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客蔚藍說:傳統汽車行業會被顛覆嗎?

创客蔚蓝说:传统汽车行业会被颠覆吗?

4月24日,由北京創客空間、創客縱橫聯合主辦的行業分享會——《創客蔚藍說》為跨界而生——新汽車 新時代,在北京創客空間成功舉辦。本期我們請到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綜合處處長張巍;北京新場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CEO王彥敏博士;凌雲智能創始人祝凌雲;馭勢科技首席生態創新官邱巍博士;合眾新能源汽車副總裁黃招根來與我們一起討論汽車工業的跨界創新。

创客蔚蓝说:传统汽车行业会被颠覆吗?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綜合處處長、中國創新創業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張巍為本次活動致詞

近幾年大眾一直在談汽車被改變,甚至汽車被顛覆。但是時至今日大家才深切體會和感受到,這個變革給我們帶來方方面面生活影響。所以面對新汽車、新時代我們對於未來趨勢的判斷,以及在這樣一個變革的時代,我們可以做一些什麼?

宏觀來看,當今世界正處於人類發展史上又一次重大變革的歷史時期,移動互聯網無處不在,深刻地改變了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新技術革命風起雲湧,顛覆性技術和顛覆式創新比比皆是,不同產業間跨界融合共生,互聯網和大數據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平臺成為未來新興產業競爭的制高點,人工智能產業蓬勃發展,共享經濟在全球範圍的崛起和普及,指數增長觸手可及,標誌著我們進入到以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全新的智能時代,萬物互聯,資源共享。這與以大生產、批量化、流水線為特徵的工業時代迥然不同。

创客蔚蓝说:传统汽车行业会被颠覆吗?

主講嘉賓北京新場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CEO王彥敏博士

當下,企業和產業面臨的創新環境更為複雜,創新的過程更加充滿不確定性和顛覆性,創新的困境已經超越了技術和產品本身,創新活動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要更紛繁複雜,深度更深、廣度更廣,創新越來越頻繁地穿越組織的邊界,跨界創新已經成為普遍的共識。商業模式創新也越來越成為左右企業競爭優勢的新砝碼。

比如吉利汽車發佈的吉客智能生態系統,可以做到將一千多種智能家居全部接入到車機之上,你在開車回家途中,就可以通過汽車控制與家裡的冰箱、洗衣機、洗碗機、掃地機器人等設備連通,直接進行操作指令。

创客蔚蓝说:传统汽车行业会被颠覆吗?

凌雲智能創始人、中國兩輪純電動汽車開拓者祝凌雲發表主題演講

服務創新無邊無際,無窮無盡,想象力創造未來。未來同汽車鏈接,汽車產業邊界將急速擴大,蔓延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圍繞汽車的創業與創新也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全新機會。

创客蔚蓝说:传统汽车行业会被颠覆吗?

王彥敏博士表示:“我們前兩年作為中國最早的互聯網汽車早期的實踐者,我們自身工作中也遇到了很多困惑,而我們經過調研發現每個人都有同樣的困惑,那就是人才缺乏。那些具有跨界思維、具有跨界整合能力的人才從哪裡來?新場學院就在此時應運而生!我們使命就是提供一個激發跨界創新的新場。我們將致力於智能時代汽車跨界人才的孵化,我們會幫助創業者來鏈接汽車業,我們也會幫助汽車業的企業來鏈接那些創業公司。創業公司是新思想、新idea、新產品、新技術最重要的來源,我們將幫助汽車產業去鏈接這些新力量、新鮮血液、新勢力。”

而在活動的最後我們請到馭勢科技首席生態創新官邱巍博士;合眾新能源汽車副總裁黃招根共同對話王彥敏博士,為大家帶來一場精彩紛呈的圓桌論壇,讓大家對於汽車行業的跨界創新有了更立體、更深刻的認識,從現場的熱烈互動氣氛中,可以體會到大家對於汽車行業的熱情,同時也期待新場學院未來可以創造更多的驚喜。

创客蔚蓝说:传统汽车行业会被颠覆吗?

