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起飛前,「籌碼分布」都會出現這樣的特徵,看懂少走十年路!

頂級交易員的核心思想

馬蒂·舒華茲

冠軍交易員,起初交易的十年,經常虧損,長期處於瀕臨破產的邊緣,1979年之後成為一個頂尖的交易員。他一共參加過10次的全美投資大賽中的四個月期交易競賽項目,獲得9次冠軍,平均投資回報率為210%,他賺到的錢幾乎是其他參賽者的總和。

他認為最重要的交易原則就是資金管理。

觀點1:

假如我錯了,我得趕緊脫身,有道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必須保持實力,捲土重來。

觀點2:

無論你何時遭受挫折,心中都會很難受。大部分交易員在遭受重大虧損時,總希望立即扳回來,因此越做越大,想一舉挽回劣勢。可是,一旦你這麼做,就等於註定你要失敗。在我遭受那次打擊之後,我會立即減量經營,我當時所做的事,並不是在於賺多少錢來彌補虧損,而是在於重拾自己對交易的信心。

觀點3:

任何人在從事交易時,都會經歷一段持續獲利的大好光景,例如我能連續獲利12天,可是最後我一定會感到很疲累,因此我會在連續盈利或者重大獲利之後立即減量經營。遭逢虧損的原因通常都是獲利了結之後卻不收手。

二、麥可·馬可斯

天才交易員,1969年至1973年期間,常常把自己的錢虧得精光,處於借錢,賠光,借錢,賠光的公式中。1973年之後,開始走向成功的交易道路。 1974年8月進入商品公司擔任交易員,公司給予3萬美元作為交易基金,大約十年後,這筆基金收益率約為二千五百倍,擴大為8000萬美元。

他認為,交易最為重要的一項就是有耐性。

觀點1:

我之所以會不斷的虧錢並虧個精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耐性不夠,以致忽略交易原則,無法等到大勢明朗,就貿然進場。

觀點2:

今天符合獲利原則的交易機會已經越來越少,因此你必須耐心的等待,每當市場走勢與我的預測完全相反時,我會說:原本希望趁這波行情大賺一筆,居然市場走勢不如預期,我乾脆退出。

觀點3:

你必須堅持手中的好牌,減少手中的壞牌,假如你不能堅持手中的好牌,又如何彌補壞牌所造成的損失?有許多相當不錯的交易員,最後是把賺到的錢全數吐了出來,這是因為他們在賠錢時都不願意停止交易,我在賠錢時我會對自己說:你不能再繼續交易了,等待更明朗的行情吧。而當你拿到好牌的時候,則要有耐性的拿著,否則你一定無法彌補拿到壞牌所輸掉的錢。

重倉和頻繁交易導致成績巨幅震盪是業餘低手的表現,且兩者相互作用,互為因果。堅忍,耐心,信心並頑強執著地積累成功才是職業的交易態度。

是否能明確、定量、系統地從計劃、制度和紀律上限制住你的單次和總的操作風險,是區分贏家和輸家的分界點,隨後才是天賦,勤奮,運氣得到儘可能大的成績。而成績如何,其中相當大地取決於市場,即“成事在天”。至於輸家再怎麼輝煌都只是震盪而已,最終是逃不脫輸光的命運。從主觀情緒型交易者質變到客觀系統型交易者是長期積累沉澱昇華的結果:無意識→意識到→做到→做好→堅持→習慣→融會貫通→忘記→大成。

賺小錢靠技術(聰明),賺大錢靠意志(智慧)。長線(智慧)判方向,短線(聰明)找時機。智慧成大業,聰明只果腹。聰明過了頭就會喪失智慧(為自作聰明),所以我要智慧過人而放棄小聰明(為大智若愚)。這裡的意志應理解成為堅持自己的正確理念和有效的方法不動搖。

止損是以小損失避免大的致命的損失。它不一定是對行情的“否”判斷,而只是超過了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所以限定資金最大損失原則必須嚴格遵守。至於可能止損太頻繁的損失需要從倉位,止損位的設置合理性及耐心等待和必要的放棄上去改進。需不需要止損賣出的最簡單判斷方法,就是問自己一個問題:假設現在還沒有建立倉位,是否還願意在此價位買進。答案如果是否定的,馬上賣出,毫不猶豫。


