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創業14年,這些經驗值得所有創業者深思

王興雖然歷經數次創業失敗,但不可否認的是,王興的每一次創業都引起了行業的跟風模仿,以及新的變革。創業的14年,這些經驗值得所有創業者深思。

王兴:创业14年,这些经验值得所有创业者深思

6月22日正式提交上市申請,25日港交所官網公佈招股書,成立八年的美團終於敲開了上市之門,這也讓王興這位創業老兵,即將迎來創業以來的重大里程碑。

從校內網到飯否的創業失利,到如今美團的階段性勝利,王興14年的創業經歷,在如今大浪淘沙的創業潮中,被很多80後創業者奉為逆襲的榜樣。雖然歷經數次創業失敗,但不可否認的是,王興的每一次創業都引起了行業的跟風模仿,以及新的變革。

用《九敗一勝:美團創始人王興創業十年》作者李志剛的話說,王興有三大特點:

  1. 對世界充滿好奇,始終保持開放的心態學習;
  2. 獨立思考,就算做士兵,也要做明白為什麼要打仗的士兵;
  3. 長期專注於研究互聯網領域。

而通過梳理王興過往在媒體上的專訪,以及公開場合的分享不難發現,他的失敗經歷雖然有各種原因,但是美團的成功背後,卻有著王興創業十幾年的沉澱與思考。

一、創業者不應把自己想得過於強大

1.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平天下”,對創業者的解讀就是,你要dominate,你要有market,你要徹底佔領這個市場,“天下”就是你的目標市場,你怎麼定義你要幹能幹的事非常重要。你要選擇正確的目標市場,而且有足夠的規模,足夠的有價值。

因為創業歸根到底是要解決問題的,如果你解決問題不夠大,你創造價值就不夠大,所以選擇合適的市場,就是你選擇的天下。

“平”的意思就是,你不光要進去做,最後還要徹底佔領、壟斷他。

“治國”,這裡“國”的意思,是你的整個企業。要“平天下”,需要靠你的企業,整個團隊去做。治國就是要設計好、治理好整個企業以及相關的生態體系。

“齊家”,

對創業者而言,家就是你的直接下屬,因為不管公司規模多大,CEO能直接管的人都是有限的,也就七個左右。直接下屬就像是你的家人一樣,不管你做公司做的規模多大,個人精力是有限的,他們的質量、投入度、成效對你的治國平天下的計劃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齊”一是你要配齊這個團隊,各個角色得配齊。第二是怎麼樣使大家的想法儘可能一致,就是心要齊。第三你要想辦法使他們不管在能力、態度、還是你對待他們的標準上要一視同仁,要公平,要讓整個這個事情是有秩序的,這個標準是要對齊的。

“修身”,作為CEO,你就是公司的支柱,也是公司的天花板,如果你不能不斷提升自己,那麼整個團隊和整個公司是不可能提升的,整個事情也不可能做大。所以CEO要吾日三省吾身,不停的反省、不停的學習、不停的想辦法提升。

2. 創業要“四縱四橫”

互聯網到底能做幾大類事情?

我們總結出“四縱四橫”。“四縱”就是:

娛樂、信息、通訊和商務,這是人們最基本的一些需求,這四類需求是基本不變的。變的是“四橫”:搜索、社交、移動、智能硬件

每過五年左右,都有一波大的科技變革,它會帶來這四個方面的變化。浪潮是一波接一波的,移動帶來很多變化,但它並不是最終的終結。

互聯網本身是信息,但人們需要的不僅僅是信息,最後信息是要跟更多實際結合,要跟生活產業的方方面面結合,這就是互聯網+各行各業聯繫起來,這個底層是產業互聯網。不同的產業會有不同的實現方式、落地方式,從而帶來不同的機會。

3. 創業者不應把自己想得過於強大

任何企業,只要內部組織能力的變化趕不上外部壞境的變化速度,死是遲早的事。

很多事情表面上是一夜成功,其實背後有很長時間的積累。創業並不簡單,但也並不痛苦,除非你乾的事情很不適合你。對有些人來說跑步或舉重是需要用巨大毅力,才能堅持下去的痛苦的事,但對另一些人來說這些活動本身就充滿樂趣。

其實創業者不應該把自己想得過於強大,不是我們改變市場,是市場改變我們,我們每個人作為用戶是市場的一部分,這才是根本性的力量。

二、創業的失敗經驗

1. 只玩情懷是誤入歧途

比較有文藝情懷,當然是錦上添花,但我認為這不是關鍵。如果一個產品沒有把基本功打紮實,沒有分清楚什麼是核心需求,沒有明白要滿足用戶的哪些需求,學那些文藝情懷,完全是誤入歧途了。