(下附圓桌論壇實錄)

王彥敏:這位是中國目前無人駕駛的頭部企業,馭勢科技首席創新官邱巍博士。這位是中國第十三張新能源造車資質獲得者,合眾新能源汽車副總裁,銷售公司的總經理黃招根。我們今天分享新汽車新時代,我們更多圍繞汽車領域跨界創新展開,在這個論壇上跟兩位碰撞和溝通的就是兩位怎麼理解,你們怎麼去看目前我們看到各個領域裡面,特別跟汽車相關的跨界創新?還有你們怎麼來理解跨界創新人才的培養?在你們實際工作中對於人才需求這方面,你們有一些什麼樣的經驗?你們遇到一些什麼樣的困惑?首先有請兩位嘉賓跟大家介紹一下他們的公司以及他們現在正在汽車行業裡面做的一系列創新的事情。

邱巍:我們公司是馭勢科技,我們2016年2月份成立的,主要做無人駕駛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我們定位在自己為傳統行業賦能去服務。我們認為無人駕駛時代到來,帶來的不僅僅是車,而是通過這樣一種技術讓車超出它本身的內涵,所以面對這麼大的市場,大出行、大物流、包括人,不是駕駛員,是乘客,帶來的乘客經濟,這麼大塊的市場,一定需要各行業的融合協同發展,所以我們把自己定位在賦能,幫助我們企業一起成長。

黃招根:我來自於合眾汽車,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合眾汽車,可能很多同事朋友不瞭解。合眾汽車創於2014年,最早一批中國做新能源汽車的專家人才,他們當時有一個偉大夢想,他們覺得汽車需要智能化,汽車需要電動化,他們幾個人,而且這幾個創始人都是搞工程技術的,以我們方運舟先生為代表的這幾個人,只有幾百萬的啟動資金,他們就出去創業去了,三年以後我們有了國家牌照,有了一個完整的汽車廠,我們公司估值超過50億人民幣。他們當初就有這樣的夢想,我曾經問他你為什麼出來創業,他說我覺得汽車需要改變,我們不能按傳統汽車研發方式,套路,製造方式造汽車了,這是企業的來源。目前我們公司基本上建設已經完成,工廠已經竣工,我們新產品在今年3月份上市。合眾汽車是新能源公司,創新公司,我們把研發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我們在四國五地建立起自己的研發機構,在國內我們清華長三角研究院作為我們嘉興的研發機構,我們上海有智能網聯研究院,我們4月13號美國硅谷成立了硅谷研究院,主要做智能駕駛、大數據、AI這一塊。我們馬上在德國啟動我們工程與質量研究院,主要做工程、質量這一塊,同時意大利有我們汽車造型研究院,我們大概有四個國家和五個研究院,這是目前啟動情況。目前這個公司這個階段大家招人,願意去合眾汽車做智能互聯汽車也可以,我們企業定位,成為中國純電動智能網聯汽車的領導者,這樣一個企業。謝謝大家。

王彥敏:我們這裡有一個合眾的小片,給大家播放他們這樣一個很炫的視頻,合眾在烏鎮那個地方,那家誕生了這樣一家新能源的造車企業,我們看一下合眾的小片,給大家感受美景和時尚的車融合在一起。

王彥敏:新生萬物,我們繼續回來。剛才黃招根講到這支團隊創業,我也是蠻深有感觸的。因為2014年春天,我在奇瑞新能源方運舟的辦公室見到他的時候,因為2014年是什麼年代,那時候大家剛剛開始用火爆蘋果智能手機,那時候方博士跟我講我要出去幹了,因為現在汽車變成最大移動智能的終端,所以我要出來。我說汽車行業裡面沒有人出來,因為汽車是龐大的產業,你是我聽到第一個拿天使輪的人,隨後故事非常曲折和精彩。這支團隊經過種種曲折,最終來到了浙江烏鎮這個地方,他們本身技術實力非常強大,他們是中國新能源汽車最早而且最有技術實力的團隊,他們有組織默契,這支團隊一起做了那麼多的項目,在長期合作和學習過程裡面,他們形成了非常強的團隊。

