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玲:我愿意做成长一辈子的老师

雷玲:我愿意做成长一辈子的老师

雷玲:我愿意做成长一辈子的老师

第九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候选人07 雷玲

个人档案

雷玲:我愿意做成长一辈子的老师

姓名:雷玲

单位:信阳市光山县紫水学校

学科:

语文

荣誉:河南省民办教育先进个人、信阳市优质课一等奖、教育部优秀论文三等奖

推荐语:

从“普通教师”到“优秀学科带头人”,再到“创新型管理者”,每一次蜕变,都见证着你对教育的追求与执着。与时俱进、博采众长,你的课堂让童心灵动飞扬;潜心耕耘、浸润书香,你的人生有了春笋拔节的力量;不忘初心、逐梦前行,愿你在成长的舞台上永耀光芒!

——光山县教体局工会主席 李昌华

雷玲:我愿意做成长一辈子的老师

我愿意做成长一辈子的老师

一个孩子遇见了怎样的老师,就遇上了怎样的教育。

小学一年级,当像奶奶一样慈祥的陈老师把鲜艳的小红花奖励给我的时候,当她抚摸着我的小脑袋微笑着说“老师相信你”时候,我的心里就有了这样一个梦想:长大了,我要当老师,当个像陈老师一样让孩子喜欢的老师!30多年过去了,我也在教师之路上行走了20年,初心未改。教师这一身份,让我享受、让我幸福,也让我不断成长、不断绽放光彩......

浪漫·自我成长

1998年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家乡的一所村小。初登讲台,教学艺术自然是谈不上,我凭的就是一颗初心和满腔的热情,开启了成长之旅。

看到学校多是年龄偏大的代课老师,我主动请缨,中途担任了一年级的班主任,从“a、o、e”开始教起,从带着孩子们上体育课开始,从图书馆借读《福尔摩斯探案集》开始,居然很快获得学生的认可:从县城到乡下,当我那辆紫色的小自行车出现在路口,班里那个曾经留级两次的大个子男生总是接过自行车,打来井水把它擦洗得干干净净;当我中午不回家吃饭,总有孩子把家里的大白菜剥了一层又一层,把最嫩的菜心送给我……教育,就是这么神奇,当你把爱心和善意传递给孩子时,收获的是信赖与转变。

2000年,我应聘成为一所私立学校的语文教师,教一年级。善于学习的我,更是在新环境中迅速找到了语文教学的密码。

雷玲:我愿意做成长一辈子的老师

得益于学校的教研模式,我不但经常参与小学语文的课程研讨,而且常去初中、高中的教研活动中当热心听众。于是,相关的内容就被联系起来了。每次学完规定课程,我都会无限憧憬地告诉孩子:到了初中和高中,我们还会学习比这更有意思的内容,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就这样被我激发了出来。

由于各学科的教研我都参加,它们之间的关联性激发了我更大的兴趣。于是,我又开始思考:学科之间能否架起桥梁呢?我的答案是能,《展示台》就能成为其突破点。《展示台》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汇报本周所学,但由于属开放性设计,不涉及考试,所以往往被很多老师忽略。但是,我把这个不起眼的版块设计成了每周一次的展示课。学生展示汇报的内容不再只是课本知识的复述,而是拓展到课外阅读的分享、才艺技能的展示等,成为了最初的阅读课雏形。

我鼓励孩子们大胆质疑。每次新课前,我都会让孩子们说说看到课题他们想到了什么。我欣喜地看到,孩子们不仅可以联系课文来质疑,更能展开天马行空的丰富联想。学习《四个太阳》一课时,不仅后羿射日的传说引发热烈讨论,环境保护也引发了孩子们的热情关注。

我自创的课文改编也是一大亮点和特色。每学完一篇课文,我都会领着孩子们声情并茂地诵读,然后模仿课文的格式,把主人公换成班级的同学或熟悉的其他人、物来读一读,让学习变得趣味盎然。后来,孩子们就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换一换,开始自己仿写、改写、续写和创作了。

一位老师,获得学生喜爱的方式就是把自己的课上得有意思。我想我做到了,懵懵懂懂间,在“雷老师之外”,我又有了“超级妈妈”“奥特曼妈妈”的称号。

精确·团队教研

如果说教育生涯的最初10年是一个浪漫的自我成长期,那么从2009年开始,我进入了一个精确的团队教研期。

当我成为学校的教务主任以后,目光就不能局限在课堂和个人层面上,我应该让所有的教师都能像我一样享受课堂。但是为了课堂的“精确”,我们还必须依靠课堂教学的技术、方法、模式层面的东西。

