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最豪迈的、 最有风骨的、咏史诗中最好的作品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恢弘铺展,毛泽东的诗词创作进入了新天地、新境界。题材多样,诗风多变。下面给大家奉上毛泽东五、六十年代最具风格的三首作品。

毛泽东诗词——最豪迈的、 最有风骨的、咏史诗中最好的作品

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毛泽东诗词——最豪迈的、 最有风骨的、咏史诗中最好的作品

新中国成立以后,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实力增强,农村的合作化运动以有较大的进展,对工商业的改造也开始着手,建设一个工业化的强国的伟大目标也开始提出,新中国第一步宪法就要诞生,毛泽东心情舒畅,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就要到来了,我们到有潮水的地方去。1954年毛泽东在北戴河办公休息,7月31日下午,他来到了1700多年前曹操观海赋诗的地方,击水游海后,次日,毛泽东纵笔挥毫,写下了不朽的名篇《浪淘沙•北戴河》。

这首词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具有比《观沧海》更鲜明的时代感、更深邃的历史感、更辽阔的宇宙感和更丰富的美学容量。上阕写景,景中有情;下阕写史,史中有意,以一句“往事越千年”倒转时空展现历史的画面,全诗生动地展示了一代伟人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仿佛是在历史的浪潮里舒展自己的情感想象,喷发出历史巨变中特有的自信和惬意。

关于写这首词的缘由,毛泽东在1962年4月曾说,因为南唐后主李煜写的《浪淘沙》都是婉约的,情绪伤感、风格柔靡,没有豪放的,所以特意用《浪淘沙》的词牌反其道而行之,写一首奔放豪迈的词。并说,他很喜欢曹操的诗,气魄雄伟豪迈,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

1957年1月25日,包括《浪淘沙·北戴河》在内的18首诗词一并在《诗刊》创刊号发表。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诗词——最豪迈的、 最有风骨的、咏史诗中最好的作品

写于1961年12月,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诗词》。

1958年,“大跃进”遭受挫折后,中国又连续出现了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处于重重困难之中。而国际上也掀起了一股反华浪潮,中国人民正在经历一次严峻的考验。此词的目的主要是鼓励大家蔑视困难,敢于战胜困难。毛泽东借咏梅来言志,鼓舞广大的无产阶级人民群众,鼓励他们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毛泽东的这首词,借用陆游的原调原题,但整首词所反映出来的意境却截然不同,故作者说:“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这首咏梅词,结构精致和谐,在塑造梅花形象时,上片重点写背景,以背景反衬对象,使梅花具有铮铮铁骨和挑战精神;下片则浓墨重彩写对象,突出梅花甘愿隐于百花之中的情操,使梅花具有明媚开朗至刚无欲的品格。一个“俏”字,成为过渡的桥梁,使词的境界浑然天成。以前所未有的梅魂梅骨、梅趣梅神,彰显出大气磅礴的人格魅力,成为毛泽东晚年诗词的代表作。

毛泽东诗词——最豪迈的、 最有风骨的、咏史诗中最好的作品

贺新郎·读史

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

不过几千寒热。

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

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

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

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有多少风流人物?

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

歌未竟,东方白。

毛泽东诗词——最豪迈的、 最有风骨的、咏史诗中最好的作品

读书、读史是毛泽东晚年的最大爱好,《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又是他百读不厌的著作。1964年的春天,毛泽东写下了他咏史诗中最好的作品《贺新郎·读史》,此诗首次公开发表于1978年9月9日的《人民日报》,发表时所署的写作时间为一九六四年春,是根据原在毛泽东身边做医护工作并曾帮他保存诗稿的同志的回忆。

这首诗从人类诞生一直写到现在,纵贯几百万年的悠久历史,而着墨仅仅115个字,如大写意的国画,用笔不多,却挥洒自如,意境、情趣、神韵具备,把读者带进了滚滚向前的历史长河,与之共悲欢。这是一首以政治家的气魄、诗人的才华、史学家的渊博、理论家的思辩发出的吟唱,大气磅礴,吞吐烟云,雄盖古今,为中外文坛有史以来所罕见之大手笔。

全词立意高远,风格豪放稳健,语言平易中不乏生动,庄而不板、谐而不谑,风趣中内含深思;点化诗句不露痕迹,拈出史实别出心裁;结构紧凑,一贯而下,既放得开,又收得紧,博大宏阔却又似在诙谐谈笑间隐寓着智者的卓识、仁者的义愤、勇者的信念,令人百读不厌。柳亚子先生曾赞毛泽东诗词有言:“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词。”

毛泽东诗词——最豪迈的、 最有风骨的、咏史诗中最好的作品

有学者论,《贺新郎·读史》这阙词可以看作是毛泽东诗词的一个分水岭。在这阙词之前,毛泽东所写的词相对比较轻松;而在这首词之后,毛泽东所写的几阙词都比较凝重,甚至带有火药味,如《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念奴娇.鸟儿问答》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