“籌碼分佈”的市場含義

可以這樣理解:它反映的是在不同價位上投資者的持倉數量。籌碼分佈的一個重要特徵:它反映一隻股票的全體投資者在全部流通盤上的建倉成本和持倉量,它所表明的是盤面上最真實的倉位狀況。

“籌碼分佈”也稱為“流通股票持倉成本分佈”,就是在某一時間點上,某隻股票的流通盤在不同價格位置上的股票數量分佈情況。在股票行情軟件中,以圖形的方式顯示個股的籌碼分佈情況。由於其象形性,籌碼在測定股票的持倉成本分佈時會顯示不同的形態特徵;這些形態特徵正是股票成本結構的直觀反映,不同的形態具有不同的形成機理和不同的實戰含義。

股票起飛前,“籌碼分佈”都會出現這樣的特徵,看懂少走十年路!

K線圖右側的這個像是橫著放倒的山峰形狀的指標圖形就是籌碼分佈。它其實是由與價格橫向對應的一條條橫線組成,而這些橫線的長短,就代表著有多少持倉成本為該價格位置的股份數量存在,根據所有股份(流通盤)的持倉成本擺放在相對應的價格橫線上,就得到了這樣的一個圖形。

1、隨著股票的上漲或下跌,在不同的價格區域產生著不同的成交量,這些成交量在不同的價位的分佈量,形成了股票不同價位的持倉成本。

2、籌碼的顏色分為藍色和紅色,紅色區域是獲利盤,藍色區域是套牢盤。

3、直觀看出不同位置的價格和持倉份額,(由下往上)看到最低持倉成本與最高持倉成本,什麼價格位置持倉的份額最多,什麼價格位置持倉的份額最少。

4、橫線長短是相對的,在不同股票上甚至在相同股票的不同時間點上所代表的股份數量多少都是不同的。

5、籌碼的形狀變化,其實就是某些地方籌碼份額多了,另一些地方就必然少了。(如高位賣出減少了,低位買進增加了)


籌碼分佈形態篇

1、什麼是單峰密集?單峰密集指籌碼分佈呈單峰形狀。

股票起飛前,“籌碼分佈”都會出現這樣的特徵,看懂少走十年路!

2、什麼是雙峰密集?雙峰密集指籌碼分佈呈雙峰形狀。

股票起飛前,“籌碼分佈”都會出現這樣的特徵,看懂少走十年路!

3、什麼是多峰密集?多峰密集指籌碼分佈呈多峰形狀。

股票起飛前,“籌碼分佈”都會出現這樣的特徵,看懂少走十年路!


籌碼分佈操盤篇

1、上峰不死熊市不止。熊市下跌途中,若上峰始終存留籌碼,不消失,則下跌趨勢不會終結。案例·方大集團前期股價雖然一直下挫,但上方套牢籌碼始終沒有減少,則趨勢依然下跌。

股票起飛前,“籌碼分佈”都會出現這樣的特徵,看懂少走十年路!

2、放量向上突破低位單峰密集,行情啟動。經過漫長下跌後,上峰籌碼逐漸消失,股價逐漸形成單峰密集,若股價放量向上突破,則行情啟動。·案例·海南瑞澤形成單峰密集後,股價放量突破單峰密集,向上趨勢展開。

股票起飛前,“籌碼分佈”都會出現這樣的特徵,看懂少走十年路!

3、上漲多峰密集,持續看漲。股價上漲途中,籌碼分佈呈現多峰密集,屬於持續看漲形態,可繼續持股。·案例·康達爾上升途中呈現多峰密集,可一直持股。

股票起飛前,“籌碼分佈”都會出現這樣的特徵,看懂少走十年路!

4、放量突破高位單峰密集,新一輪漲勢開始。股價上漲途中,發生橫盤震盪,籌碼分佈呈現高位單峰密集,若股價再次放量向上突破,則新一輪上漲趨勢開始。·案例·老闆電器前期高位橫盤震盪,籌碼分佈呈現高位單峰密集,後股價再次放量突破,行情繼續展開。

股票起飛前,“籌碼分佈”都會出現這樣的特徵,看懂少走十年路!

