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别腿肿是因为心衰还是肾病?

赤小珠

  不少老年人经常性腿肿,引起身体局部水肿的病理因素很多,例如钠与水潴留、毛细血管滤过压升高、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淋巴回流受阻等。因为心脏问题导致的腿肿,称为心源性水肿,因为肾脏疾病导致的腿肿称为肾源性水肿,那如何区分心源性水肿和肾源性水肿呢?

  1.肾源性水肿常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心源性水肿常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或慢性心包炎等疾病。

  2.水肿开始的部位不同。肾源性水肿首先从眼睑或颜面开始,晨起明显,然后发展至足踝、下肢,严重时波及全身。心源性水肿一般首先从身体的下垂部位开始,逐渐发展为全身性水肿,一般首先出现下肢凹陷性水肿,尤以踝部最为明显。

  3.水肿病情发作程度不一样。肾源性水肿病情往往比较迅速,和患者的病情进展也有一定关系。而心源性水肿多表现为缓慢进行性水肿。

  4.水肿性质也有区别。肾源性水肿表现得水肿部位软且移动性大,但是心源性水肿表现得比较坚实,移动性较小。

  5.水肿伴随症状不同。肾源性水肿通常伴有其他肾脏病征,如高血压、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眼底改变等;肾功能检查、尿常规检查等有异常。心源性水肿患者伴有心功能不全病征,如心脏增大、心杂音、肝肿大、静脉压升高等。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与磁共振成像检查,冠脉CT检查有异常。


家庭医生在线

心衰和肾病均可引起下肢水肿,如何辨别是什么性质的水肿呢?首先来看看血液在体内如何循环的。血液循环由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血液从心脏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脉进入体循环的动脉各级分枝,流向全身毛细血管,汇入小静脉、大静脉,经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进入右心室,然后进入肺循环,经肺动脉进入肺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变成携带氧气的动脉血,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再由左心房流入左心室,不断循环往复。当出现心衰时,心脏收缩力减弱或心脏舒张障碍,心排血量减少,致使静脉回流受阻。因血液瘀滞,静脉压增高而导致下肢水肿。心源性水肿的特点是水肿首先从双下肢脚踝开始,向上蔓延至全身。还可有胃肠道淤血引起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轻者早期站立位出现水肿,平卧休息后可消退;卧床患者出现腰背部、骶尾部水肿。严重心衰时,可引起肺水肿,甚至胸腔积液、腹水和全身水肿。表现为肺部啰音、呼吸急促、颈静脉充盈、肝脏肿大、心率增快、呼吸困难。有心脏病史或肺栓塞、贫血与出血、感染、输液速度过快、心律失常等,辅助检查血浆脑钠肽升高、心脏扩大、B超检查心功能异常。

各种肾脏疾病引起的水肿,由于肾脏原因,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使水钠潴留,同时伴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组织间隙水分潴留而引起水肿;或者蛋白丢失,低蛋白性水肿。如肾病综合症患者,由于大量蛋白尿,蛋白从尿液大量丢失,引起血浆蛋白降低,不能维持有效的胶体渗透压,导致组织水分增加而引起水肿,即肾性低蛋白性水肿。好发于皮下组织的疏松部位,水肿首先从眼睑、颜面部及足踝开始,逐步发展至下肢和全身,以晨起时明显,活动后水肿逐渐减轻。为凹陷性水肿,伴有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或其他肾性疾病病史,临床上有少尿、无尿、蛋白尿、管型尿、血尿、低蛋白血症等表现。


药事健康

如何区别腿肿的病因是心力衰竭所致还是肾病所致?这是一个好问题,不但对于大众有利,对于很多年轻医生也是有帮助的。今天,张大夫就来好好说一说。

一、心力衰竭

如果患者除了腿肿之外,还会有的症状包括: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乏力、倦怠、运动耐量减低、少尿、肺部湿罗音等症状,这就可能是左心衰的可能。

如果患者除了腿肿之外,还有胃肠道淤血的症状,比如说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或者同时看到颈静脉怒张、肝脏增大等体征。这就可能是存在右心衰的可能。

