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孩子急躁的性格培养成温和的性格?

诺言的微笑

在思考如何改变孩子性格之前,也许我们应该先思考,

孩子急躁的性格就是一种缺陷吗?

首先,与常识中大家认为的不同,孩子的性格并不完全是由后天决定的。先天的基因决定了孩子从刚出生时就有了自己独特的气质(temperament)——这是一种在童年早期会展现出的性格特质。

心理学界在如何测量孩子气质方面有三个基本公认的维度:

  • 活跃程度(喜爱活动的强度大小)

  • 社交性(是否愿意和人建立关系)

  • 情绪性倾向(是否容易产生情绪)

而在这些维度上的不同表现并没有优劣之分,内敛的孩子和活泼的孩子一样有自己的优势。同样地,脾气急躁并不是孩子的性格劣势,而是孩子情绪性倾向的展现。

当然,当孩子的急躁对日常生活影响比较严重时,作为家长还是可以进行引导。

如果孩子的急躁是先天造成的,那我们是不是就无能为力了呢?

并不是,当我们无法避免情绪像潮水一般涌来时,合理的疏导和管理也能避免情绪带来的不良后果。面对情绪管理,我们需要注意两个重点。

第一点是学会发现和了解孩子的情绪。

情绪表达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当孩子只会通过笑或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时,家长应该怀着理解的心态,通过发生的事件去猜测孩子可能有的情绪,通过语言引导孩子进行表达。比如在孩子乱扔东西的时候对他说,“妈妈知道你很愤怒”——让孩子明白原来这种情绪叫做“愤怒”。

每一次对情绪的成功疏导都会成为孩子学习如何控制情绪的垫脚石。

第二点是表达对孩子的理解,接纳和分享孩子的情绪。

比如面对孩子的急躁,

错误的反应是:“急什么急,你就不能有点耐心吗?”(否定了孩子正在经历的“急躁”,孩子会以为他产生这种情绪是不对的,或是觉得你无法理解他)

正确的反应:“我明白你现在很急躁,妈妈有时候也会这样,当妈妈急躁的时候是因为…,那你可以告诉妈妈你急躁是什么原因吗?”(点出情绪,并表示理解,引导孩子表达)

情绪并没有优劣之分,即使是负面情绪也有它存在的意义。对孩子情绪的接纳和理解不仅能缓和孩子的情绪,也能促进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孩子会渐渐明白情绪是一件可以坦然面对的事情,负面的情绪可以通过正确的表达和调节方式疏解,不需要积压在心里,或靠不恰当的方式解决。

以上。

Reference:

Perry, N. B., Dollar, J. M., Calkins, S. D., Keane, S. P., & Shanahan, L. (2018). Childhood self-regulation as a mechanism through which early overcontrolling parenting is associated with adjustment in preadolescenc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doi:10.1037/dev0000536


家有宝宝学心理

《榜样的力量》

很多时候,我们会问如何培养孩子某某方面的特质,或者能力?我想,最重要的条件是,榜样的力量。

我们想要孩子学习到什么,我们首先要给孩子一个环境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孩子。

比如,想要孩子养成温和的性格,怎么做?

首先,我们作为父母,应该处处体现一个温和的力量。我们如果是一个急性子的父母,那就需要先改变自己,在生活中处处留意,不急躁说话,不急躁做事,那么孩子,自然会看到父母的样子,她会学着父母的样子,温和待人,温和做事,这是她最近的一个榜样。

其次,运用外物的力量。

这个“外物”,可以是书籍,也可以是某项技能。

如果孩子性格比较急躁,我们可以带领孩子多读书,读好书,有好的关于性格培养的故事书,可以给孩子示范,有好的经典书籍,可以教孩子明理,学会凡事多思考,不冲动,不激进。