5、V型反轉至密集峰,反彈高點。如果股價向下跌破密集峰,但原密集峰沒有被消耗,則股價下跌探底後,會產生V型反轉,反轉阻力位即原密集峰。·案例·上海凱寶股價劇烈下跌,但原密集峰並未消耗,則股價反轉阻力位,在上方密集峰的下沿,也就是圖中反轉高點的位置。

股票起飛前,“籌碼分佈”都會出現這樣的特徵,看懂少走十年路!

6、洗盤迴歸單峰密集,繼續上攻。如果股價向下擊穿單峰密集,但不久之後迴歸單峰密集,則視為洗盤動作。(也就是挖坑)·案例·益佰製藥形成單峰密集後,股價向下突破,但隨機反轉,迴歸單峰密集,挖坑結束後,股價上攻。

股票起飛前,“籌碼分佈”都會出現這樣的特徵,看懂少走十年路!

7、回踩不破前期密集峰,獲得支撐。密集峰通常意味著強支撐和阻力,若股價放量突破密集峰後,回踩不破密集峰,則獲得強支撐,股價有繼續上攻可能。·案例·天保基建形成密集峰後,股價放量突破密集峰,回踩成功站穩密集峰上沿,開始繼續上攻。

股票起飛前,“籌碼分佈”都會出現這樣的特徵,看懂少走十年路!

8、低位密集峰鎖定,繼續看漲。股價上攻過程中,不論形成雙峰密集還是多峰密集,只要啟動之初的密集峰不消失,則行情大概率繼續上攻(意味著主力籌碼並未出逃)。

不過多峰密集的持續效果,比雙峰密集更好,代表量能持續跟進。·案例·四川長虹上攻過程中,低位的密集峰始終沒有消失,則股價持續看漲。

股票起飛前,“籌碼分佈”都會出現這樣的特徵,看懂少走十年路!

9、跌穿高位單峰密集,必須止損。若高位形成單峰密集後,股價向下跌破單峰密集,則需做止損動作,離場觀望。·案例·江山化工 前期形成高位單峰密集後,股價向下突破,此時必須做止損動作。

股票起飛前,“籌碼分佈”都會出現這樣的特徵,看懂少走十年路!


籌碼分佈的支撐與阻擋定律

1. 支撐定律的含義

股價在下跌過程中,跌到下方籌碼密集峰的地方會受到一定的支撐。因為一旦跌到下方密集峰的位置,該密集峰的籌碼都沒有賺錢,沒有賺錢就不會賣,不賣就會止跌,從而支撐股價,下方密集峰的籌碼越多支撐力就越強;如果股價跌破了該密集峰,該密集峰的支撐無效就會變成未來的阻力。

案例:

股票起飛前,“籌碼分佈”都會出現這樣的特徵,看懂少走十年路!

以文山電力為例,該股跌至8.30元附近時,是籌碼密集成交區,可以看出該股短線回調至該區間,短線惜售明顯,量能明顯萎靡,從而短線止跌,同時股價止跌之後又吸引場外資金的關注,後市量能放大,推動股價上漲。

案例:

股票起飛前,“籌碼分佈”都會出現這樣的特徵,看懂少走十年路!

以貝因美為例 ,該股前期在12元附近橫盤整理,後破位下跌至11元,在11元附近形成籌碼密集成交區,股價止跌企穩,然後展開反彈。

2. 阻擋定律的含義

股價在上漲過程中,漲到上方籌碼密集峰的地方會受到一定的阻擋。因為一旦股價漲到上方密集峰的位置,該密集峰的籌碼就會解套,解套就會賣,一賣股價就會回調,該密集峰從而形成阻擋股價上漲的壓力,上方密集峰的籌碼越多壓力就越大;如果股價能夠成功突破該密集峰,該密集峰的阻擋無效就會變成未來的支撐。

案例:

股票起飛前,“籌碼分佈”都會出現這樣的特徵,看懂少走十年路!

