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不是药神》被称为中国版《熔炉》,你怎么看?

瑾湉mm

看电影表面,它其实更像《达拉斯买家俱乐部》。

说实在的,这样体裁的电影可以过审,背后的故事我们不得而知,但能出现在我们面前,已经是很大的惊喜。但像《熔炉》这样改变国家法律,使韩国国会几乎全票通过“性侵害防止修正案”。《药神》可能还没有这样的影响力。

在《我不是药神》的结尾,周一围饰演的曹斌警官直言“正版格列宁已经纳入医保、印度仿制药早已不被患者需要。”

可惜的是,现实毕竟没有电影结局那样美好,即便是经过医保报销75%的格列卫,还需要患者自身每年支付两万元左右的费用,对于许多中国患者,尤其是广大的农村患者,每年两万元的费用仍然是一笔巨款。

相比一疗程仅需数百元人民币的印度药,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会选择哪一种药物,结果不言而喻。

但《药神》依然能有与之比肩的地方,它是中国商业电影少有的真正关注“人”的部分,是赋予了强烈责任感的作品。


李沫霖

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我不是药神》和《熔炉》在剧情上并没有半点相似的地方,硬要说相同,可能两部电影都改编自真实事件,都具有非常浓厚的现实意义。

《熔炉》上映后引发了民众广泛的关注,在舆论压力下,警方组成特别调查组,对涉案人员重新起诉并加重了刑罚。



电影上映后第37天,韩国国会几乎全票通过“性侵害防止修正案”,这个法案被称为“熔炉法”。

这项法案对性侵幼童和残障者提高了刑期,最高可判无期徒刑。

这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改变国家的电影”,类似的还有《素媛》,不仅使相关法律得到修改,还直接催生了对性侵儿童者实施化学阉割,有效震慑了罪犯。

回过头来说《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讲的是普通群众买不起天价进口药品,这一现象已经在近些年得到解决。



电影原型人物的行为间接加快了高价抗癌药纳入医保的速度,从电影筹拍到现在上映,当时白血病人面临的吃药难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

随着电影7月6日上映,《我不是药神》必将引发更广泛的讨论,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和正面效果也会很可观。

《我不是药神》和《熔炉》,虽然讲的是不同的故事,但都在努力让我们所处的世界变得更好。





迷影生活

怎么看?

先来说说熔炉的意义吧,韩国经典电影《熔炉》改编自同名小说,以现实中的2000年至2004年间发生于光州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中性暴力事件为蓝本,描述该时间所引发的悲剧以及学校的教师和人权运动者一起力图揭开背后黑幕的故事。

这部电影之所如此闻名,乃至国内不少影迷将之奉为经典,除了电影本身质量外,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反映的社会现实以及批判意义,除了让更多人关注到了这件事情外,当时被告人并未接受实质性的处罚,仍继续担任学校职务。而小说和电影《熔炉》面世,引发韩国民众持续关注,在民众呼声和舆论压力下,光州警方再次着手调查此案,涉案人员被重新提起公诉,也促使了韩国韩国国会出台和修订了一系列保护未成年人法案,尤以《性暴力犯罪特别法部分修订法律案》为重,因此这部法案又被叫做《熔炉法》。

能够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试问《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能做得到吗?或许这部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医疗现状,但是它绝对不会像《熔炉》一样能够促使国家出台以及修订相关法案的。就这一点来说,“中国版熔炉”只不过是发行方搞的噱头罢了,让原本有徐峥坐镇的电影,拥有更大的号召力,目的只是票房。

当然这只是个人想法、感觉罢了,不同意的朋友勿喷。


360娱乐报

个人觉得真要和韩国近几年崛起的现实题材电影比的话,我不是药神更像是《辩护人》。都是在大环境下的小人物的故事,而主角的发展路线在一定程度上也有点类似,前期为钱,到后面有钱了还要做这么一件事情。

大了说,讲的都是,人可以多卑微,就可以多伟大。小了说两者立足不同,辩护人焦点始终在主角一个人,更像自传一样。我不是药神,主角是一群人,说是群像也不为过。

最后推荐没看过的,真心可以去看一下,电影不只是消遣,很可以给你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