想聽聽兩位怎麼理解?合眾脫胎於傳統主機廠,開始去造智能互聯新能源的汽車,然後是一個新物種。像馭勢科技也是在無人駕駛領域的頭部企業,這個團隊組成非常的多元化,有很多異質資源背景人走到一起,為了一個很偉大的夢想,先請邱博士給我們分享一下,你怎麼理解跨界創新?你們公司在跨界創新這邊有一些什麼樣的體會、感受和經驗?

邱巍:實際上我們今天看到的無人駕駛是人工智能一大波的延伸,是它非常看好的場景。再往前看一點,就是所謂的ICT對傳統產業的影響。回過頭看每一輪ICT對傳統企業影響一定是融合,從早期醫療、製造、汽車,這種融合感伴同鎮痛感比以前來得更加激烈。大的趨勢我們看到人工智能進入到汽車行業,它所帶來的變革,它已經超出兩個行業融合的範圍,今天不僅僅是看到汽車+人工智能+互聯網,我們看到其他垂直的行業,像零售、物流這方面也會鏈接上。我們今天有一個比喻,我們今天車不是一個車,我們造的是一個毛坯房,毛坯房上面我去搞精裝修,這個精裝修就是各行各業。我們造了一個活寶車,就是把高端休息室放到了這個毛坯房上,我們今天看到有好多無人物流、生鮮,實際上把一個冰櫃,一個物流店放到了這上面。毛坯房造好精裝修以後還要有物業,物業就是上面車的管理,行業管理。這樣一個比喻去看,我們看到至少不僅僅是兩個產業,很多很多產業的融合。這是我對這個行業帶來一些變革的理解。

王彥敏:謝謝邱巍博士,剛才給我們分享一個觀點汽車是一個毛坯房,現在各行各業在毛坯房上做精裝修,請黃招根給我們分享一下您對跨界創新的理解。

黃招根:我是做市場的,不是做技術的,對於技術理解可能沒有邱博士那麼到位。我只說一些我自己工作在企業當中的一些感受。我做汽車非常幸運,我2000年進入一家汽車廠做銷售工作,經歷汽車從進入家庭開始到去年,我進入汽車行業一百萬輛,去年2300萬輛,每年都在高速增長。我又趕上新能源行業從去年77萬臺,我們預計十年以後可能成為一千萬臺這個行業。從創新融合來看,跨界來說,我理解基本上每個行業都要跨界,都要融合才能有更好的發展。沒有哪個行業現在只做自己一個行業,最簡單平常日常生活中,我今天中午來的比較早,咱們去商場,以前我記得商場全是賣衣服、賣吃的,現在商場賣吃的比較多,我家旁邊的商場小孩子教育的非常多,這種融合越來越多。企業也是一樣的,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定位打造年輕人喜愛的智能互聯汽車,我們純粹想辦法在燃油車基礎上做智能加上網聯,燃油車企業也在發生變化,電動汽車因為我們有新勢力,有這種機會,從新開始,拋棄以往固定資產,不考慮分攤,這是必然過程,也是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網上走必然整合的過程。

