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薪水几成入自己腰包:姚明曾被勒令上缴一半,朱婷到手仅1/3


名气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是把双刃剑,好处是可以给你增加曝光度,让广告商挥舞着钞票找你来代言他们的产品,可是这些代言费和薪水都能一分不少的进入口袋吗?就拿最近在里约奥运会大放异彩的排球女将朱婷来说吧,去年5月6日签约土耳其女排联赛豪门瓦基弗银行的朱婷薪水为110万欧元,可是她需要上交35%给体育总局,30%给地方上的体协。可是朱婷还是拿着剩下的钱帮助家乡铺路。

其实在王治郅和姚明刚去NBA打球的时候,运动员需要上交的费用就更高了,当初闹得沸沸扬扬的“王治郅事件”除去王治郅不想在休赛期来回奔波打比赛透支身体外,上交过多的费用也是一个原因,王治郅在NBA的总收入大概在318万美元左右,而王治郅还在美国买下了一处270万美元的房产和10万美元左右的汽车,再除去每日的日常开销,最后也没剩下多少钱了。

而后来的姚明当选了那一年NBA的状元,“钱途”无量,体育局更是不可能放过这棵摇钱树,中国篮协最开始“狮子大开口”,要从姚明每年的收入中抽掉50%!他们的依据是原国家体委下发的一份《国内外有奖比赛奖金、奖品管理暂行办法》,上面规定运动员在商业比赛中的收入要向国家上缴50%,而中国篮协对NBA的定性为商业比赛。好在姚明有个好的经纪团队,再加上NBA球员工会的从中斡旋最终支付中国篮协210-350万$。


还有网球运动员李娜也是因为体育局要抽走大半收入而选择单飞,不过她每年仍要向中国网球协会上交一笔费用,不过数额没以前那么多了。除去上述参加世界职业比赛的运动员,国内的其他运动员更是毫无疑问的要被在收入里抽成,而他们接下的一些商业活动和代言更是受到了所属体育局的严格把控甚至要上交几乎所有的商业所得,田亮就是当初没有按上级规定办事所以结局我们也都看到了。

国家培养一个运动员也不容易,运动员成名之后反哺也是无可厚非,可是如果要把自己的所得收入上交大半给上级体育局的规定也不太人性化,运动员本身也是一门职业,所得的薪水也是靠运动员自己的努力训练比赛和伤病换来的,你们认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