我们也可以让孩子进行某项技能的学习,通过长时间的刻苦学习,可以磨练孩子的心性,让孩子沉稳,冷静,有耐心,比如学习书法、弹琴。

最后,同伴的影响力。

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同伴的影响力。

在培养孩子温和的性格这个问题上,我们也可以这么去考量,给孩子找一些比较温和的同伴,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孩子也会从同伴身上,受到性格的影响。比如我的女儿,她是一个比较有耐心,不急躁的孩子,她有一个邻居哥哥,性格特别急躁,一不小心就会急的大吼大叫,和女儿相处时间久了,我们发现,他有变化了,和女儿一起玩耍,他说话有礼貌了,不吼叫了,也不急躁了,还知道给女儿分享好吃的,知道照顾她。我认为,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云朵妈

性格是人与生俱来的,一个人的性格很难改变,可以说,即使是一个大人的性格发生变化,但是他本我的性格也会在不知不觉中从行为中流露出来。所以与其说培养成不如说(影响)为…

首先,不管是孩子急躁的性格还是温和的性格,这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每个孩子都想成为他自己,我们应该顺应孩子的天性,所谓的“急躁”是不是家长给贴的标签呢?是不是在大人眼中,孩子的一些行为被称为“急躁”呢?这些都值得反思。在孩子0-3岁,大脑是敞开的,接受外界一切的刺激,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合理的。比如,孩子会在遇见问题时,下意识的大喊,或者动手,这些急躁行为的背后,都是受到了外界环境的刺激,成长环境,或者是主要抚养者的影响…不论是急躁和温和,跟孩子接触的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也影响着孩子的先天气质,每一个孩子成长环境不同,因此性格差异也大。



每个急躁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急躁的爸爸或者妈妈。

作为早教老师,看过很多性格急躁的孩子,他们的背后都会有一个性格急躁,或者整天忙碌,不能陪伴孩子的父母。他们关心孩子,却又觉得孩子应该听话,懂得自己的累,每次都会用命令或者是要求的口吻让孩子听自己的话,孩子一不听话,唠叨,甚至动手,这一切都是急躁孩子背后的“故事”。一些孩子急躁的表现也基本和自己的父母差不多,甚至比父母还要夸张。就像照镜子,一样,在孩子面前,我们可以看见自己的影子,越是急躁的父母,孩子温和的几率越小。

其实,真的想有一个温顺的宝贝,就要让自己温和,喜悦,充满爱…


急躁通向温和的道路上一定充满爱。

一个急躁的孩子,你让他慢下来,可能只能用理解和爱了。

看着他的眼睛,认真的说每一句话。不要吝啬对他表达爱的方式。我们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问题,分享问题,急躁也是有前因后果的,捕捉到孩子的“理由”,才能带着爱,去影响一个有爱的孩子。

一个肯去蹲下身喂流浪狗的妈妈,她的孩子,也会充满同情心,愿意帮助别人。

一个肯停下车,不按喇叭,等待行人过马路的爸爸,他的孩子也会知道等待,理解他人。

如果可以,把急躁看成对事物的负责,对结果的迫切需要,理解他们的行为,处理他们的情绪。



请看穿我的急躁,与我紧紧相拥

急躁孩子的背后,是恐惧,不满,寻求关注。急躁行为是内心的表象,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孩子的恐惧,包容孩子的不满,关注孩子的关注,做一个会观察,会引导,会施教的父母。

①慢慢说,表达你对孩子的爱,引导孩子正确的行为。

②认真听,听听孩子在说什么,想表达什么,你的平和就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③做示范,放下父母的架子,跟宝贝一起成长。


爱婴盟盟老师

如何将孩子急躁的性格培养成温和的性格,我觉得这个问题过于笼统,我从以下角度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并给予回复。


1. 孩子性格急躁,从某种方面来说是好事。比如:老师布置了作业,孩子没有片刻耽误,立马完成;家长安排的事情,立马动手去做。这种急躁,作为家长的我们,是不是觉得是好事呢?如果孩子性格温和,比如说,做事拖拉,家长会不会更着急呢?

