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元餐謀,讓餐廳玩轉跨界營銷

跨界營銷的優勢

近年來跨界營銷常常被人們提到,不僅在於跨界營銷帶來的品牌間的新鮮感,跨界定製營銷更能為廣告主更加全面的、可利用的資源,並提供更符合用戶接受習慣的體驗,各行各業都在尋找著跨界合作的契機,並且樂此不疲,原因是簡直屢試不爽,因為強強聯合的結果往往是最大化的利益和均攤的風險,這,絕對是一種誘惑。

次元餐謀,讓餐廳玩轉跨界營銷

在跨界成為主流趨勢時,營銷領域反應最為激烈,也最為及時。現在的市場上,已經難以找到一個優秀的品牌是憑藉“單一特徵”打天下的。不同的品牌也會尋找一個互補性的產品,雙方進行捆綁宣傳。通過不同的方面對目標群體進行綁定,就可以形成整體的品牌印象,使用戶群體產生更具張力的品牌聯想。

跨界營銷,意味著需要打破傳統的營銷思維模式,避免單獨作戰,尋求非業內的合作伙伴,發揮不同類別品牌的協同效應。跨界營銷的實質,是實現多個品牌從不同角度詮釋同一個用戶特徵。

次元文化的興起

結合自己的產品和用戶的特點,形成特有的產品型社群——深度和黏度:以深度的互動打破傳統的買賣關係,和客戶群建立黏度極高的社群關係。

次元餐謀,讓餐廳玩轉跨界營銷

深度的互動是跨越行業界限和專業界限的,每個人、每個時間都能自由參與,可以由用戶個體來掀起一場活動、討論,引爆產品的傳播,引發社群互動。在社群的討論中,人們時時處於活躍的狀態,產生大量的信息。互動的頻率越高,討論越多,造勢的效果就越好,產生的產品宣傳能量也就越大。互動的操作流程一定不要讓消費者感覺太繁瑣,儘量是越簡單越好,最好只有一步,就能和消費者完成互動交割。

跨界是一樣產品從設計、生產到營銷的不同階段的必然選擇。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不同的行業之間時時刻刻都在相互滲透相互融合,我們已經很難對單獨的每個企業或一個品牌清晰地界定它的“屬性”。

次元餐謀,讓餐廳玩轉跨界營銷

不過,在進行“跨界營銷”時需要注意的是,品牌形象的打造一定要基於自己的特色——核心功能是必不可少的。有許多品牌在跨界的過程中反而失去了自己的特性,變成了為自己的夥伴產品做嫁衣裳,這種情況十分常見。

“跨界”的品牌讓原本互不相干的多種元素滲透、融合在一起,讓品牌具有了縱深感和立體感,在用戶面前樹立了鮮活與多元的形象。這也就是次元緯度裡的最好玩的地方。

餐廳的跨界服務

排隊的人群似乎成為餐廳的天然“招牌”:這麼多人排隊,肯定是比較好吃吧。這樣的心理暗示也被不少餐廳牢牢抓住。等位區儼然成為餐廳搶奪客源的又一“戰場”。等位區裡充滿誘惑。美甲、擦鞋、打印照片、看電影、吃小吃……這些你都可以在排隊等位的時候免費享用的“跨界”服務。

餐廳玩跨界,表面上是以食物為媒介,去增加品牌與消費者接觸的頻率,實際上是倡導一種生活方式,提升顧客體驗、經營粉絲的最佳機會。

小黃人動漫相信很多人都很喜歡,麥當勞與小黃人的合作,麥當勞在國內打造小黃人主題餐廳,率先推出小黃人套餐併發售小黃人玩具引發了消費者們強烈的好奇心,都紛紛去店裡購買小黃人套餐併合影留念。麥當勞久能夠很好的把這群興趣相同的人聚集在一起,甚至在後來小黃人電影在國內上映後依舊懷著對小黃人的熱情去至麥當勞門面店消費。對於麥當勞而言,這次的跨界營銷很大程度具有很大的噱頭吸引力。提高了消費者對麥當勞的好感度,並使之成為小孩休閒遊玩的好去處!

次元餐謀,讓餐廳玩轉跨界營銷

能夠很好的利用起等位區的設置,是餐廳很可取的營銷方式,同時也能提升顧客的消費體驗。一些食客甚至會因為部分餐廳的服務好而慕名去體驗,這為市場催生了需求。

跨界營銷的最終目的,在於造勢,在於營銷。之前所有的過程,都是為了導向銷售。對於市場而言,評價一次營銷的最終標準,還在於其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