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衛中產!爲什麼月入三萬還如此焦慮!

到底怎麼才能算中產階層?

中產的定義早已被顛覆,有穩定的收入是基礎配置,還需要手握100萬以上的流動資產,在大城市有可供一家人居住的房產(沒有房貸最好),還有車產等等。按照這個標準,月薪3萬的小白領要哭暈在廁所了。

月入3萬據說這是新興中產階層的門檻,聽起來有些矯情,不過細細算下來,在大城市月入三萬還真沒那麼美好!

近日,一位網友在知乎上發起了一個話題:為什麼月入3萬小白領會感到焦慮?

月入3萬還焦慮,是不是矯情?

月入3萬還會焦慮,這不是矯情,是真實存在的社會現實。就拿買學區房這事來說吧:

2016年初,一位月入5萬的北京白領(比月入3萬更多了)為了給孩子上學,換了套學區房。她以前的房子在東五環,是個100平米的小三居。為了換一套重點學校的學區房,她把舒適的三居室房子賣了400多萬,貸款300買了套700多萬的二手“老破小”學區房,房子年代很老,裝修很破,面積很小,不到80平米,卻要擠進三代五口人,生活品質大大降低。

這位月入5萬的女白領,不僅要還房貸,因為新換的房子離公司遠,開車養車費用不低,家裡有日常生活開支,還有孩子、老人要撫養,再加上孩子的課外補習費。她不敢換工作不敢失業,更沒有錢去旅行享受生活,每天焦慮不安,害怕房子斷供被銀行收走了。她是標準的中產收入,卻過著毫無幸福感的生活。

這就是一位中產女白領的現實,一邊憂慮著巨大的樓市泡沫會不會崩盤,一邊為了孩子不得不去買學區房。他們的壓力不是手握四套房,拿著幾千塊工資,卻能坐收幾萬租金的掃地阿姨所能理解的。

月入3萬,他們在焦慮什麼?

月入3萬,聽起來很體面,其實在上海這樣的高消費城市也能過的足夠滋潤——買奢侈品、出國旅遊、生育二胎……

但前提是不要買房、不要給予子女過高品質的生活和教育。給大家算筆賬:

一線城市最普通的房子,其首付也在200萬左右,月薪3萬,按照年儲蓄30萬計算也得7年,人生有幾個7年?更何況7年後房子又是什麼價位?

月薪3萬的人大多已進入而立之年,組建家庭、子女教育,從奶粉、尿布、早教、幼兒園、補習班到期間各種養育成本,因費用彈性過大,往高了說簡直是無底洞。

你是不是其中的一員?今天就讓我們跟隨連環話欄目組一起一探究竟吧!

保衛中產!為什麼月入三萬還如此焦慮!

保衛中產!為什麼月入三萬還如此焦慮!

保衛中產!為什麼月入三萬還如此焦慮!

保衛中產!為什麼月入三萬還如此焦慮!

保衛中產!為什麼月入三萬還如此焦慮!

保衛中產!為什麼月入三萬還如此焦慮!

保衛中產!為什麼月入三萬還如此焦慮!

保衛中產!為什麼月入三萬還如此焦慮!

保衛中產!為什麼月入三萬還如此焦慮!

保衛中產!為什麼月入三萬還如此焦慮!

保衛中產!為什麼月入三萬還如此焦慮!

保衛中產!為什麼月入三萬還如此焦慮!

保衛中產!為什麼月入三萬還如此焦慮!

保衛中產!為什麼月入三萬還如此焦慮!

保衛中產!為什麼月入三萬還如此焦慮!

保衛中產!為什麼月入三萬還如此焦慮!

保衛中產!為什麼月入三萬還如此焦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