如果患者除了腿肿以外,有以上说到的所有体征和症状,那就可能是全心衰。

不论是左心衰、右心衰还是全心衰,诊断并不困难,只要做一个心脏彩超,同时抽血查BNP就可以明确诊断了。

二、肾脏疾病

肾性水肿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主要是水钠潴留。肾小球疾病时水肿可分为两类:

1、肾病性水肿

肾病性水肿组织间隙蛋白含量低,水肿多从下肢部位开始,属于自下而上;

2、肾炎性水肿

肾炎性水肿组织间隙蛋白含量高,水肿多从眼睑、颜面部开始,属于自上而下。

无论是肾病性水肿还是肾炎性水肿,多可以找到肾脏疾病的原发病,与心衰造成的水肿并不难鉴别。


张之瀛大夫

水肿主要是由于某些原因导致皮下组织内的液体潴留过多所致,可能是全身性疾病,如处于失代偿期期的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慢性肾炎和肾病、重度的营养不良等,也有可能是局部外伤、过敏、血栓、局部炎症反应导致的。不同病情所导致的腿肿和身体症状的情况是不一样的,需要加以鉴别。了解下肢水肿的相关知识,对于您了解自己的病情有很大帮助。

心衰造成下肢水肿的情况多以慢性心力衰竭多见,其中右心衰竭的主要体征之一就是水肿,主要原因就是体循环淤血所致,常见于肺源性心脏病或者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右心衰竭除水肿体征外,还有可能因为体循环淤血造成颈静脉怒张、搏动增强表现,肝颈静脉反流征呈现阳性结果,肝脾肿大等表现。并且会有明显的消化系统症状,比如腹胀、恶心、呕吐等,这些躯体症状可能和胃肠道、肝脏的淤血造成的。这些表现对于普通人了解下肢水肿的病因和分类,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肾病造成的肾性水肿主要是由于水和钠的潴留造成的,可分为两大类:肾病性水肿和肾炎性水肿。在这两种水肿的发作过程中,肾病性水肿多从下肢开始,组织间隙中的蛋白质含量很低,使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液体就会从血管内渗入组织间隙而产生。当某些原因导致患者的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时,会进一步加重电解质紊乱,加重水肿的症状。这种下肢水肿往往伴发血压的升高、尿蛋白异常、甚至血尿等,并且可能有乏力、疲倦、腰困、饮食减少的表现

本期答主:王泽,医学硕士


生命召集令

作为一名重症医学科医生,遇到病人脚肿是最经常见的症状了。


腿肿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原因是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营养不良、药物因素、腿部血管局部疾病等导致的水肿。






3、此外,肝功能不全也会导致水肿,这里不细说。


4、药物导致的水肿,比如某些降压药物,主要是钙离子拮抗剂,比如硝苯地平等等,某些患者服用这些药物后会有脚肿的发生,要警惕。停药后多可以减轻水肿。


5、足部的疾病,比如静脉血栓、静脉曲张或者局部炎症,都可能导致脚肿。


记住,如果两个脚是对称的水肿,那么多是全身性因素引起的水肿,比如心脏、肝脏、肾脏、药物的原因,如果是一个脚肿,那么多是脚局部的疾病引起的。


具体是哪个疾病引起的水肿,需要专业的医生才能判断。即便如此,有时候医生也找不出水肿的原因,患者自己就更加不可能知道什么原因导致的水肿了。有些水肿很严重,比如心衰、肾衰,需要尽早处理。有些水肿不严重,比如局部脚的炎症。需要大家酌情处理。


我是熊猫,有问题可以留言,我会一一解答。


熊猫医馆

造成“腿肿”的原因很多,主要因素包括血管和淋巴管的液体回流、体内胶体渗透压的差异、感染等。问题中提到的“心衰”和“肾病”是两个较为常见的导致腿肿的疾病,关于两者的区别,以下精灵医生就分别进行介绍:

“心衰”也分为不同的种类和阶段,导致下肢水肿主要是右心功能不全失代偿阶段的临床表现。此阶段右心室和右心房不能有效的将回流到心脏的血液排向肺循环,导致血液和体液积压在身体的外周,同时受到重力因素的影响,更多的液体积存在下肢。由于这个原因往往右心衰最开始浮肿的地方是双足,而后上升到脚踝、膝盖和大腿,最后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腹腔积液。因此心衰造成的水肿有由下向上的变化过程。

