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叫嬴政,为什么他的儿子叫扶苏和胡亥?

秦始皇叫嬴政,为什么他的儿子叫扶苏和胡亥?

古代只有几个很大的贵族集团,各有姓来表示血缘。比如商朝的王室姓“子”,周朝的王室姓“姬”,楚国的王室姓“芈”,秦国的王室姓“嬴”,齐国的王室早期姓“姜”,陈国的公室姓“妫”。这些都是比较有名的,所有的姓基本都是从“女”旁,因为妇女负责生子繁衍!为什么秦始皇叫嬴政,而他的儿子叫扶苏和胡亥?

秦始皇叫嬴政,为什么他的儿子叫扶苏和胡亥?

秦始皇确实姓赢,赵氏,名政。他是秦庄襄王之子。出生在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登基,三十九岁称帝(哎~我也差不多这个年纪了,还是个苦工),在位三十七年。在秦始皇之前,所有的一国之主都称自己是“王”,而不是“皇帝”。秦始皇以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君主。皇帝对自己的称呼也从“本王”改为“朕”。

扶苏是秦始皇嬴政的长子,当时有句成语叫“山有扶苏”,即指树木枝叶茂盛的样子。嬴政用这个词给此子命名,由此可见他对扶苏的喜爱,同时也是寄予厚望的。后来扶苏多次劝谏秦始皇,引起了他的不满,被发配到边疆协助蒙恬守长城。胡亥是秦始皇最小的、也是最宠爱的儿子。据史料推测,胡亥的母亲很可能是羌人,被称为胡姬,胡亥出生于亥时,故被取名为胡亥。

秦始皇叫嬴政,为什么他的儿子叫扶苏和胡亥?

后人把秦始皇叫“嬴政”是错误的,应为赵政。姓起源于母系社会,用来“别婚姻”,防止同族近亲结婚;氏是父系社会产物,用来“别贵贱”,因为拥有封地、官职的贵族才有氏。汉朝之前,女子称姓,男子称氏。汉朝起,姓和氏合二为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