以中文在線為例,該股籌碼密集成交區在100元附近這一區間,前期破位下跌,該區間就從支撐轉化為強壓力,股價運行到這個位置就會遭遇較大的拋壓,同樣上漲的話,就需要消耗更大的資金。動力不足情況下,股價自然回落。


籌碼對股價的影響

籌碼對股票的運行或者說對股價的影響有兩個方面——阻礙和支撐。

這兩個作用歸結為一點就是籌碼對股票目前的形態起到穩定作用,對股票發生的任何非常態(上漲和下跌)變化都起到阻礙作用。股票在某一個相對空間運行的時間越久,其作用力越大。如果破壞這種常態,都需要藉助外力才能實現,就是成交量的放大!

我們還是按照兩個方面來論述,這兩方面的作用要以股價和籌碼的相對位置和股價運行的方向來判斷。我們從多個方面來論述。

1、當股價在某一個籌碼密集區內部運行時,籌碼的阻礙和支撐作用並不明顯。成交量就是量芝麻點。動因是無利可圖,所以承接和拋出的意願都不會強烈。本質是目前的運行是一種相對常態;

2、當股價上漲並脫離原來的籌碼密集區時,這個籌碼密集區就會或多或少地對股價的上漲起到阻礙的作用。動因是總會有一部分籌碼因為短暫的獲利而發生拋出的動作。本質是此時股票的運行打破了常態。因此我們往往會在此刻看到“以量破價”的表現。結合短線是銀技術就是“放量過線”和”輕鬆過線”;

股票起飛前,“籌碼分佈”都會出現這樣的特徵,看懂少走十年路!

3、當股價下跌,同樣需要藉助放大的賣出成交量才能脫離所在的籌碼密集區。(下跌成交量的放大相對於上漲時的成交量要小。有時日成交量的放大不是很明顯,但在30分鐘K線裡,一定能觀察到持續放大的賣出量。)當股價繼續下跌到下部籌碼密集區時,這個區域的籌碼會對股價起到支撐的作用。一般會在下部籌碼密集區的上沿止跌企穩。但股票跌勢猛烈時,股價會在下部籌碼密集區的下沿得到支撐

4、當股價在籌碼峽谷間運行時,(出現這樣的情況都是兩峰填谷的狀態,以後會有詳細的論述。)也就脫離了上下部籌碼密集區的束縛。實際上股票是處於一種上有壓力下有支撐的狀態。這樣,股票運行的空間就很寬裕,表現在每日的振幅比較大。其他的獲利和套牢籌碼會採取觀望的態度。所以對成交量也沒有過高的要求;

股票起飛前,“籌碼分佈”都會出現這樣的特徵,看懂少走十年路!


籌碼分佈識別主力坐莊流程

1.吸籌階段,如圖,股價在低位,獲利籌碼較少,上方套牢盤較多,股價要拉上去的話,一定要把上方的套牢盤給消化掉。圖為中國建築2015年8月26日籌碼分佈。

股票起飛前,“籌碼分佈”都會出現這樣的特徵,看懂少走十年路!

2.洗盤階段,股價在中位,獲利籌碼在逐步的增多,套牢盤逐步的減少,籌碼在逐步的轉移。圖為中國建築2016年10月11日籌碼分佈。

股票起飛前,“籌碼分佈”都會出現這樣的特徵,看懂少走十年路!

3.拉昇階段,股價不斷的上移,籌碼上移,持有者都是出於獲利階段。圖為中國建築2016年11月24日籌碼分佈。

股票起飛前,“籌碼分佈”都會出現這樣的特徵,看懂少走十年路!

4.派發階段,股價運行在高位,稍微再拉下,基本就要出貨了,底部的籌碼已經出的差不多了,都是在高位的獲利盤了。圖為中國建築2016年12月12日籌碼分佈。

股票起飛前,“籌碼分佈”都會出現這樣的特徵,看懂少走十年路!

實戰舉例:

其實,主力吸籌的過程就是一個籌碼轉換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主力為買方,散戶為賣方。只有低位充分完成了吸籌,主力才會形成拉昇,從而結束吸籌階段。而對應在籌碼分佈圖中,則以籌碼高度集中體現出來。

股票起飛前,“籌碼分佈”都會出現這樣的特徵,看懂少走十年路!