肾病造成水肿有两个原因。对于一些开始阶段的肾病,以蛋白尿为主,尿量并没有下降,此时会造成体内蛋白量的下降,胶体渗透压也会随之减低,以至于一些液体会渗透到身体相对疏松的地方,临床最常见的是眼睑和面部。后期阶段的肾病会出现少尿和无尿的情况,此时就会出现全身的液体积存,当然也会出现双下肢水肿的情况。从肾病造成的原因来看,其造成的水肿有从上到下发展的趋势,此点与心衰造成的水肿有明显的不同。


精灵医生

不要纠缠在区分上,而是怎样消除水肿才是中医的任务,区分由西医去分,反正西医是无任何方法消除水肿的。

而中焦,主要是脾胃,主要作用是对食物的腐熟消化,吸收和输导水谷精微的作用,也是中焦靠脾胃去生化气血之源。如何促进脾胃生化气血,是提高人体免疫系统,提高抵御疾病的保证。对中医来说,重点在改善人体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血液在动脉毛细血管能够正常物质交换,向身体各组织器官输送氧气和水谷精微,使各系统生理功能平衡。这是中焦的作用。

下焦主要是小肠,大肠,肾,膀胱,是主管体内水液流通和排泄的器官,也是水液流通和排泄的通道,因此,三焦又有“水道”之称。

三焦气化不通是人体水肿的主因。水饮于胃,脾为胃行其津液,脾气散精,内而脏腑四肢百骸,外而肌腠皮毛使之滋养。另外,脾气散精,又能上输于肺,再靠肺气的宣发肃降协调作用,使三焦水道通调,并使下注于肾的水液通过肾的升清降浊功能将浊中之清上归于肺,浊中之浊下注膀胱排出体外。

由此可见,整个水液代谢过程中,三焦是贯穿始终的通道,将肺,肾,膀胱等五脏六腑与腠理密切联系起来,肾脏与三焦膀胱密切联系,相互配合!

不论什么原因的水肿,均与三焦与五脏六腑代谢失调有密切联系。

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虽以肾脏为主,以肺之宣降为动力,但三焦却是贯穿始终的水液通道,三焦不通才是各种水肿的主要因素!因而,称三焦为“中渎之府”,有“总司人体气化”的作用!

广东民间中医


中医杂谈

看了您的提问我觉得应该分两个部分来解答:1.如何区别水肿原因;2.该去看哪个科。我开始讲咯。


1.水肿区分

能引起下肢水肿的原因有很多: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血管源性、免疫源性、内分泌源性、药源性等等。而您的疑问主要在心源性和肾源性,那我就着重讲讲这两个:

  1. 心源性:由心功能下降引起的下肢水肿一般为对称性的凹陷性水肿,水肿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右心功能下降不能将更多的血液射入肺部,同时体循环的血液不停的回到右心,引起的血液的堆积,可以理解为交通堵塞,加上重力的配合所以双下肢率先水肿。心源性水肿多半都会有心脏方面的疾病表现:心累、心悸、胸闷、气紧等。

  2. 肾源性:肾源性水肿病因是水钠储溜,也就是说血液太浓,水排不出去全留在体内。所以肾源性水肿一般会先在人体组织比较疏松的部位开始出现,比如颜面部,当然它也可以出现双下肢水肿,但并不会像心源性那样一出现就不宜消退,而且肾源性水肿多从脚踝处开始。肾源性的肾脏表现有蛋白尿、少尿、血尿、高血压等肾功能障碍的表现。

下面这张截图简单明了的做出了总结:


2.看哪个科

在讲这个问题以前我们再说一下水肿,它和发热、咳嗽、胸痛、腹痛一样,一般人很难从表象看到本质,这很正常毕竟各位不是医生。单拿心源性和肾源性水肿出来说,他们两也会相互影响:肾源性引起了高血压、水钠储溜,久而久之心功能一样要受影响;心源性严重情况下可引起肾灌注不足,同样可引起急性的肾功能不全。所以任何疾病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人是一个整体,看病也要从整体看。

现在的朋友都存在这个问题:该看哪个科。这需要医生想帮你分析病因而不是你自己在那瞎猜。心内科、肾脏内科以及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当然都可以看,但其实我们建议是先看全科,这不是D医生的自卖自夸,因为全科的工作就是诊断未分化疾病,国家在大力发展全科就是为了减轻医疗负担,让老百姓看病不茫然,避免重复就医。从国外的经验来看,通过全科分诊也是最省事的医疗模式。


