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秋乏夏打盹?不存在的!夏天这样做,让你精神百倍!

春困秋乏夏打盹?不存在的!夏天这样做,让你精神百倍!

夏天,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困乏,最近不少朋友都找我诉苦,说夏天怎么也打不起精神来。其中一位朋友,情况比较典型:总感觉夏天即使很早的睡觉,起床之后还是没精神。而且在公司吃完中午饭,他还抓紧时间休息,但是到了下午下午也还是没有精神。似乎到了夏天就打了蔫儿......

其实这个症状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我开导了开导他,然后给他 详细的讲了讲原因。

首先我们从中医的角度讲一讲这夏打盹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先看看夏季的季节特点。《黄帝内经》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这是说夏天的三个月,指的是从立夏开始,到立秋之日止,期间共有六个节气: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蕃秀是茂盛而华美的意思,夏三月,此谓蕃秀的意思是说,夏季三月,是自然界万物生长最茂盛、最华美的季节。

夏天这个季节,阳气是向下辐射的,而大地,也是热的,地热向上蒸腾,这个时候天地之气交会,两股热势力凑在了一起,所以我们觉得,吹过来的风,都是热浪一样。而天气和地气交会,阴阳之气交会,就会产生暑湿。因此,夏天是有比较大的湿气的。夏季湿气重从南方梅雨季节,北方夏天返潮现象,都可以直观的感觉到夏天的湿气重。

那么我们的身体谁是负责应对这湿气的?这就是脾。脾主运化水湿,脾喜燥恶湿,脾的属性是喜欢干燥,厌恶潮湿的。夏季湿气大,脾就不高兴了。所以夏季最易伤脾。而“夏属火,其性热,通于心,主长养,暑邪当令”夏季属火,是炎热的,这点和心是相通的,因为心在五行中也属火,而且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由于夏天的炎热汗液大量排泄,这就会容易损伤心,还可能会导致心阴虚,这样更容易受到暑热的侵犯。那么,我们夏天犯困打盹的源头也找到了,心主神志,心是主要负责神志的,由于心阴受损就会导致心绪烦燥,睡眠不好,自然就会感觉迷迷糊糊。再加上夏天因为湿气的原因伤脾,脾湿最大的特点就是会让人体感觉困乏,睡的不好,再感觉困乏,自然也就经常打盹了。夏打盹就由此产生了。

春困秋乏夏打盹?不存在的!夏天这样做,让你精神百倍!

总结了原因,我们也就知道了该做什么。那就是养心,健脾。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名兴见象给各位几个小方法,大家不妨一试。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夏练的目的是以健脾养心、益气生津为主,锻炼的方式则是以静为主,以动为辅,动静结合。

两仪养生法调理方案动作篇

养心体操:1.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目视前方。深吸一口气后,屈膝缓慢下蹲;腿脚以及腰腹不灵活者,不要下蹲太深。下蹲过程同时,两臂前平举,掌心向下,慢慢呼气。两腿慢慢站直,上体起立;同时慢慢吸气,两臂向上稍抬起。做一蹲一起的升降呼吸运动连续4次后还原。休息1~2分钟,再做4次。

2.两脚并拢,身体直立,两拳抱于腰间,掌心朝上。左脚向前上步,屈膝呈左弓步;同时,两臂前伸,与肩齐平,掌心向上。身体重心前移至左脚,右脚上步与左脚并拢,并步直立,同时两掌心边翻边向下、向外、向后划弧至两腰侧时抱掌,掌心仍朝上。右脚上步屈膝呈右弓步,与左弓步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左右重复做8~10次。

春困秋乏夏打盹?不存在的!夏天这样做,让你精神百倍!
春困秋乏夏打盹?不存在的!夏天这样做,让你精神百倍!

健脾体操:1. 屈腿运动:仰卧位,两腿同时屈膝提起,使大腿贴腹,然后还原,重复10次;

2. 举腿运动:仰卧位,两腿同时举起(膝关节保持伸直),然后缓慢放下,重复10次;

3. 踏车运动:仰卧位,轮流屈伸两腿,模仿踏自行车动作,快而灵活,屈伸范围尽量大,每次30秒。关于夏季的运动,名兴见象提醒大家,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尤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更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过度激情产生悲剧。

夏季保健的一些小技巧献给大家说到这里,随后下一篇文章里,名兴见象将会给大家送上几个美食,也是和夏季保健有关的,希望大家不要错过哦。

◎源远流长的中医文化,其实已经融入了每个人的生活中。我们平时去玩 儿的一些小游戏,去做的一些小运动,乃至令我们大快朵颐的一道道美食,都渗透着中医文化。名兴见象愿透过平台,带您寻找中医之美。通过对时事的中医解读,令您感悟近在身边的中医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