2. 孩子性格急躁,爱发脾气。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就要做些事情对孩子进行改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搞定发脾气的孩子。

1) 引导孩子描述情绪。孩子发脾气,肯定是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受了委屈,这时候家长不要急着教训孩子,我们应该引导孩子说出自己当时发脾气的感受。当孩子描述完了,也许孩子的心绪会稍微缓解下来。

2)帮助孩子思考情绪。孩子发脾气,肯定是有某种原因,家长需要引导孩子认识发脾气的原因,一步一步引导孩子说出为什么生气。

3) 帮助孩子反思情绪。引导孩子发现,生气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让孩子学会通过沟通解决问题,并引导孩子体会别人的感受。因为,孩子对着某人生气,对方心里也会不高兴。

所以,对于表现急躁的孩子,不要急于给孩子贴上各种标签,比如:不听话、调皮,等等,试着与孩子沟通,帮助孩子认识自己、解决问题,才是家长应该关心的重点。


对于家有宝宝的你们,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你们怎么处理的呢?欢迎大家讨论。



成长为自己

我们想要孩子学习到什么,我们首先要给孩子一个环境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孩子。想要孩子养成温和的性格,怎么做?1. 创造一个温和的家庭环境。家和万事兴,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沃土。家庭成员和睦,夫妻和睦,婆媳和睦,亲子关系和睦,家族关系和睦,邻里关系和睦......等等共同建造出温和的家庭和睦的环境。

2. 夫妻温和的沟通方式。夫妻关系和谐是亲子关系的核心,亲子关系和谐是孩子性格健康发展的关键。夫妻温和沟通与互动是夫妻关系和谐的外在表现。

3. 温和地和孩子互动。亲子互动包含思维互动,情感互动和行为互动,这些都全面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建议父母方式方法温和,非暴力沟通。

总之,温和的父母才能养育出一个温和的孩子。


积极家庭教育

孩童时期是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建立起完整的、健全的感情系统的黄金阶段。著名的产品经理梁宁就曾说过:


如果把每一个人都必做一台手机的话,情绪就是一个人的底层操作系统。你后天学习的知识技能都是安装在底层操作系统上的一个个的 App 。后天学习的东西,都是理性的。理性是把人往回拉的力量。但是驱动一个人的,其实是他的内在感受,他的情绪,他的底层操作系统。


美国学者做的一项相关纵向追踪研究显示:在孩子早期生长阶段,家长的管教方式(parenting style)以及家长的个性都对孩子的情感发展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在这项研究中,测量的指标为孩子的自控能力(effortful control),自控能力包括两个方面:孩子是否能够控制自己的冲动(inhabiting behavior);是否能激励自己做本身不愿意做的事(sustaining behavior)。研究结果发现,如果家长们在与孩子的接触过程中表现出了较高的自律,能做到共情、关爱他人,那么孩子在童年期以及之后的青年期也会相应地在情绪和行为上有着更加稳定的表现,这些孩子在做事情时也会更加有定力,在组织中也能更有责任心有担当。



换句话说,家长对情绪的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情绪教育的效果。这项研究还发现,如果家长在发现孩子有情绪上有波动后,能及时对孩子出现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与孩子一起探讨、理解这种情绪,而不是只着眼表象,顾左右而言他,那么孩子们在日后也能有更加健康的心智来应对压力、打击等心理上的冲击。


另有研究者提出,因为在远古时期,人类是群居的物种,这就意味着如果个体不遵守组织里的规则,那么ta就会面临着被驱逐、孤立的风险,甚至是招致死亡的危险。所以人在很小的时候就会把所教导的规则纳入自己的本能反应中,这对个体今后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这也说明了在情绪问题上,若孩子自小就被灌输“自己生气也会令妈妈讨厌” “就算考试考不好也不能表现出沮丧”等等这类非正常的情感,而不是得到“会有这样的反应是正常的,这并不可怕,要学会面对自己的消极情绪”这样来自家长的理解和情绪情绪的引导。不出意外,这样的孩子在长大后会长期不自觉地遵守这些并不正确的规则,给自己带了很多无形的焦虑与压力。换句话说,这其实和小孩在适应社会时,发展出来的内化规则的能力有关(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lized Rules)。


