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淮南牛肉湯

一碗淮南牛肉湯

一碗淮南牛肉湯

文/洪門三少

昨天中午出去辦事過了飯點,於是決定在外面買著吃。似餓非餓的也不知道該吃點什麼,開著車在街道上慢慢晃悠,直到看到一家名為淮南牛肉湯的店才停下來。

這家店本來是做煲仔飯和冒菜的,以前也經常來吃,不知道什麼時候換成了淮南牛肉湯店,店其實並不大僅放置五張桌子,兩個男人在打理,看樣子應該是父子。

我對豬肉興趣不大,肉類中我比較喜歡牛肉和魚肉,無論怎麼個做法,我都不會嫌棄。所以在牛肉湯店門前停下來,或許就是牛肉引發的本能反應。

對於喜歡吃牛肉的我來說,淮南牛肉湯並不陌生,很早以前就愛上了,併產生了特殊的情感,這些年來也曾在很多地方吃過不同口味的淮南牛肉湯。

雖然很多地方都有賣淮南牛肉湯的店,但口味卻各不相同,所以我認為淮南牛肉湯並不是一個品牌,如果是品牌的話它就應該像肯德基那樣有著統一的食譜和製作方法,那樣各地的淮南牛肉湯就是一個口味,但事實並不是這樣。

可能是安徽淮南的牛肉湯比較受歡迎,而且知名度比較高,所以有些做牛肉湯的店就冠以“淮南”二字,其實跟正宗淮南口味的牛肉湯並沒有多大關係,而很多食客對淮南牛肉湯產生了情結,所以看到帶有淮南二字的牛肉湯,就會認為應該不錯,值得去試試,實際上店家正是抓住了食客的這種心理,才把店名冠以“淮南”二字,一種營銷手段罷了。

雖然明明知道這是一種營銷手段,但是當我看到淮南牛肉湯的時候還是毫無免疫力,總想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或許這家的口味還不錯呢,但往往很多時候都會讓我失望。

所以,有句俗話說得好,“明知前方有陷阱,還要往裡跳”。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想了下應該有三種解釋:

其一,是因為在前方有巨大的利益吸引著我們,即便知道有陷阱,我們也會義無反顧,這種貪婪的本性讓我們忽視了陷阱的危害,只有當這種危害作用於自身時,才會抱憾一句“早知如今,何必當初”。

其二,是因為我們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太過相信自己的判斷,認為眼前的陷阱並不能對自己構成危害,所以便出現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情況,一味地盲目自大也會讓你陷入危機之中。

其三,是因為人自身的賭性,明知道有陷阱也清楚陷阱中存在的危害,但我們還是想要賭一把,或許我們能跳過陷阱而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呢。

前兩種原因深植於人性之中,很多時候避無可避,只有在發生了危害之後,方可痛定思痛總結教訓以免再犯。

至於第三種原因,我覺得不可一概而論,知道有陷阱也清楚有危害,那就要看如果賭輸了所付出的代價我們能否承受得起,如果能承受得起或者付出的代價本身就無關痛癢,那就不妨一試。

就像我選擇淮南牛肉湯一樣,我知道這可能是一個陷阱,它可能並不是我想要的那碗牛肉湯的口味,但我還是願意一試,因為即便口味不對,付出的代價也只不過是一碗牛肉湯的價錢而已。

人生中有很多事情還是要積極嘗試的,如果不嘗試的話,你怎麼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豐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在不斷地嘗試中去體驗。

我記得我第一次嘗試吃牛肉湯是在我上高中的時候,學校門外的那條街上有一家賣牛肉湯的店。

有一天晚上我沒有吃晚飯,下了晚自習以後感覺很餓,於是就走進了這家牛肉湯店,以前沒進來過覺得牛肉湯應該很貴,對於我這種窮學生來說應該消費不起,不過當時很餓在門外聞到那味道就饞得流口水,於是決定奢侈一次,走進去要了一碗牛肉湯。

雖說是牛肉湯,但並不只是一碗湯,可以選擇放粉絲或麵條,不過這兩樣我都沒選,我選擇的是牛肉湯泡鍋巴,鍋巴就是農村鍋灶裡炕出來那種,放在嘴裡幹嚼吧都透著香味,放在香辣的牛肉湯裡泡上幾分鐘,鍋巴的香味與牛肉湯的香味雜合在一起,還未入口就能讓人精神一震,從湯裡夾上一塊鍋巴送到嘴裡,頓時味蕾便生出了欣喜的快感。

一碗牛肉湯泡鍋巴下肚,仍然意猶未盡,但摸摸口袋還是跟老闆結賬了,一碗五塊錢或許並不算太貴,但對於我一個月只有兩百塊生活費的學生來說,就有點奢侈了。(在食堂買素菜5毛一份,葷菜一般1塊一份,自己帶米蒸飯,一暈一素1.5元就能搞定。)

但牛肉湯對我的誘惑太大,雖不能經常去吃,但每個星期總要去吃一次,那味道至今回憶起來還仍然有流口水的衝動。

後來,在不同的地方看到有賣牛肉湯的,也忍不住要去嘗一嘗,但味道大多令我不滿意,唯有六安市裡有家淮南牛肉湯店讓我百吃不厭,他家裡沒有提供鍋巴,但是有蔥油餅,剛出爐的蔥油餅又脆又香,泡上他家的牛肉湯別有一番風味,每次回到市裡的時候,我都要去吃一次,連我兒子也喜歡那裡的牛肉湯和蔥油餅。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一名吃貨,但我願意去嘗試不同的口味,只不過現在對吃並不那麼在意了,很難遇到那種讓我吃一次就能產生味蕾記憶的美食。

民以食為天,吃是人生中的大事,我還會走進不同的牛肉湯店裡,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口味,那麼你呢?令你難忘的食物是什麼,不妨留言說一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