我們企業發展過程中,剛來我和王博士聊到人才,她問我怎麼招聘人才?我們目前這個企業每個月招聘我們認為是技術專家,或者專業人才,每個月現在招聘人數不低於30人到50人,應該說這個量非常大的。合眾從今年元旦到現在我們已經進了70多個領導幹部或者說技術專家,這個力度非常大的。作為一家造車新勢力,我們由於有智合出行強大的資本,我們給的待遇非常高的,這種情況下我們還是招不到人,又要懂互聯網,又要懂汽車。我們想做最好的汽車體驗,原來做旅遊車的企業,就是賣車,很少跟客戶有關聯,跟客戶連接一個是官網,還有一個400電話,老打不進去。我們想怎麼樣做一個APP,連接客戶、主機廠、經銷商、服務之間的紐帶。現在很多造車新勢力在做了,我們也在做,互聯網公司人只能在北京、上海、深圳,離開這個城市,我待一年以後就不是互聯網行業的人了,這個過程就是我們以前做企業非常痛苦的時候,王老師有這個機會和平臺,今天一來特別感興趣,你講話我拿本子記的,我想下一步怎麼跟你交流和合作問題。謝謝。

王彥敏:謝謝黃招根跟我們分享他們工作中這些真實的感受,我們請邱巍博士給我們講講馭勢科技你們人才的構成,以及你們找人的時候,對跨界人才這塊的體會。

邱巍:剛才講到行業面臨各種融合,各種融合意味著人才。第一我要心懷敬畏,因為無人駕駛汽車還是一個汽車,所以我們會從傳統汽車行業,一級供應商去尋找合適的人選。第二光心懷敬畏不行你還要擁抱創新,我們看人工智能看互聯網。我們看人工智能行業有過經驗一些人。這兩部分人放在一起的時候,由於他的基因文化背景的不一樣,所以工作過程當中融合一定是有鎮痛的。一個是從製造角度去看汽車,長週期的硬件,穩定可靠。另外一個層面講快速的迭代,我先扔出去,隨著客戶體驗不斷去改。所以這個背後意味著他們的研發層面,或者思想層面,基因是不一樣的。如果兩者不能充分融合在一起,這個公司是不穩定的,產品也是不穩定的。我們看到業界實際上已經出現互聯網企業想要造車,造車的很多團隊又出來,這種融合決定了這個企業是不是能活下來。這是我們在團隊組建當中所面臨的一些問題。

很幸運的是我們活下來了,活了兩年,團隊融合比較好,我們不僅有頂級國際IT公司的人物,我們也有頂級汽車電子行業的人,主機廠的夥伴在一起,真正形成水土交融合作的團隊,在一起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我們如何看待這個行業?汽車到目前這個階段應該說它進入了第二次時段。我們一直說百花爭鳴階段,SUV就是SUV的樣子,三廂就是三廂的樣子。今天這個時代隨著我們無人駕駛技術,使得我們人可以從駕駛員這個角色釋放出來,它不在是一種駕駛,而是乘客是一種體驗。車上沒有人開車了,對環境周邊人怎麼看待的,這時候造車的理念它應該在外頭,第一就是友好,一個無人車過來的時候不會嚇到別人。第二你不是一個駕駛員你是乘客,這時候講的是體驗。

所以我們說今天的車是數據取代馬力,體驗取代駕乘。在這樣背景下面,需要我們腦洞打開,不僅僅是剛才講的這兩個行業,我們還需要看到從其他行業來的人,帶有新興思路的設計師,去重新審視汽車是怎麼回事?在這樣理念下再去指導我們工程人員、我們產品開發人員、我們市場人員去往下走。所以回過頭去看我們今天做的一些事情,我們國寶車也好、我們精靈車也好,這是我們一種探索,探索希望看到汽車無人駕駛帶來影響不至步於汽車,我們讓無人駕駛汽車像水像空氣一樣融入到經濟運營當中,改變的不僅是製造,

而是改變整個經濟運營。

王彥敏:近期的北京車展主題是重新定義汽車生活,通過剛才大家分享,深刻體會到汽車行業發生非常大的變革,在這個變革的過程裡面,我們特別強調一個觀點,我非常認同邱巍博士談到的,融合而非顛覆,大家彼此都懷有敬畏,我們更多是手拉手一起開創一個美好的汽車新時代。感謝兩位給我們帶來這麼精彩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