前段时间,网络上有一个广泛流传的视频,视屏中一个 6 岁小男孩因某种原因,处在极端愤怒及崩溃的状态。他大声吼叫,砸东西,无所不用其极。随后登场的一位育儿师对孩子扯自己头发,把脚放在冰冷的地面上等自残行为采取了无视的策略,在孩子的情绪愈演愈烈时强迫孩子坐在一张“淘气椅”(普通塑料椅)上。此外,这位育幼师告诫孩子母亲“我今天要让你们看看,这个 6 岁的孩子心思可以有多缜密来控制你们大人的行为。” ,而孩子母亲对此表示束手无策,任由育幼师对孩子进行调教。


就像这个视频中的母亲一样,许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洪水般的绝望时,更多地是采取无视政策或是自顾自地“讲道理”。这些其实这并不是帮助孩子理解情绪,并教会他如何处理这种极端的情绪的恰当方式。


作为成人的我们来回忆一下,这样的情绪是不是很令人熟悉?这样的情绪不也蔓延在成人的世界中吗?比如在考试、求职中遭受打击后,我们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种沮丧。近年来,类似学生、年轻职员选择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来获得解脱的新闻报道并不少见;在对别人不满时,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合理地正视及表达自己的愤怒,于是在前几年出现了骇人的北大学生弑母事件。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指出,一个人很多对未来影响深远行为模式都是在幼儿时期形成的。把握幼儿时期,家长正确引导孩子认识情绪、处理情绪,让孩子们在今后的人生中能拥有一个稳定的情绪基础,完整的情绪反应机制比起任何事情都来得重要。


酷炫脑科学

孩子性格大多来自于父母,想要孩子性格温和,言传身教大于一切!

我下班回家,孩子奶奶告诉我,孩子今天说“我靠”说了好几回。我是又好气又好笑,白了一眼孩子他爸。我们决定等下次她再说时,就指正。

所有的指责一定要及时有效,切忌秋后算账。孩子在某个情境中说了脏话,骂了人,或是发了脾气,一定要当场指正,妈妈切记不要有秋后算账的想法。

晚上洗完澡,我和孩子在床上玩游戏,我将小马宝莉丢给她,她来不及反应,小马宝莉直接掉在她大腿上,她脱口而出“我靠”。

听到这两个字时,我简直是佩服她对这个词语的理解程度,用在这个语境中标准、贴切。

后来她就知道了这个词语是脏话,是不能用的。再后来只要她爸爸一想脱口而出,她就立马问“爸爸,爸爸,你刚刚是不是又说脏话了?”

被问多了,她爸爸都尴尬了,在家再也不说脏话,于是乎,我们家的文明程度又提升一个档次。

做父母的需要成为一面干净的镜子,无论你在外人面前如何,但在孩子面前请一定注意自己的言行,不然你的无心就被有心的孩子学去了。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父母永远是最好的老师,有礼貌的父母孩子一定有礼貌,同样,脾气大的父母孩子一定性格暴躁。

想要孩子性格温和,父母必须学会温和的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孩子一定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久而久之他所看到的一切就会成为他性格的一部分。

END


我是朵朵妈妈,为写文章放弃减肥的职场妈妈。做及格的职场妈妈,带娃、职场、婚姻、生活,关注我们,让你每天都进步一点。


朵妈是大王

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太相同,有些人天生急性子,也有些人好像就是不温不火不急不躁。孩子也是这样,所以你说怎么将孩子急躁的性格培养成温和的性格理论上是不太合理的。因为急性子和慢性子本身就没有谁对谁错。只能说,如果孩子的性格过于暴躁,可以锻炼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让孩子在遇到不满的时候不要那么的失控和愤怒。

首先要知道,孩子有时候暴躁和大哭大闹,都是孩子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坏情绪是需要发泄的,一直憋在心里不发泄出来,时间长了也是会出现问题的。当孩子在发泄情绪的时候,很多家长会出现训斥孩子的做法,这样只会更加重孩子的不满情绪变得愈加恶劣。

