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揭祕:李健首次坦誠,企業高速發展的背後其實有「宣酒三父」

大揭秘:李健首次坦誠,企業高速發展的背後其實有“宣酒三父”

為了這一天,宣酒人整整準備了六年。

文 | 雲酒團隊

6月26日,在目前國內面積最大的“亞洲1號”演播廳內,安徽電視臺傾力打造,史上首次的安徽公共、經視、影視三頻道同時直播的宣酒6新品上市發佈會舉行。

“三臺直播”的超級產品發佈會上,著名文化學者王立群,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劉秀華,中國酒類流通協會秘書長秦書堯,原央視主持人、創業者趙普四位嘉賓分別從“傳說、傳承、傳奇、傳人”四個角度分享了他們自己或者與宣酒的故事感悟。

“為了這一天,我們宣酒人整整準備了六年。”安徽宣酒集團董事長李健,用了這樣一句開場白,而與宣酒6產品上市同步的,是他首次揭秘了宣酒9年來快速發展的背後:宣酒有“三父”。

大揭秘:李健首次坦誠,企業高速發展的背後其實有“宣酒三父”

“小窖之父”沈怡方

2007年11月27日,沈怡方第一次來到宣酒集團。當時的宣酒剛剛改制2年時間,在行業內沒有什麼名氣。

大揭秘:李健首次坦誠,企業高速發展的背後其實有“宣酒三父”

所以,當沈怡方看完宣酒釀造車間的窖池後,一直笑眯眯地盯著李健看時,當時的李健“心裡直打鼓”。後來,他小心地向沈老求教,沒想到沈怡方拍了拍他,說“李總啊,你有一個寶貝,你們這個小窖池,保存得非常好,是典型的江南小窖。”

其實,沈怡方很早就開始研究小窖,是中國的“小窖釀造之父”。他在《中國白酒技術大全》中這樣寫道:窖池體積小,窖泥和原料能夠充分接觸,充分發酵,釀造出來的酒體更加醇厚、綿柔。他老人家一錘定音:小窖要比大窖好!

“從那一刻起,宣酒人才充分認識到,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遺產。”李健說。

而對於小窖的研究和保護,宣酒也一直不遺餘力,宣酒為小窖工藝專門申報、併入選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為了傳承、創新這項工藝,成立了小窖工藝研究所,沈怡方生前還親自擔任所長。

“可以這麼說,沈老晚年嘔心瀝血,十餘年時間大部分花在了培育宣酒上,用他老人家的話說:我就是宣酒的一名員工。”

今天,在安徽,小窖釀造已成為宣酒的代名詞。在中國酒類流通協會秘書長秦書堯看來,在行業普遍採用大窖池、進行機械化大生產的趨勢下,仍然堅持小窖釀造的宣酒實屬不易,更顯特別,因為宣酒不是“為小窖而小窖”,而是希望消費者有不同的消費體驗和產品體驗。

“定位之父”傑克·特勞特

傑克·特勞特(JackTrout),是美國特勞特諮詢公司總裁,全球最頂尖的營銷戰略家,定位理論和營銷戰理論的奠基人和先驅。

作為經銷商出身的李健固執地認為無論是做酒商還是管理生產企業,“系統的營銷管理理論”必不可少,於是他對西方的科特勒的營銷管理、波特的競爭戰略等前沿理論進行了分析研究,卻始終感覺“少點什麼”。

直到2008年的一個夏天,李健讀了一本特勞特先生的《定位》之後,興奮不已,如覓知音,當他合上書走到陽臺的時候,他才發現,自己竟然不知不覺得看了一個通宵。

李健在現場說了一句特勞特先生的話:太陽光芒有幾萬兆赫,但人們只要戴上一頂草帽,就能享受和煦的陽光;而一束激光,卻能夠穿透堅硬無比的鑽石,這就是聚焦的力量。

大揭秘:李健首次坦誠,企業高速發展的背後其實有“宣酒三父”

“任何企業的資源都是有限的,所以做好企業的第一原則,就是聚焦。”特勞特的這句話也猶如一束光一樣擊中了李健,讓他茅塞頓開也找到了宣酒未來的方向。

於是,2009年宣酒開始結緣特勞特公司,同時按照聚焦的戰略,宣酒砍掉了160多個品種,也同時砍沒了企業一半的利潤。

“這個過程很痛苦。”李健坦言,他也不是沒有猶豫彷徨過,甚至也被嘲笑,但後來的事實證明,這條看似狹窄的羊腸小道其實灌木荊棘之後,是一條康莊大道。

有這樣一組數據對比:13年前,宣酒集團的資產只有1640萬,現在的資產是16.9億元,增長100多倍;13年前,企業實現利稅不到一百萬,去年利稅4個億,增長400多倍。

宣酒最終贏得了消費者青睞,連續10年暢銷安徽及周邊市場。“這十年來,我們總共賣掉了近兩億瓶宣酒,造就了白酒行業超級大單品的黑馬現象,這就是定位理論賦予我們的能量。”李健說,特勞特這麼多年來,對他耳提面命的,其實也就只有兩個字“聚焦”,讓他“經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

“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

有了“小窖之父”,有了“定位之父”,李健似乎還不滿足,他又給宣酒找到了第三位“父親”——“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這也是李健一直沒見過的一位“父親”。

不過,2012年10月,他在北京參加德魯克管理高峰論壇時,做了一個演講,題目是:讓創新成為組織的基因。事後,德魯克先生女兒塞西莉找到李健,緊緊握住他的手說了一句:You really understand my father(你真正讀懂了我的父親)。

大揭秘:李健首次坦誠,企業高速發展的背後其實有“宣酒三父”

彼時的李健也很欣慰,而更讓他自豪的是,他在企業內推行的績效管理和工匠精神成為了行業的一種標杆。

2016年5月,央視《工匠精神》欄目組走進宣酒,把宣酒的工匠精神作為典型,拍攝宣傳。總導演孟繁文認為,宣酒的員工,個個技術精湛、一絲不苟,管理井井有條堪稱踐行工匠精神的典範。

2016年離開央視後,創立NGO組織中國手藝發展研究中心的趙普說,他創業就是要“保護和傳承民間技藝和傳人,”不想讓傳統手藝漸漸失傳,而他欣喜地看到,在宣酒集團,釀酒手藝人已發展壯大為一個群體——中國白酒工藝大師高傳強,白酒國家評委黃明,國家高級釀酒師、非遺傳人李明等。

其實,在2012年與與德魯克管理學院合作後,宣酒就在企業內部實行績效管理,大力推行員工與部門雙向選擇,鼓勵員工做到自我管理,力求做到德魯克所希望的,讓工作本身成為員工成長的動力。

宣酒還對每個技術工種,都建立了九級晉升制。年終,舉行技術大比武,賽出企業的“釀酒之星”和“工匠王”。

“正是我們長期踐行德魯克管理思想,各種人才不斷湧現和成長;在他們身上體現出一種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的精神,這就是工匠精神。可以說,西方的管理智慧與東方的工匠精神,在宣酒達到完美結合,成為我們這個組織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

三位大師其實正是引領宣酒快速前進的三盞明燈,而舉燈的人就是李健。宣酒6的上市發佈,也讓他有了新的機會創造更加傳奇的故事。

關於宣酒崛起的三位“引路人”,你怎麼看?文末留言等你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