要发挥班级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学生自己选举班级学生干部,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另外一方面也有利于选出来的班干部后期开展工作。对于班干部要进行定期的培养,鼓励班干部大胆工作,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解决班级遇到的一些问题,教育班干部以身作则,做班级学生的模范,树立比学赶超的良好学风。

  三、注重养成教育,结合德育育人

  学生进入中学阶段,随着年龄的增加,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很多学生的学习纪律也会越来越差,上课纪律差,迟到旷课早退的情况也时有发生。面对学生中出现的这些情况,班主任老师要及时地给予纠正和引导,一方面可以制定班级的管理规范,让学生自觉遵守;另一方面要注重对中学生的养成教育,以注重德育。作为班主任,要给班级学生树立起榜样,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首先要做到不旷课不迟到,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这将会给学生树立起很好的模范作用,让学生自觉遵守学校和班级的学习纪律。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工作,应该利用好班级班会,在班会上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让每个学生都能给班级管理提一些意见,全员参与;班会同时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阵地之一,班主任可以开展类似感恩教育、价值观教育、学习方法交流等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在强调遵守规章的同时,开展德育教育,做到双管齐下,共同促进形成班风好、学风正的班级管理的良好局面。

  四、严格要求促进学生提高,与家长一起帮助学生成长

  对于现代学生的成长教育单靠班主任是不够的,作为班主任可以把社会、学校、家长三者进行紧密的联系,形成合力,促进学生成长。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利用当地的一些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理想主义教育,比如请一些知名人士走进班级与学生交流,也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些名胜古迹,走出去开拓视野;另一方面,班主任还要和学生家长多进行电话或者面对面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摸清楚学生的性格特点,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情况。马卡连珂曾经说过,严格的要求是最大的尊重。所以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既要尊重学生,也要对学生严格。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以后乃至整个人生都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总而言之,做好班级的管理任重道远,需要不断地去探索,作为班主任要不断的与其他同事进行交流,走进学生的内心,共同塑造良好的班级环境,促进学生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