之前看过一个片段,在火车上,一个小女生不停的哭闹,引来了周围人的不满。这位母亲的做法是迅速将孩子抱到了火车没有人的地方,然后蹲下来跟孩子讲说:“我知道你现在不开心,情绪不好,可是你的做法让周围的人没办法休息,大家都很累希望在火车上睡一觉补充体力,妈妈也很累并且很冷,可是你是我的孩子我会陪着你,如果你还是心情不好,你可以在这里哭完发泄完,我都陪着你,然后我们再安安静静的回到座位上。”这位母亲的做法,第一反应不是指责孩子的行为给周围人带来了什么坏影响,而是第一时间带孩子离开人多的地方,心平气和的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给他人带来了不便,同时也给予了孩子陪伴,即使妈妈很冷很累,你不开心,我也会在这里陪着你。孩子不是不懂道理的,孩子也能感觉到爱感觉到尊重与陪伴,也会反省自己的做法。


壹父母

孩子的性格一部分是遗传一部分是受后天环境的影响,急躁要想到温和比较困难,只能通过一些方法让孩子不那么的急躁而已。

1、父母从自身作则不要以暴制暴

父母本身不能天天的发脾气,暴躁遇事容易着急,不能对孩子大嚷大叫,言传大于身教,如果你本身就是一个容易暴躁的话,孩子天天的耳濡目染肯定也容易暴躁哦,所以要孩子养成温和的性格,父母自身就要先控制自己,不要暴躁,对待孩子温和而坚定。如果父母不会方法的话可以看看《正面管教》这本书不错。

2、量化和孩子一起孩子制作一个情绪晴雨表

和孩子一起制作一下情绪的晴雨表,在不暴躁的时候给孩子的情绪表上是太阳,在发脾气的时候暴躁的时候,根据不同程度粘贴阴天、多云、小雨、大雨、暴雨等等天气状况,一周和孩子一起回顾一下,晴雨表有多少晴天,下周能不能争取晴天多一些。

3、当我发脾气时除了暴躁我还可以怎样做

和孩子一起反思和想象,发生脾气的时候,出了暴躁,我还可以怎样做,比如利用涂画,利用枕头发泄,利用运动发泄等等,慢慢的把情绪发泄的方式多选择几种,那么这样转移的过程也是孩子性格养成的过程。

任何一个习惯的改变都是一定的过程,需要家长和孩子配合,更好的完成挑战。


游戏育儿

孩子急躁,家长首先要搞清楚孩子是为什么急躁。天性使然?缺乏安全感?生理因素?特定发展阶段?过分宠爱的后果?


如果孩子的急躁是天性使然,家长则不必太过纠结。这个世界上的每种性情都是各有优缺点的。急性子的人虽然容易着急上火,脾气大,但是效率也高,做事不容易拖泥带水。虽说急未必是一件坏事,但是躁终归是不太好的。对于天性急躁的孩子,我们不妨一方面让他们通过体育运动释放自己的能量;另一方面,通过古典音乐、棋类、绘画等比较静的活动,让他们的心逐渐沉静下来,增强他们的耐心和情绪稳定性。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是可能有急躁这种表现的,他们的急躁往往表现在对自己最亲近的人的关系上,他们总是通过气急败坏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爱的需求。对于这种类型的孩子,家长需要反思自己的做法哪里出了问题?比如,是否对孩子时冷时热,是否对孩子的要求前后不一致?是否家里和孩子关系亲密的人发生了变动,比如换了保姆?找到问题后,家长需要及时修正自己对孩子的方式——用稳定的爱和规则对待孩子。


对于原本温和的孩子忽然变得急躁,那有可能是生理因素或是特殊发展阶段使然。关于生理因素,家长可以观察孩子吃、睡状况,看看是哪里出了问题。如果是特殊的发展阶段,家长不必过于担心,耐心陪伴孩子度过这个事情即可。


还有一类的急躁孩子是大人宠出来的。他们的急躁就是向大人示威,急不可耐地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就要考虑一下自己给孩子的家教是否过于宽松。在爱的基础上,合适的规则和限制其实是对孩子最为有利的。被宠上天的熊孩子最终倒霉的会是他们自己。

总之,孩子急躁这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清原因,方可对症下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