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某些人的芳华,可否拿老人斑当青春痘调戏观众

问某些人的芳华,可否拿老人斑当青春痘调戏观众

个人觉得,文艺兵不能代表当时所有的兵,部队文工团好比今天文艺圈艺人代表不了全社会所有的人,其美好芳菲的一面抽象表现在当时的“舞台表演”上了,其污秽恶臭的一面留在当时的“幕后生活”,严歌苓和冯小刚作为当时的文艺兵,今天的文艺工作者都不该干这种事,真实是什么他们心里明白,却一而再再而三拿虚假的吸引眼球哦。假如假如,当时严就小说这么写,冯就电影这么拍,那就让人佩服了,但是那是不可能的。这是一种见风使舵的耍流氓手段,不是真正意义的认识,因此也成不了艺术,要求达到“成功”也是“不可能的”。

问某些人的芳华,可否拿老人斑当青春痘调戏观众

综上所述,这个电影应该给打3.8分,比郭敬明的《小时代》4点几分还低,毕竟郭是小孩子也许有些事情还不懂,也许年轻犯错以后还有机会补救,但是严和冯老东西好吃好喝已经捞到一波,如今又装疯卖傻出来调戏观众,实在不应该啊!你的良心会不会痛?秦宣太后姓一怪姓“’(即电视剧《芈月传》女主本尊,秦始皇的高祖母)讲一怪话,韩国向她求救兵,打个比方说“唇亡齿寒”,她说没有感觉,举了一个栗子:先王腿挨着妾身坐,妾身有点被冒犯的感觉,而整个人压在身上,却不会觉得沉重,因为有点舒服的。以之形容《芳华》这个电影给人的感觉也许是妥当的。因为它很假,只是挨着一点点边,离真实却更遥远了,不尴不尬,特令人不舒服了,看着莫名其妙的不爽!话说“伤痕文学”早就在伤口愈合后就热过一次,当时祭奠过一次所谓的“青春芳华”,总不能不停地祭奠吧,俗话说好了伤疤忘了疼,事过多年再扒出来一个假伤疤,既没有疼痛感,又没多舒服多爽啊,没臭又没香,不丑也不美,这种制作出来的假“芳华”连“刻奇”都称不上!只能说是无病呻吟或者装出来的快感。卡夫卡有个小说《乡村医生》,那里面描述一个小伙子身上有个伤口,血淋淋的,腐烂发臭长蛆虫了,有脚的虫子在蠕动,却又鲜艳如同一朵花!他说这是他来到人间的嫁妆,他要带着它去死!我想严歌苓也许心里是这么想的,但是不肯写出来。

问某些人的芳华,可否拿老人斑当青春痘调戏观众

然而,冯小刚让她写来拍的应是《了不起的盖比茨》那种,一来抨击当今物质浮华的世界缺失精神上的追求,二来重燃彼时他作为幕后兵痞与之错过了的什么鬼,霍金告诫人们不要妄想用时空机器穿越到过去,他却想来次吊丝逆袭功成名就之后衣锦返乡的人生的第二春,第二次握手什么的,《了不起的盖比茨》男主角重温旧梦旧情复燃的妄念失败了,被那个女的利用了,被人一枪打死了,但是电影成功了,成为艺术作品。在这里一方面故事太老,男女主人公也太老了,别说再来一次大规模的爱或者恨,都已经弄不动了,就连利用的价值都没有了,最多不尴不尬靠着在一起,了此残生……给人感觉小说作者和电影导演也太老了,顶多也是这么靠着,虚情假意地“温存”一下,没办法全身心投入地来一次,将那种“沉重”的感觉(痛也好爽也好)变成一种让人感到舒适的感觉(香也好臭也好美也好丑也好芳华也好毒草也好)!妾身真的不喜欢,啊哈哈,觉得这真的是一种骚扰,甚至是冒犯!也就是说,严拿出来的不是她真正的嫁妆,冯就没有激情投入,没有全身心投入,不能达到像《霍乱时期的爱情》结尾那效果……这是我个人的认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一种艺术形式是拿老人斑当青春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