在参阅了海量的资料和数百节各科课例之后,我提出了构建“IHS三级阶梯教学模式”的设想,即以“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重视以学定教”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三大理念为建模指导思想,结合朱永新教授课堂的“三层六度”评价标准和程鸿勋教授的阶梯式教学理论,联系当时学校“智慧·快乐·成功”的办学理念,构建由“智慧导入、快乐导学、成功达标”三个版块构成的教学模式。

雷玲:我愿意做成长一辈子的老师

实践证明,“IHS三级阶梯教学法”得到了学校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认为这种模式操作性强、灵活而又有实效,值得推广。在2011年底的课堂建模验收活动中,学校推出了8节随堂课,其中4节获奖,总成绩位居全县第一。在新学年的第一次中小学主管教学的校长会议上,我被特意安排以《闪动智慧灵光,打造生命课堂》为题,剖析了建模过程、介绍建模经验。更重要的是,学校的年轻教师在该模式的指导下,逐渐知道自己该怎么样上课,课堂怎么样才算还给学生。尤其是数学教师,普遍认为按照这样的模式上课,课堂紧凑、完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

“IHS三级阶梯教学模式”提出之后,我又继续带领团队对其进行优化,对各学科、各种课型的教学模式进行解读,学校教师对该模式的运用越来越娴熟。2013年至2018年,学校连续5年参加县优质课赛课,数十位教师获得一等奖,学校荣获团体第一名3次,第二名2次。

而我,也在不断的钻研学习中,荣获多项课例、论文的表彰和荣誉。

综合·课程开发

2014年,河南教育时报社组织的河南最具影响力教师巡回论坛在我校举办,这促使我进入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发展期。

这些优秀教师的成长史让我深刻感受到,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的底蕴提升都离不开阅读的支撑,只有将教育放在阅读的基础上,才能创造源源不断的自我成长的动力。但是,对阅读来说“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已经成为常态,该怎么办?

我为自己制订了阅读计划,每天至少拿出1小时来进行纸质阅读,每个月有不低于200元的购书经费,并将当天的工作情况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最开始,读与写,都是源自对工作的负责。但是当我阅读了越来越多的书籍后、文字累积到一定程度后,蓦然发现,读和写已经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的身更忙了,但心却静了下来,对教育教学也有了更深的认知。

有了阅读的帮助,我最初那些懵懂的不自觉的教学行为都有了理论支撑,进行课堂指导时也更加得心应手了。

2015年,阅读被纳入我校课程计划,并且日益显示出独特的魅力。每天中午,校园里各班孩子都在静悄悄地阅读;每周一节的分享课上,声情并茂的朗诵、慷慨激昂的演讲、娓娓道来的故事,让阅读课的形式更加丰富。阅读课带来的变化更是显而易见的:《骆驼祥子》《红楼梦》《高老头》等经典名著走进了课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类哲思已经萌芽;孩子们已经可以从结构、内容、修辞等方面欣赏一本诗集……

我们又在一二年级引进了读写绘课程。让师生共读绘本、故事、童诗......把读后的感受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喜闻乐见的绘画让阅读的种子深深扎下根来。

雷玲:我愿意做成长一辈子的老师

2016年,学生百家讲坛开讲、家长讲坛开讲;2017年,亲子共读计划启动;2018年,故事妈妈进课堂、故事爸爸进课堂相继举行,家校之间的亲密互动让阅读的魅力从学校辐射到家庭。

在阅读不断推进的同时,特色主题班会、周末创意成长作业、节日课程、毕业课程等也陆续被我们开发出来,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原来,阅读可以让我们如此有成就感,让校园焕发不一样的光彩。

经常有老师问我,为什么你的脑子里有那么多奇妙的想法啊?我都会这样告诉他们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爱教育、爱阅读,生活就如同弥漫着花香的清晨,永远带给你惊喜。是的,在教育之路上行走了20年,我依然觉得自己是追梦之路上的小姑娘,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是将平凡的日子变得诗一般宁静而又充满着创意、激情,不断进步着、成长着。

是啊,生命是一个不断修炼的过程,成长更是一辈子的事情,我愿意做成长一辈子的老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