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香通鑑|太后是怎樣煉成的之二:傳奇竇太后

衣賜履按:西諺有云,那些歷史上讀起來平淡乏味的國家,她的人民是幸福的。沒錯,精彩的歷史總是伴隨著戰爭的荼毒、權力的傾軋和小民的血淚,我們只是思緒在其中跌宕起伏,而當時的小民,則以生離死別在其中隨波逐流。

文帝劉恆執政二十多年,行休養生息的政策,百姓得到了實惠,但可供說書的精彩故事並不太多。西漢的太后們,頗有一些有故事的,前面我們講過劉恆的老孃薄太后,今天講講他老婆竇太后。如果薄太后的太后之路是個傳奇,那麼,竇太后則是傳奇中的傳奇。

前157年,漢文帝劉恆逝世,享年四十六歲,廟號太宗,太子劉啟繼位,是為漢景帝,老婆竇皇后升格為竇太后。

醬香通鑑|太后是怎樣煉成的之二:傳奇竇太后

【竇姬得有這個姿色,文帝可是十四歲就生了景帝誒】

呂后主政時,從民間徵集女子到太后宮服侍。有次,呂后挑了一批宮女賞賜給各諸侯王,每個王賞五人,竇太后就在被賞賜的這批宮女之中,我們且稱此時的她為竇姬。竇姬是趙國清河郡(河北省清河縣)觀津縣(河北省武邑縣)人,她想被分配得離家近一點(分給哪個王無所謂,關鍵是要離家近,呵呵),就請求主管遣送的宦官說,請您一定把我的名冊放在去趙國的隊伍裡。結果宦官把這事兒給忘了,錯把她的名冊放到去代國的隊伍中了。名冊上奏,呂后批准啟程。竇姬埋怨那個宦官,哭著不肯走,後來被硬架上了車。結果倒好,一到代國,代王劉恆偏偏就喜歡上了竇姬,先生了個閨女,起名劉嫖(即長公主、館陶公主,嫖讀如飄),緊接著又生了兩個兒子。

衣賜履說:這一小段,恐怕含意多多。一是呂后賞宮女給諸侯王,一方面是拉攏,另一方面,也不能排除有監視的意思。二是竇姬想去趙國,結果分到了代國,更符合常理的是,沒有給宦官好處。

三是命運之弔詭,豈是人力所能左右?

趙王本來是劉邦的女婿張敖,後來因手下一幫人刺殺劉邦未遂,劉邦削了張敖的王爵,改封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為趙王。前195年,劉邦逝世,前194年,呂后毒死了劉如意,改封劉邦第六個兒子劉友為趙王。如果竇姬如願去了趙國,那麼,她就是劉友的姬妾了。然而——我們說然而,且不說劉友會不會像劉恆那樣寵愛竇姬,劉友本人,於前181年被呂后召到長安,竟然被活活餓死了(詳見拙文《呂家班滅亡記之呂后遺言》)!

因此,竇太后現在應該把當年那個不負責任的宦官請出來,好好獎賞,獎賞他沒有把她如願送往趙國。哈哈,命運!

扯句題外話哈,讀者朋友們,如果一時有不如意、不順遂的事,不妨想想竇姬,沒準兒,這就是命運給你的更好的安排,呵呵

劉恆的王后也不含糊,不但深為劉恆喜歡,而且一口氣叮呤咣啷生了四個兒子,只要其中一個立為太子,也就沒竇姬什麼事兒了。然而,命運再次青睞竇姬,在劉恆還沒有入朝為帝之前,王后死了,然後,等到劉恆繼皇帝位後,王后所生的四個兒子像接力賽一樣,接連病死。劉恆即位幾個月之後,公卿大臣請求立太子,竇姬的長子劉啟年齡最大,理所當然立為太子。竇姬隨即變成了皇后,女兒劉嫖為長公主。

衣賜履說:關於代王王后及四個兒子之死,《史記》原文為“先代王未入立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我們的第一反應,四個兒子在短短几個月之內“組團”而死,似乎有些蹊蹺,然而,畢竟劉恆不是傻子,他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明君之一,如果這裡面存在一連串的宮廷陰謀,恐怕瞞不過他。

因此,對於代王王后母子和竇姬母子天壤之別的人生結局,我們只能歸結為命運吧。

醬香通鑑|太后是怎樣煉成的之二:傳奇竇太后

【經過王宮、皇宮的錘鍊,竇太后百鍊成鋼】

竇皇后的雙親早已去世,葬在觀津。薄太后(劉恆母)就下詔有關官員,追尊竇皇后父親為安成侯,母親為安成夫人,並下令清河設置專人看守陵墓。

竇皇后的哥哥叫竇長君,弟弟叫竇廣國,字少君。竇廣國四五歲的時候,家境貧窮,被人掠去後出賣(相信是父母為還債,將小兒子賣了,否則,太史公不至於寫上“家貧”二字)。家裡人都不知竇廣國被賣在何處,而且後來又被轉賣了十幾回,最後賣到宜陽。有一次,竇廣國為主人進山燒炭,晚上一百多人躺在山崖下睡覺,山崖崩塌,把睡在下邊的人全都壓死了,就逃出了他一個。驚魂未定,竇廣國找人算了一卦,卦相顯示,過不了幾天,他會被封侯(太史公筆下的算命先生、算命女士,一個比一個神,呵呵),於是,離開主人家去了長安。

到了長安,一掃聽,得知皇后是剛被封立的,她的家鄉在觀津,姓竇氏。竇廣國離家時年齡雖小,但還記得縣名和自家的姓,又曾和姐姐一起採桑,從樹上掉下來,於是,以這些事做為證據,上書陳述自己的身事經歷。竇皇后聽說後,讓文帝劉恆召見廣國,詳細問詢情況,竇廣國所答都沒有紕漏。最後又問他還有什麼事能驗證,他回答說,姐姐被選為宮女即將啟程時,和我在驛站客舍裡告別,姐姐討來米湯給我洗頭,又要來食物給我吃,然後才離去。

醬香通鑑|太后是怎樣煉成的之二:傳奇竇太后

【記性好不好的差距 = 家奴與皇舅之間的差距】

竇皇后聽到此處,拉住弟弟的手,放聲痛哭,再也想不到丟失了二十多年的弟弟,居然還能找到!左右侍從也都伏在地上哭泣,既為皇后找到家人欣喜,也為皇后悲慘身世悲慼。後面不消說,賞賜竇廣國田產、房屋、金錢,又分封同根同源的竇氏兄弟,把他們都遷到長安居住。

衣賜履說:這種傳奇,讓人拍案啊。

絳侯周勃、將軍灌嬰等人說,我們這些人還沒死,但命都懸在竇氏兄弟二人的手裡。這兩個人出身低微,必須妥善給他們挑選師傅和賓客,否則,誰知道會不會再來一次呂氏叛亂。

於是就挑選年長有德、品行端正的士人和他倆在一起。竇長君、少君從此成為謙遜禮讓的君子,不敢倚仗他們的尊貴對人驕橫傲慢。

衣賜履說:最後這一段有點扯。是否叛亂,與出身低微有什麼關係?別說呂氏謀反是功臣和劉姓皇族的構陷(詳見拙文《呂家班滅亡記之誣以謀反》),即使真的謀反了,呂家那些人是出身低微的嗎?正經周勃、灌嬰本人出身低微,周勃是吹鼓手,給人家辦喪事吹喇叭的,灌嬰是賣絲綢的商販,這叫什麼出身?

此處,只能說明,這些老革命對外戚已經提心吊膽了,不管皇后是誰,她孃家兄弟,就都沒有好惹的。

【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