晉億實業

如上圖中所示,為晉億實業前期的吸籌工作,時長近兩年,籌碼集中收集區域在8元左右。這個區域,也就是主力吸籌的大體成本。


炒股三大禁忌

禁忌一:重價不重量

中國很多股民都有一個習慣,喜歡問別人在哪個價位買入的,在哪個價位賣出的,但是他們很少問你買了多少手,這就是重價不重量的典型表現。

比如說你最近在13元附近買入了廊坊發展,然後在30多元的時候拋出了,賺了一倍多,別人都替你高興,可是你心裡清楚,你只買了100股,只賺了兩千左右,而另外一個朋友老王在15元附近買入了廊坊發展,在20元就拋掉了,看起來沒有從頭吃到尾,但是他重倉持有,買了10000股,賺了50000元。從價上看,老王是沒有你賺的多,但是再從量上看,老王確實比你厲害(知道老王為什麼這麼低調又這麼招女孩子喜歡了嗎?)。再有就是你買入10000股廊坊發展,在大跌開始的時候,你在賣一位置掛了10000股賣出,結果只成交1000股,還有9000股大幅下跌,慘遭虧損,這也是重價不重量的表現,既然我們看出這票走勢轉變,堅決賣出,那我們就要多降幾個價位,爭取在高位把手裡的票全拋掉。

禁忌二:時刻滿倉

滿倉是很多新股民共同的特點,我記得我剛開始炒股的時候,手裡持有六七隻股票,賬戶裡還剩下500多元,可我還是閒不下來,去問一些專家和老師,讓他們給我推薦一隻好股,再買進去,爭取讓賬戶裡不留現金。結果可想而知,每次大跌我都是滿倉,大跌後還沒有錢補倉,在底部震盪的時候,還容易交出自己的籌碼,等大漲上來我又繼續重複上面的事,這就是典型的輕倉上漲,滿倉下跌(真的不想往下寫了,現在我想靜靜)。

禁忌三:賺錢短線,虧錢長線

我還記得剛開始炒股的時候,看中一隻上漲的股票——承德露露,當時好像是2002年的時候吧,本來準備進去小賺一把就出來的,在12元左右買進去的,結果買進去就開始下跌,本想著短期解套就出來,沒想到股票卻沒有反轉向上的意思,一路向下,和女友甩我的時候一樣決絕,把我的心徹底傷透,最終我把短線做成了長線,最後在4.8元附近把股票忍痛割掉了。當我買入某隻股票後,賺了5個點或者10個點,我就開始考慮拋掉了,常常等我拋掉後發現,我賣出的點只是一波大漲的開始(每寫一個字,感覺內心被深深傷害一次)。我希望大家在買入前就要想好,這次操作到底是長線還是短線,不要賺錢了就把長線變成短線,虧了就把短線變成長線。

股票起飛前,“籌碼分佈”都會出現這樣的特徵,看懂少走十年路!

現在回過頭來看看我以前炒股的方式,真的就是一個個笑話,可能是我資質愚鈍,經歷了七八年才走上投資的康莊大道,希望我這個老司機的可笑經歷能幫助大家在投資之路上少走一些彎路,能花更少的時間敢上我,和現在的我一起自信的走在投資的康莊大道上。


交易者不是詩人,只是孤獨的戰士

凡是涉及到誘惑或者壓力的時候,人的執行力都會大打折扣,投機交易終歸是要靠執行來驗證對錯賺錢的,在整個交易過程中這是最重要的一環.

說交易場是賭場可能很多交易者不同意,但是兩者之間的確存在著太多相似的地方,弱肉強食,籌碼交易的背後是人性的碰撞,是自然界食肉性動物最根本的競爭,所以,這裡可能會有你需要的遠方,但是絕對沒有你想要的詩!

交易者不是詩人,只是孤獨的戰士,所以內心柔弱的不要玩,獵物在前,扣動扳機的機會稍縱即逝,所以執行力不夠的也不要玩,與所有的戰士一樣,除了規則和紀律,交易的戰士也離不開不折不扣的執行。

交易匠人:交易者不是詩人,只是孤獨的戰士

人都有天生的執行能力,但是層次不同,在大家都不能預測行情的情況下,確切的說執行力的不同,區分了不同層次的交易者,誰都會犯錯,只是有的交易者總是來回犯同一個錯誤,每天幾乎都在發著同樣的牢騷犯著同樣的錯;有的交易者偶爾會重複犯錯(當然,絕對不錯的人也不存在),總結起來說就是,誰犯的錯越少誰賺的錢就越多。

真正犯過錯爆過倉的交易者才能體會那種錯誤的代價,所以也只有這些重新站起來的勇士才有資格成為一個優秀的交易者,在這種情形下鍛造出來的執行力與其說是優勢,不如說是意識中一根不敢觸碰的底線。


交易最後的本質,它應該是克服人性的弱點,對你的概率優勢下注!

