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检察故事」第二期——迅哥儿不逊色

「开封检察故事」第二期——迅哥儿不逊色

开栏语

一个故事就是一份感动,

一个故事就是一份温暖,

一个故事就会带来一份力量!

这是一群有故事的人——

他们用忠诚彰显“惩恶扬善”的风骨;

用勤勉铸就“执法为民”的灵魂;

用廉洁镌刻“法律监督”的厚度;

用公正诠释“人民检察”的职守。

「开封检察故事」第二期——迅哥儿不逊色

迅哥儿不逊色

「开封检察故事」第二期——迅哥儿不逊色「开封检察故事」第二期——迅哥儿不逊色
「开封检察故事」第二期——迅哥儿不逊色「开封检察故事」第二期——迅哥儿不逊色
「开封检察故事」第二期——迅哥儿不逊色「开封检察故事」第二期——迅哥儿不逊色

四年前,他从齐鲁大地来到古都汴梁,

一身检察服便成了他挚爱的戎装。

谁也没想到,他一米八的山东大汉,

却也有一副细心肠;

谁也没想到,他这个皮肤黝黑的90后,

竟演绎出不少华彩乐章。

「开封检察故事」第二期——迅哥儿不逊色
「开封检察故事」第二期——迅哥儿不逊色「开封检察故事」第二期——迅哥儿不逊色

他就是开封市祥符区人民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局干警——张迅

「开封检察故事」第二期——迅哥儿不逊色

他帮“他”重新穿上白大褂

“感谢检察官,让我重新回归社会、家庭,走上工作岗位。我将会用我所学所会,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2017年3月23日早上,潘某来到开封市祥符区检察院,亲手把感谢信交给了张迅,不住说着感谢。

潘某本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2017年1月10日的一场交通事故,让他成了阶下囚。在押期间,作为家中顶梁柱的潘某,忧思过度。据同监室在押犯反映,夜里睡觉经常听到潘某翻来覆去、唉声叹气,甚至做出过反常举动。

「开封检察故事」第二期——迅哥儿不逊色

张迅接到反映后,事先了解了潘某的案情,当天就找潘某唠家常,开导他要对生活和未来有信心。谈话之后,潘某状态明显有所好转,但张迅并未因此止步。

接下来,他进一步研究潘某案情,从涉案风险、人身风险、社会风险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结果为最低等级,符合羁押必要性审查条件。

「开封检察故事」第二期——迅哥儿不逊色

经过向院领导汇报,遂以最快速度对潘某启动了羁押必要性审查,向办案机关提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建议,帮铁窗之内的潘某走出了高墙,回归到救死扶伤的岗位上。

2018年2月份,该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全国精品案件。

同事们说:入检不到四年的张迅,短短时间内就获得了最高检的认可,真喜人!

是啊,最高检的荣誉真的让人倍受鼓舞,但只有张迅最清楚,最令人高兴的是自己的工作能让一个消沉的个人变得阳光,让一个残缺的家庭变得完满。

他对“他们”都是细心肠

“孔师傅,饺子都准备好了吧?”

“放心吧!全部准备停当啦!”

2018大年初一,张迅主动要求到看守所值班。早上7:30,他径直到了监所伙房。到了伙房,张迅先行夹了个饺子品尝,荤素馅的,味道不错,高兴的对师傅说:“走,师傅,我帮你一起去送饭”。于是,一碗碗热腾腾的饺子成了在押人员的暖心饭。

「开封检察故事」第二期——迅哥儿不逊色

期间,一名20岁出头因涉嫌聚众斗殴的羁押人员吴某端着饺子只看不吃,神情黯淡。张迅看在眼里,立马走上前去关切询问。“俺爸去世早,俺妈把俺兄妹三个一手拉扯大,每年大年初一,不管再苦再难,她都会让俺们吃上饺子。”说到这儿,吴某端饺子碗的双手不住颤抖,声音哽咽。

「开封检察故事」第二期——迅哥儿不逊色

张迅适时开导,鼓励他好好改造,争取早日与亲人团聚。现场的在押人员也同时你一言我一语地为吴某打气,也都纷纷表示要痛改前非,今后要做一个对得起爹娘的好儿郎。

「开封检察故事」第二期——迅哥儿不逊色

此情此景,也让张迅想到了自己远在山东的父母。作为长子的他,那时那刻只有在心底默默想念着家里的团圆饭。念及父亲日益弯曲的脊背和母亲日渐深刻的皱纹,张迅眼中一阵酸楚,泪水不自觉打起了转。

