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總是深圳?爲什麼總是萬科?

這篇文章的起因是,週末在家看到的深圳兩處深圳舊房改造,崗廈1980和新圍仔村。

看完之後,感觸良多,會思考一個問題——

為什麼總是深圳?為什麼在城市進化這個課題中,深圳總是走在前面?

為什麼總是萬科?為什麼在行業進化這個課題中,萬科總是走在前面?

1

你關注過城中村的屋頂麼?

這應該是盤踞在城市核心區之內,絕大多數的城中村模樣。

為什麼總是深圳?為什麼總是萬科?

為什麼總是深圳?為什麼總是萬科?

密集、醜陋、臃腫……

深圳尤甚。深圳的1044個城中村裡,居住了這個城市裡60%的人口,它為四面八方趕來特區的外地人提供第一處落腳點,是活力和競爭力的展現。同時,又像一塊塊牛皮癬,牢牢地黏在這個色彩斑斕的城市裡,既拆不掉,也改不動。

如果住過城中村的人都瞭解,在這裡居住,只能解決最基本的安身,毫無任何生活的意境。這裡沒有排水系統,一下雨汙水橫流;這裡狹窄逼仄,缺少綠化,更缺乏鄰里之間的社交和活動場所。

那麼,如何能讓這些城中村變得美好一些?哪怕是一絲絲的改變,都能讓居住在這裡的人感受到城市的莫大溫暖。

辦法來了——

深圳以崗廈為試點,做了一個現代版的愚公移山!

在城中村的握手樓之上搬來一座有生機的、有厚度涵養雨水的人造山體。

為什麼總是深圳?為什麼總是萬科?

他們把原來的屋頂增厚,放上特殊土壤和種植箱,土壤用來涵養雨水,增添綠化;同時將種植層根據建築特性,階梯分佈,在種植層的下面形成各種活動空間。

這樣就讓整個屋頂形成立體的人造綠山,居住者可以自由的在綠山中休憩、交流、活動。

山上的綠植▼

為什麼總是深圳?為什麼總是萬科?

山下的空間▼

為什麼總是深圳?為什麼總是萬科?

山間的平臺▼

為什麼總是深圳?為什麼總是萬科?

這項設計並不是停留在紙面和想象中,實際上已經在崗廈嘗試性的落地。

為什麼總是深圳?為什麼總是萬科?

為什麼總是深圳?為什麼總是萬科?

深圳想通過這個試點的嘗試性落地,引導城中村的各個個體樓棟進行升級。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絕大多數的城中村將設計落地,當一座座的城市綠山出現在每一個城中村的屋頂。那麼,我們站在高空俯視曾經髒亂差的城中村時,映入眼簾的是這樣的畫面——

為什麼總是深圳?為什麼總是萬科?

牛皮癬早已不在,替代者是一簇簇的城市綠山,它們在空中連成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空中綠雲。

我們諸多城市的執政者們,在城市規劃時,總想著一炮就能幹票大的,卻總是忽略這個城市中最細小的角落。

還好,深圳還記得這些角落,以及蜷縮在這些角落裡的人。

2

如果城中村拆不動了怎麼辦?

這應該是絕大多數的一二線城市進化到最後,都會面臨的一個統一大問題。

北上廣深已經被這個問題困擾多年,福州、廈門、青島……這個問題已經在這些城市裡漸漸浮出水面。

城改總有拆不動的那一天,總會有或多或少的城中村無法進行全拆全改,那麼它們該怎麼辦?如何通過最小程度的綜合整改,讓這些城中村在匹配、融入城市的同時,能最大程度的釋放出多餘的空間,讓渡給初入城市的外地人。

深圳和萬科又給出了答案,深圳新圍仔村綜合改造。

新圍仔村位於深圳坂田,裡面居住著大量的華為和富士康基層員工。

為什麼總是深圳?為什麼總是萬科?

為什麼總是深圳?為什麼總是萬科?

與絕大多的城中村一樣,新圍仔村同樣面臨著,人車混行、停車緊張、缺乏綠化、沒有公共空間、管網和水電線路混亂、城市形象差、居住空間品質低……等等諸多問題。

萬科著手新圍仔村改造之後,從管網入地、空間規劃、人車管理、形象升級、居住配套等五個方面進行綜合整治。

下面這張圖片是絕大多數城中村的天空——

為什麼總是深圳?為什麼總是萬科?

密密麻麻的電線被私拉亂扯,橫亙在天空中,就像是一張網,牢牢地籠罩著城中村。

萬科首先要做的就是三網入地的基礎改造,把電網、水網和汙水排水網統一入地。

為什麼總是深圳?為什麼總是萬科?

人車混行,也是絕大多數城中村的樣子——

為什麼總是深圳?為什麼總是萬科?

萬科在新圍仔村的路網規劃中,在東西和南北兩條村中主軸道路上實施人車分流,將絕大多數的路權交還給行人,確保行人能夠閒適且安逸的慢行在村中,在主軸上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步行街區。

為什麼總是深圳?為什麼總是萬科?

為什麼總是深圳?為什麼總是萬科?

為了最大程度的擴大城中村的公共活動空間和鄰里之間的交流空間,萬科做出了諸多努力,嘗試著在原本就逼仄的環境中,螺獅殼裡做道場。

萬科通過大數據的比對,把原本的小空間根據使用率的高低劃分成若干個組團,把使用率很高的區域,在保證原有功能的前提下,進行升級,比如社區的老廣場;把使用率低的空間,重新激活利用,比如樓宇之間的公共空間,做成兒童活動區。

為什麼總是深圳?為什麼總是萬科?

為什麼總是深圳?為什麼總是萬科?

除了外部公共空間之外,萬科還將樓棟內的公共空間加以重新激活利用。

在首層設置吧檯,休閒書吧,在樓頂設置空中花園,同時在個別平臺層,設置公共晾曬空間和公共廚房,為鄰里交流提供更多的開放型空間。

為什麼總是深圳?為什麼總是萬科?

為什麼總是深圳?為什麼總是萬科?

除了這些之外,萬科還對新圍仔的整體空間形象進行了再次改造和升級。

萬科同樣結合大數據,把各個樓棟劃分為一類形象區域、二類形象區域和三類形象區域。

臨路及轉角口等一類形象區域,著力打造,凸出空間的靈動感和活力感。

為什麼總是深圳?為什麼總是萬科?

為什麼總是深圳?為什麼總是萬科?

值得一提的是,新圍仔村經過重新改造升級後,形象和居住感大幅提升的同時,租金也大幅上漲,引來了諸多爭議。

而我認為,恰恰是因為這些爭議的存在,更能讓人深深地感受到,這家企業和這個城市的執政者對於這個城市的尊重,對於土地的敬畏。

因為他們不怕爭議,勇於承擔,積極探索,他們深知,也許做了會錯,但“做”永遠比“不做”要好!

為什麼總是深圳?為什麼總是萬科?

因為它們敬畏土地,敬畏城市,尊重每一寸土地和每一個人,敢於為了一切美好事物而積極嘗試。

3

摩天大樓和五星級酒店是這個城市的一部分,城中村也是這個城市的一部分,我們不僅要擁抱燈光璀璨,更要學會和這個城市中陰暗逼仄的角落握手言和,並嘗試改造它們。

因為在這些角落裡,也蜷縮著各種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