1 決定你行為的其實是無意識

我們常說‘我無法控制住自己’。這個我就是有意識的頭腦,這個自己則是內在無意識的衝動。我們內在有意識和無意識兩個部分,我們既是控制者,同時又是被控制者。

人的意識只佔10%,無意識卻佔90%。無意識就像冰山隱藏在水下的那部分。

無意識是盲目的衝動。它是與生俱來的習氣,所以它有著強大的力量。我們內在的貪婪、暴力、憤怒、嫉妒、性慾等等這些都屬於無意識。這些習性是文明社會所譴責的,所以這些無意識被我們壓抑在內在的暗處,但它們仍然在內部沸騰,隨時躍躍欲試要掙扎出來。

我們行動的力量往往出自我們的無意識,而不是出自有意識的決定。這和我們通常所認為的恰好相反。當我們內在意識和無意識發生衝突的時候,最後佔上風的往往是無意識。意識可以做出一個決定,但這個決定的背後卻沒有力量的支持。

伊索寓言講得很明白。

一隻烏龜來到河邊準備過河,這時一隻蠍子上來搭話說“我也要到對岸去,你能不能把我放到你的背上載我一起過去”。烏龜笑著說,“你以為我是傻瓜嗎?一旦你在我的背上的時候咬我怎麼辦?我可不想冒這個險”。

蠍子不屑地說,“我看你白活了這麼多年,你連基本的邏輯都不懂,如果過河的時候我咬了你死了,我不也跟著淹死了嗎?”

於是烏龜就同意背蠍子過河,剛過了河中央,蠍子還是咬了烏龜。

烏龜臨死前問蠍子,“你的邏輯哪裡去了?”

蠍子說,“我也後悔,我自己也活不成了。我是承諾過不咬你,但這不是邏輯的問題,我可以那樣說,但實際上我做不到,這是我的本性,理智上我知道不應該咬你,但我沒有辦法不這樣。”

意識和無意識經常處於衝突中,意識像是獄吏,無意識如同囚犯。這是人類大部分緊張和焦慮的根源。任何壓抑都創造出焦慮和內在的混亂。正是因為我們內在無意識的騷動才使得我們單獨一個人的時候很不自在,我們對別人的尋求,對各種活動的熱衷都只是逃離自己的方式。

2 你的智力受意欲驅使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在他的哲學裡對智力和意欲的關係有過非常詳盡而透徹的探討。他認為智力是意欲的工具,人有限的認識力為慾望效勞,為生存意志服務。當人的意欲完全平息冷卻,智力才能完美工作,才能清晰客觀。

每個人身上智力和意欲的比例不同。天才有多餘的智力,當智力脫離意欲的擺佈就成為純粹的認識力,純粹的認識力能夠看到和領悟真理。科學,藝術,音樂,哲學的產生就是來自少數天才多餘的智力。

純粹而客觀的智力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只是一種奢望。被意欲驅使的智力只能看到局部、個體和現象,不可避免造成扭曲和片面。

水面平靜時相當於鏡子,這就是心如止水的意思。如果水在加熱沸騰的情況下就會失去鏡子的功能,無法清晰映照事物的真實面貌。這時的鏡子如同哈哈鏡。一切反映在裡面的事物都被扭曲。

意欲是熱情,是熱是火,智力相當於水。因為智力是意欲的工具,在意欲的騷動中,智力必然失去清晰和客觀。在少數情況下,認識力可以作為意欲的冷卻劑,用水熄滅慾望之火,這樣就產生了無慾無求的聖人,修行人。

但無慾無求的達成不是通過壓抑,而是瞭解和領悟,領悟到慾望帶來的痛苦和慾望最終的無用。不過人本身就是慾望的化身,眾多欲望的集合體。無慾做不到,只能爭取達到老子所說的“少私寡慾”。


交易獲勝的真正秘訣!