驻所检察是执检检察的重点,对维护在押人员合法权利,保障诉讼程序顺利进行,确保监管场所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押人员虽然都有过或大或小的恶行,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最终还是要回归社会,重新做人。张迅说:以前觉得作恶的人就该不得好报,接触刑事执行工作后发现,给予他们平等的关爱其实是为这个社会化戾气、添温暖。

他对“它”总是很较劲儿

工作中的张迅,一如他的名字,动作迅捷、质效颇高。

入职之初恰逢上级部门要求一周内报送本区社区矫正人员电子档案,便于推动检察监督由纸质监督转向电子监督,提升社区矫正检察的效率。但监所科成员年龄普遍较高,没有人会使用电脑。这项任务可难坏了科长,时间紧,任务重,这可怎么办?

“科长,交给我吧!”张迅同志看到科长愁眉苦脸,主动揽下这份工作,并承诺三天之内完成。按照正常进度,一个人用一周时间根本制作不完。但科长被这位不怕虎的初生牛犊的自信震惊了,不好意思打消其积极性,于是就答应了。

「开封检察故事」第二期——迅哥儿不逊色

接到指令后,张迅迅速投入到社区矫正建档工作中去。看到眼前一米多高的台账,他仔细研读了市院的工作要求,将杂乱无章的人员台账以乡镇为单位进行分类,然后将分类好的纸质台账信息录入到电脑中。

第一天他工作了19个小时,第二天加班到晚上十点,到了第三天上午就提前完成了社区矫正台账的整理录入工作,全科室为之惊叹,从此称他为迅哥儿表达敬佩之心。

2017年4月,最高检启动第五届规范化检察室评定。整个四月,张迅和同事埋头于台账整理中,积极创新,以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理念最终整理完成了56本高质量驻所检察台账。

「开封检察故事」第二期——迅哥儿不逊色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12月份,祥符区院驻所检察室被高检院评为“一级规范化检察室”。

他把“她们”始终放心上

说到张迅的妻子,那可是祥符检察的一段佳话。张迅妻子名叫马爱芝,是一名公诉局检察官,为人善良热情,业务能力出众。

「开封检察故事」第二期——迅哥儿不逊色

2016年5月,经过两年爱情长跑,张迅和马爱芝步入了婚姻殿堂,成为了一对人人称赞的检察伉俪。争创一级规范化检察室期间,张迅时常忙到夜里11点后才回到家。每晚十点左右,马爱芝都会发来一条短信说:饭在锅里盖着,回来要饿了记得吃。

在张迅办公桌上的亲情寄语牌上,爱芝赠言:辛辛苦苦过舒服日子,舒舒服服过辛苦日子。天道酬勤,感谢有你!

二人在工作中相互激励,相互支持,比学赶超,年终表彰时,他们两个人同时被推选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双料先进,在院内传为佳话。

「开封检察故事」第二期——迅哥儿不逊色「开封检察故事」第二期——迅哥儿不逊色

此后,他不仅更加注重业务开展,工作之余更能够积极思考,主动研究。在社区矫正检察工作中,他发现检察机关获取社区矫正人员信息较滞后,严重影响检察监督效果。

发现问题后,他主动调研,收集数据材料,研读法律规范,前往司法局考察司法系统社区矫正平台,最终撰写了《建立动态管理系统,强化社区矫正检察监督》一文。

这篇文章在2018年3月5日,全国两会期间被检察日报采用并发表,之后又被最高检执检厅转发。

目前,祥符区院执检局正在研讨建立系统的可行性以及规划系统建立的方案,下一步准备以祥符区检察院为单位对建立的系统进行试点,争取向全国推广。

「开封检察故事」第二期——迅哥儿不逊色

“四年前,我从齐鲁大地来到到八朝古都,孑然一身。如今,我在中原沃土扎下了根,检服检徽、亲友家人。

「开封检察故事」第二期——迅哥儿不逊色「开封检察故事」第二期——迅哥儿不逊色
「开封检察故事」第二期——迅哥儿不逊色

我希望自己能成为茅盾先生笔下的白杨树,不需婆娑的姿态,也不要屈曲盘旋的虬枝,只愿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成为树中的伟丈夫!”——张迅如是说。

策划:刘红梅

供稿:祥符区检察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