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叛乱,唐玄宗先期部署正确,后两大昏招导致丢长安贵妃殒命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打破了唐朝“开元盛世”的歌舞升平,并由此使大唐盛世走向衰落。

安禄山号称20万大军,他自蓟城(今北京西南)誓师,打着讨伐杨国忠的名义起兵。当时,他的进攻有两个方向,一是自河东(今山西省)西过黄河,就像当年的唐高祖李渊一样,这是进入关中的一条捷径;一是直接南下,直驱东都洛阳。

安禄山叛乱,唐玄宗先期部署正确,后两大昏招导致丢长安贵妃殒命

事实上,无论走不走河东,对于朝廷和叛军都是至关重要的。河东若在安禄山手中,就会直接对关中形成威胁;若是河东为唐官军所控制,则官军会以此为基地,直接威胁河北叛军,并截断河南与范阳的联系。

安禄山选择的是直接南下,这就意味着他必然先占领洛阳,然后向西入关。而走这条路线,就有一个重要的关口要克服,那就是潼关天险。

安禄山起兵初期,从范阳出发,仅10天的时间,就攻下了博陵(今河北定县),在经过13天的急行军,叛军就饮马黄河了。

有意思的是,唐玄宗在最初得知安禄山起兵叛乱的消息时,竟然认为这是假情报。后随着叛乱的消息源源不断地到来,唐玄宗终于相信这个开口必言“忠”的安禄山真的背叛了自己。

安禄山叛乱,唐玄宗先期部署正确,后两大昏招导致丢长安贵妃殒命

唐玄宗在第七天才确认了安禄山的叛乱,虽然他醒悟的太晚,但在先期的军事部署上,还是较为成功的。

唐玄宗从两个方面部署了兵力,一是在东都洛阳布下重兵,阻止安禄山叛军;一是在河东布下重兵,阻止安禄山的大军,以防安禄山自河东西入关中。

由于安禄山的叛军是南下洛阳,所以官军就把重兵布防在河南,朝廷派往洛阳的有两员大将:高仙芝和封常清。

封常清是蒲州(今山西临沂)人,早年跟随高仙芝在西域征战,以骁勇、善计谋著称。高仙芝是高丽人,长期在西域一带战斗,颇有战绩。

安禄山叛乱,唐玄宗先期部署正确,后两大昏招导致丢长安贵妃殒命

安禄山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境,很快就拿下了开封,当时据守在开封的守将是张介然,张介然也是蒲州人,他虽然拼死抵抗,但他只有区区一万人马,在安禄山有备而来的十万精兵的进攻下,战败被杀。

对于朝廷来说,洛阳是必争之地,自然是必须死守洛阳。虽然高仙芝、封常清是战功赫赫的老将,但因为在洛阳临时征兵,缺乏训练,虽然付出了血的代价,但最终洛阳还是失守了。

高仙芝和封常清经过商量后,决定率军撤到最后一道防线,那就是号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潼关。应当说这样的部署是正确的,这个时候避叛军之锋芒,在潼关坚拒,待四周唐军围歼叛军,这绝对是上策。

安禄山叛乱,唐玄宗先期部署正确,后两大昏招导致丢长安贵妃殒命

但是,当高仙芝、封常清在潼关部署部队完毕后,却突遭监军宦官边令诚所杀。这个边令诚早年就与高仙芝不和,此时看他们败退,便向唐玄宗诬陷两位将军无故弃地及克扣军饷等。而唐玄宗在听了一面之词后,在急需稳定军心的时候,派边令诚前往潼关杀害了两位作战经验丰富的高级将领。

之后,唐玄宗又派突厥人哥舒翰守卫潼关。756年四月,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他出兵旗开得胜,拿下了军事重镇云中(今山西大同),之后又一举拿下马邑(今山西朔州),打通了朔方和太原的联系。安禄山原来计划是攻下太原后,南下永济,自永济入关的计划便泡汤了。

随后,郭子仪和契丹人李光弼联合出兵河北,与史思明叛军展开厮杀,接连取得巨大的胜利,史思明损失惨重,部下被斩杀四万多。经过几次交锋,郭子仪把河北完全地控制这里了朝廷手中,截断了范阳和洛阳之间的联系。

安禄山叛乱,唐玄宗先期部署正确,后两大昏招导致丢长安贵妃殒命

这样,有潼关天险抗击着安禄山的叛军,关中是安全的,而河东、河北也都掌握在了官军手中,按照正常的战争进程,安禄山的叛乱就该结束了。

谁料,在这关键的时刻,唐玄宗又发了一次昏招,直接导致长安失陷,自己在西逃的途中,还使心爱的杨贵妃马嵬坡殒命。

这一昏招就是唐玄宗看到局势已对自己有利,他听从杨国忠的建议,强烈命令哥舒翰率兵东出潼关,与安禄山的叛军决战。

哥舒翰是军人出身,其南征北战,颇有战争经验,在当时,他是少有的能和安禄山抗衡的将领。他知道,自己虽然有十几万人马,但守潼关是不成问题,而一旦离开天险,就意味着去送死。

安禄山叛乱,唐玄宗先期部署正确,后两大昏招导致丢长安贵妃殒命

哥舒翰虽然不愿意东出潼关,但唐玄宗一再派使者督促哥舒翰出关,前有高仙芝、封常清的教训,最后,哥舒翰在恸哭了一场后,被迫领军出关。结局也是预料中的,哥舒翰参差不齐的部队被安禄山的叛军一冲即溃,哥舒翰也被俘。随后,即天宝十五年(756年)的六月,潼关丢失。

潼关一丢,无险可守的长安陷落就是时间的问题了。六月十四日,唐玄宗出逃长安的第二天,便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马嵬坡事件,杨国忠等杨氏家族的人,多在此被杀,杨贵妃也被兵变的士兵缢杀。

本文参考文献:《隋唐简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