不要預測未來的行情,而應該評估現在的行情性質並制定好交易策略! 買賣規則重於預測! 這是交易獲勝的真正秘訣: 停損單是贏家的法寶,保本是永遠不敗的秘訣。

交易不是知識的學習,交易永遠是修煉場, 人性的一切弱點在這裡暴露無遺。

成功的交易者是技巧、心態和德行的統一,三者不可分離。 交易的最高境界是無我,無慾、無喜、無憂、無恐懼。 成功的交易者總是張著兩隻眼, 一隻望著市場,一隻永遠望著自己。 任何時候,最大的敵人,就是你自己。 校正自己,永遠比觀察市場重要。

預測是個陷阱,一個美麗的陷阱, 從本質上講,預測從屬於主觀。 一切必須由市場來決定, 市場永遠是客觀的,不以交易者的主觀來決定的。 跟著市場行動,拋棄任何主觀的東西,是成功交易者的前提。

建立起你的交易系統,放棄預測,放棄恐懼,也放棄貪婪和歡喜, 一切由你的交易系統決定出入市。 機遇是留給肯下苦功,目光遠大的人的; 留給不受眼前行情起伏震盪,有完全思想準備的人的; 留給有博大的胸襟氣度和頑強的意志品質,優秀的人格魅力的人的。

人們往往對簡單的真理視而不見, 因為他們覺得這是對他們智商的侮辱, 難度越大的事情,人們往往樂此不疲, 因為它具有足夠的刺激和挑戰性, 而對於簡單的方法,人們往往不屑一顧。

投機市場的遊戲就是一個管理和控制風險的遊戲, 而不是追求利潤的遊戲,

估計很多人不同意這樣的看法, 但這是我的理解,這使我很安全! 盯住止損,止損是自己控制的; 不考慮利潤,因為利潤是由市場控制的! 其實資本市場的實質就是資本再分配, 最高的境界就是心態的較量。

大 多數人都要過戰勝自己這一關, 能儘快意識到自己的弱點才有可能少走彎路! 股票就是“賭博”,玩的就是心態, 贏時要放膽,輸時要捨得放棄。 對行情賺到錢沒啥了不起, 看對行情虧了錢還能不受影響接著下單才厲害。 自己不是輸在盈利能力, 而是死在虧損大了捨不得砍,老是幻想能挺回來。 允許自己犯錯並能控制自己的虧損應該是最終的目標。

戰勝自己很難的, 我覺得能明白自己的毛病想法去避開比較現實。 只做自己有把握的行情, 做單不用想的那麼複雜,簡單有效就行。 根據自身特點找到合適的方法, 就能在市場活得長久,紀律和心態控制比技術提高更重要。

男兒在世,一諾擲地,自當濺血赴約, 然投機市場,比拼的是放棄的技巧,似不宜過分執著為好。 任何時候忘記了去尊重市場,都會鑄下大錯。 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采取什麼樣的戰略戰術才是長期成功的關鍵。 思考創造了人,多想想,想透澈點,盲從會死人的。

任何一種方法固定下來都能最終贏利,只是科學控制倉量的學問。 久錯必對,久對必錯,取長去短,少取長活,不戰則已,戰則必勝。 在有成績後可以放棄,而在受到挫折後絕對不可放棄。 因為成功是最後一分鐘來訪的客人。(對做大趨勢者猶為重要)

金 融交易的全部---- 就是要有一套有效的價格趨勢策略, 加上良好的資金管理和風險控制機制。 用“分散”而“持久”的手段, 在投機市場上長期地佔有概率優勢,而不是孤注一擲。 既然是做趨勢就不應該經常換短線來做, 因為趨勢和短線考慮的角度是不同的,手法也不一樣。 操作方法到一定程度要繼續改善也是很難的, 因為無論如何都有出錯的概率存在。

永遠不要把自己置於危險境地,永遠不要承擔過度的風險。 只要你在入場前確定了自己能夠承受得起的風險, 從原則上來說那就是個好交易。 “計劃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計劃”, 說起來很容易的一句話, 但是你是否能夠“交易你的計劃”,卻是最關鍵的一點,也是最難執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