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奕泽与C-HR的热潮,我们来聊聊“孪生车”的那点事

在刚刚过去的六月份,丰田旗下双胞胎车型奕泽与C-HR联袂上市,再次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目光。作为丰田在中国两家合资车企下的双黄蛋,其相似的造型和性能让不少喜欢这两台车的朋友们陷入了选择困难症。

借着奕泽与C-HR的热潮,我们来聊聊“孪生车”的那点事

其实,并不止奕泽与C-HR这两款车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有着自己的特色。我们纵观整个市场不难发现,诸多合资品牌都选择在中国市场一车多卖,或者多代同堂销售,来抢占更多的市场。今天,我们就借着奕泽与C-HR的热潮,来看看孪生车的那点事儿。

一汽丰田奕泽&广汽丰田C-HR

广汽丰田C-HR与一汽丰田奕泽这两孪生车型前后相差一天的发布上市,作为丰田首次在国内推出的小型SUV,极为前卫且富有争议的外观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关注。通过观察我们不难看出,相比之前的卡罗拉和雷凌,奕泽和C-HR区别微乎其微,无论外观、内饰、配置等方面都让人傻傻分不清。最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动力方面,两辆车均搭载的是丰田最新的2.0L发动机,据了解,该发动机压缩比为13:1,热效率高达40%,峰值扭矩可以达到205牛·米。在传动系统方面,其也会匹配丰田最新的Direct Shift-CVT无级变速箱,据悉这款变速箱齿比变化速度比以往增进20%。

借着奕泽与C-HR的热潮,我们来聊聊“孪生车”的那点事

东风本田XR-V &广汽本田缤智

XR-V和缤智是同一平台上开发的两台姐妹车,两者之间有极多的关联性。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两款车型除了顶配缤智的四驱系统比XR-V要贵一些,两者中低配车型价格也相差无几。XR-V与缤智最大的差别也就剩外观了,两者是共用一个平台打造而来,发动机、变速箱、底盘都一样。目前这两款小型SUV凭借讨巧的外观设计和可靠的质量口碑在国内汽车市场上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借着奕泽与C-HR的热潮,我们来聊聊“孪生车”的那点事

一汽大众迈腾&上汽大众帕萨特

说起国内B级车市场,想必人们都能想到迈腾和帕萨特,两者作为国内B级车市场的标杆,得到了国内消费者的青睐。其中迈腾以欧版PASSATB8为原型外观更年轻运动,而帕萨特则更为商务。虽然是同一款车型,但在2016年全新迈腾换上了MQB-B级平台,而现款帕萨特目前还在使用PQ46平台,这也是两车之前的最大区别。虽然两车出自不同平台,但在发动机、变速箱上两者均是使用同一套。不过迈腾B8得益于新平台,将各种机械结构、电子系统等进行全新的组合植入,更好地实现了车身的轻量化和更多的电子化。

借着奕泽与C-HR的热潮,我们来聊聊“孪生车”的那点事

为什么合资品牌钟情“一车两卖”

对于“一车两卖”这种情况,其实很好理解。由于政策的原因,很多合资品牌在国内拥有两家合资企业!将一辆车型引入国内之后,无论给哪家企业生产,结果必然会引发另一家企业的不满,而“孪生车”的出现,不仅可以更好的平衡两家合资公司的关系和利益,实现双方共赢、共同发展,最重要的是可以摊薄成本,能够实现盈利最大化。

借着奕泽与C-HR的热潮,我们来聊聊“孪生车”的那点事

我们都知道,对于孪生车而言,因底盘、动力系统等核心部件均相同,同一平台生产,只是外观上做些调整,这样“一车两卖”的方式不仅节约了研发成本,由于其外观的调整以及配置的差异化,能够满足不同个性需求的消费者,从而获得更加丰富的销量,同时也能够更好的看清消费者的喜好偏向。当然,对于消费者而言,在产品的技术水平不打折扣的情况下,买车能多个选择余地也是好事,所以“孪生车”一直被众多合资品牌所青睐。

也是把双刃剑

俗话说“有喜便有忧”,孪生车虽然有众多优点,但真正见真章的是如何让消费者埋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品牌营销。比如,如今市场上双车战略运用的炉火纯青的丰田和本田,其车型和公司的定位比较清晰,一汽丰田更注重中庸之道,偏向家庭;而广汽丰田则强调时尚和个性,偏向于年轻消费者。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家庭和消费者的需求,让品牌深入人心,更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借着奕泽与C-HR的热潮,我们来聊聊“孪生车”的那点事

但若运用不好的话,甚至会出现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比如我们熟知的起亚和现代汽车,虽然从属于一个集团,但来到国内之后,由于策略等问题,在国内起亚品牌要低于现代,价格也更便宜,所以大多数人选择起亚便是为了更低的售价以及其性价比,使其品牌辨识度和影响力不断下降。当两品牌之间辨识度不够,无疑使其一荣俱荣、一降俱降,去年韩系车销量大幅下滑便是最好的证明。另外,再比如雪铁龙和标致,“板悬”成了其永久的痛,人们一提到雪铁龙和标致,想到的都是“板悬”。

借着奕泽与C-HR的热潮,我们来聊聊“孪生车”的那点事

当然,除了影响品牌之外,如何增强市场活力也成为了又一个问题。在我们的印象中,想要增强市场活力,肯定需要不断专研创新。但如今导致的结果很有可能是“一个饼干掰开吃”,路越走越窄,不利于长期的发展。所以说,一车两卖虽然在短时间内可以取得良好的销量,但当市场逐渐成熟或自身定位不清晰,很可能会弄巧成拙。

总的来看,对于如今火热的孪生车型来说,如何能争取自己利益最大化,确实是门学问。不仅各品牌之间相爱相杀,而且还需要母品牌玩转平衡之术,所以各大品牌在使用时,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千万不要弄巧成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