2. 不要低估科技的價值

IT系統儘量用在公司的所有方方面面,各個部門、崗位、環節。通常在這個行業裡面科技的價值短期體現不出來,但長期來看,多數人低估了這個行業里科技的價值。

美團網在行業裡領先,跑得更快一點跟信息有直接關聯。最簡單的例子:2011年6月,我們才知道美團網到底有多少人,我們做了一年半之後才時刻清楚自己有多少人,這些人是不是真的在工作。

城市擴張到100個的時候,每天都有人入職,也每天都有人離職,還有吃空餉的。我們的對手很多是比我們更晚都算不清公司有多少人。

3. 資金需要保障,不能斷

面臨選擇時,我覺得一個大的原則就是,要堅持做正確的事,而不是容易的事。

創業絕大部分人會失敗,要做最壞的打算。不過,你創業不創業,不取決於這件事會不會失敗,而是在於你對這個過程是否感興趣,是否足夠相信你的目標,就算失敗了,你覺得這個旅程是值得的,你的努力是值得,那你就幹吧。

但並不是你努力了,就一定能夠怎麼樣。要做好一件事情,真的需要萬事俱備,但把事情做砸的話,任何一個環節都可以。

怎麼樣能夠創業成功,我不清楚。但是創業失敗無外乎是有兩個原因:

  • 第一是沒有錢了,這時哪怕團隊再團結,你付不出錢那也不行;
  • 第二就是沒有信心了,通常沒錢以後,團隊很容易沒有信心,所以資金需要保障,不能斷。

三、如何玩轉互聯網下半場?

1. 互聯網下半場,要加大用戶的深度

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都是數字中國建設的加速器。中國互聯網發展的上半場充分享受了新興市場的紅利,我們有最多的人口、最多的互聯網用戶、最多的智能手機用戶,所以我們能有很快的發展。但到了下半場,我們要從用戶需求驅動轉向用戶需求和核心技術雙輪驅動。

現在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拐點時期,接下來的下半場,很重要的一點不光是用戶的廣度增加,還要加大用戶的深度。

2. 互聯網下半場,要“上天、入地、全球化”

互聯網下半場,我認為有三件事情,三個大方向是最激動人心的:

上天、入地、全球化三個事情。

  1. 上天即高科技。之前的中國互聯網是應用傳統科技,主要關注商業模式方面的創新,而在互聯網下半場,更多的要關注底層科技,比如:AI、大數據、雲計算等。
  2. 入地即深入產業鏈。互聯網公司只做C端連接已經到了瓶頸,需要在產業層面做更多連接。
  3. 全球化。互聯網下半場已經是中美兩國的競爭,美國互聯網公司做全球市場,中國互聯網公司如果不走出去,會缺乏競爭力。雖然目前美國在高科技領域領先,但中國在C端已經做到了領先,比如:共享單車、外賣等。對於中國互聯網公司來說,全球化是必須要做的,也是超越美國的一個很大機會。

四、平臺法則

1. 小平臺永遠無法打贏大平臺

我認為在互聯網領域的競爭規律並沒有本質改變,從來都是這樣,不是在原有領域一個人把原有的人擠掉,而是新的戰場擴大,新的玩家佔住了新的戰場。創新永遠在邊緣,很多事情不是簡單的對或錯,而是看你在什麼時機做。

做小平臺永遠無法打贏大平臺,但是做垂直還有生存機會,做平臺、做生態。

  • 第一,你得有東西可跟人分享;
  • 第二,開放不是一個簡單的心態問題,是能力問題。

不管是從團隊意識還是產品技術的準備都需要一個過程的,並不是所有事情都要成為生態,生態裡面需要不同的物種,有不同的角色,如果你追求單一最大化,就不會形成生態。

2. 很多細分領域會經歷“4321”

我和很多人溝通過“4321”,很多細分領域會經歷多進4,4進3,3進2的過程。多進4就像百團大戰、百車大戰、百播大戰,新機會出現時,一堆人衝上去,一段時間混戰後可能有4家初步勝出,通常是BAT加上創業公司裡的勝者,例如:今日頭條今天所面對的局面。

總有消費者喜歡不一樣的品牌,可口可樂或是百事可樂,耐克或是阿迪。企業更不希望供應商只有一家,我覺得有兩家是很正常的。

  • 對話王興:如何點評阿里、騰訊和自己? 《財經》雜誌 作者:宋瑋
  • 美團王興:多數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願意做任何事情 《財經》雜誌 作者:宋瑋 陳慶春
  • 以及創業邦、新浪科技、小飯桌、《商務週刊》、《九敗一勝》等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