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民国大师级人物,3获诺贝尔奖提名,为何晚节不保?

民国时期才人辈出,林语堂是其中大师级的人物。他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段子手“,不过他的段子都属于文人幽默,讲究品味。他认为幽默不是刻意为之,而是智慧到了一定境界自然就会水到渠成。”幽默“这个词语,也是他翻译到国内的。

他是民国大师级人物,3获诺贝尔奖提名,为何晚节不保?

作为一名”学霸“,他先在美国拿了哈佛硕士,又在德国攻取博士,回国之后就在北大当教授。利用业余时间,他出资自购机器,研究中文打字机,一度为此倾家荡产,最终获得成功。在香港期间,他还花费大量精力,编纂了《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

他是民国大师级人物,3获诺贝尔奖提名,为何晚节不保?

作为一名文学家,林语堂的外语水平相当高,别人是将外国小说翻译到国内,他是直接用英文写小说卖到国外。他的小说《吾国与吾民》一经发表,立即热销美利坚,4个月内连印7版,《生活的艺术》更是称霸排行榜52周。文学上的巨大成就,让他3获诺贝尔奖提名(有说法是4次,但无法考证),但是没有获奖令人遗憾。

他是民国大师级人物,3获诺贝尔奖提名,为何晚节不保?

他也没有像民国一些文人那样滥情,一生只爱他唯一的那位妻子。为了换得妻子安心,甚至将结婚证烧掉,因为“只有离婚时才用得到”。但就是这样一个完美的人,为何却因为一件事晚节不保?

他是民国大师级人物,3获诺贝尔奖提名,为何晚节不保?

他是民国大师级人物,3获诺贝尔奖提名,为何晚节不保?

爱国华侨陈六使

赴任之后,新盖的校舍林语堂要拆掉,因为不符合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这可都是华侨的血汗钱啊。而且他不是一个人来的,女儿女婿侄子等人都带来了,还在学校担任要职。不仅如此,他还要求学校职工的工资待遇,要保持世界最高水平,同时要求管理学校的财政权。

他是民国大师级人物,3获诺贝尔奖提名,为何晚节不保?

学校董事会当然不干,这些钱都是大家辛辛苦苦一分一分凑的,岂能让你一个人乱花。双方最后撕破脸,闹得越来越大,甚至对簿公堂。最终林语堂辞职走人,临走前没忘记坑一把,带了30多万美元走了,这笔钱当时可以建一座图书馆,是陈六使个人出资给的。

他是民国大师级人物,3获诺贝尔奖提名,为何晚节不保?

虽然林语堂的行为,有他自己的想法,但无疑伤害了南洋华侨们的心。新加坡华人甚至把他称作“善于心计的贪财小人,遗臭万年。”美国的华文报纸也指责他“丢尽知识界的脸”。没想到一代大师,竟因为钱闹得晚节不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