全科D医生

腿肿的原因很多,像心衰引起的或肾衰引起的通过病史和体检很容易区别,也有许多腿肿原因要仔细检查后才能明确:

1.心衰:心衰引起的下肢浮肿是右心衰的表观,要么是肺部疾病如:慢阻肺引起肺源性心脏病等,往往引起的单纯右心衰(可伴有颈静脉怒张、肝大、胸水、腹水)。全心衰(左、右心功能都衰竭)常有高血压心脏病史、心肌病史、先天性心脏病史、风湿性心脏病史、瓣膜钙化性心脏病史等。往往早期有左心衰竭的表现如:活动后气喘、亱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高枕位睡眠等。

心脏从左心衰发展到全心衰或单纯右心衰,腿肿是从足背开始,逐渐向上发展。查心房利鈉肽、脑钠素BMP升高特异性较高,正常值在0-38pg/ml。

2.肾功能衰竭:有明确肾脏病史、严重多囊肾、肾动脉硬化史、糖尿病史、急慢性肾炎史等。水肿先见于上眼睑或周围,但多数是全身紧张性浮肿,伴尿少,是肾小球不能有效滤过血液导致的水肿。血肌酐Cr和尿氮明显升高。

3.静脉曲张:引起毛细血管中血液回流静脉受阻,血漿中水份渗到血管外引起下肢浮肿。与遗传和长期站立或久坐不起工作有关,露出小腿就可以看见扭曲凸起青色的静脉。

4.深静脉栓塞: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多见,往往单侧腿肿伴不同程度胀痛,如血栓在深静脉位置较高处,双腿可以都肿胀,但往往无心脏、肾脏、静脉曲张病史。下肢核磁共振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5.下肢静脉瓣病变或下肢小静脉病变,表面无法判断但核磁共振可比明确診断,也不用打造影剂。

6.各种慢性皮肤病都可以引起下肢浮肿,仅从小腿外表就可以看出各种各样皮损、病变、色素沉着。

7.甲状腺功能减退:除小腿胫骨前浮肿外,神情淡漠、缺乏表情。有自体免疫性甲状腺炎(桥本氏甲状腺炎)或甲减病史。查血TSH升高、T3T4下降。

8.低蛋白血症: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进食不佳、严重营养不良、肝硬化白蛋白合成功能差、严重感染后的老年人,大出血或大手术后等都会造成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低了拉不住水份全引起全身浮肿。

9.药物因素:有些药物可引起下肢浮肿,最常见踝部水肿是由降压药中的鈣拮抗剂如氯活喜之类发生率约20%-30%,且利尿剂不能消肿。

还有不少罕见情况就不一一详述了。总至最早最快能找出下肢浮肿的原因是:病史和体检,医生要学习、更要动脑子,把每个病人当作老师来学习,你才能超群。

2018.6.14


我想说点真话

腿肿是水肿表现在下肢的症状,一般来说腿肿在心脏病变时多见。水肿是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在临床上将水肿分为以下几种,各有特点,小克为大家分享分享。


1.心源性水肿:常见原因是右心衰竭,表现为从轻度的脚踝部水肿向上延及全身水肿,发展较慢,可随体变化而改变部位,呈对称性,凹陷性,颜面部一般不出现水肿。

2.肾源性水肿:多发生于各型肾炎及肾病,水肿从眼睑、颜面开始而延及全身,发展较快,水肿质软而移动性大。

3.肝源性水肿:常见于肝硬化失代偿期,多表现为腹腔积液,也可先出现足踝部水肿,逐渐向上蔓延,而头、面部及上肢多无水肿。

4.营养不良性水肿:多见于长期营养缺乏、蛋白丢失等,特点是水肿发生前有消瘦、体重减轻,水肿常从足部开始向全身蔓延。

5.粘液性水肿多见于甲状腺机能减退,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水肿发生于经前1-2周,表现为眼睑、手部及踝部轻度水肿。

6.下肢静脉血栓及静脉曲张也可出现腿部水肿,下肢淋巴回流受阻可引起腿部水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