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修通水泥路,村民高興沒幾天就有意見了,這是爲啥?

最近這幾年,很多地方都在大力推進“村村通”工程,幫助農村進行道路硬化,讓農村人告別土路,走上真正的水泥路。

農村修通水泥路,村民高興沒幾天就有意見了,這是為啥?

尤其是在一些偏遠山區,以前從沒有通過水泥路的村子,硬化了路面之後,村民們都十分高興。這意味著,以前一下雨就變成“水泥”的路,再也不怕雨天了。

但是,道路修通之後,隨著時間一久,村民們發現,新修的水泥路好是好,但也出現了一些新問題,讓農村人的生活變得不方便起來。

這些問題主要有以下方面:

1、道路過窄,一般寬3.5米,會車難

農村修通水泥路,村民高興沒幾天就有意見了,這是為啥?

農村新修的水泥路,一般寬度都是3.5米,少數地方更窄,3米左右。這樣的道路放在過去,或許還可以,但已經不能滿足現在農村的交通需求了。

以前農村機動車少,除了拖拉機和農用三輪車就很少見其他車輛了。並且,之前的農村土路,寬度也不止3.5米,遇到機動車會車一點也不難。還有就是,土路路面大都跟兩邊的地是一樣平的,真有大車通過,實在不行往地裡錯一下就過去了。

但現在修好的水泥路,因為寬度大多是3.5米,比起之前的土路還要窄。不僅如此,水泥路的路面,都會高於兩側土地,會車時無法下去借地通過。

農村修通水泥路,村民高興沒幾天就有意見了,這是為啥?

更大的難題是,現在農村不僅大型農機越來越多,小汽車也越來越多了。很多村子,每三五戶人家就有一輛車,一個村子有幾十輛車很正常。一般的小轎車,兩輛小汽車會車,起碼也要4米的寬度,才能小心翼翼地通過。

3.5米的寬度,除非是特別小的車輛,否則會車時只能一方倒車至路口或村裡路寬的時候。筆者在老家地裡幹活時,地頭的路上,就出現過幾次因為無法完成會車,兩方都不肯倒車,而引起的矛盾糾紛。

2、路面易破損,無人管

農村修通水泥路,村民高興沒幾天就有意見了,這是為啥?

現在農村修的水泥路,總感覺沒有過去修的柏油路質量好。筆者老家村子,前幾年修的,沒過多久路面就出現了很多坑坑窪窪,車子一過,水面裡的砂石就被碾得到處蹦。遇到雨雪天氣,走破爛的水泥路就更難受了,水坑、泥坑到處都是。

村子裡的水泥路易壞,還沒人管,也沒人修,爛就讓它爛著。這樣不久,路上的小坑就變成了大坑,路面越來越難走。

不管怎麼說,修通了水泥路,農民肯定是很高興的。但只有解決這些新問題,才能讓水泥路真正方便農村人,為農村發展做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